危情时刻,众志成城
作者李涌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危情时刻,众志成城,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作者李涌辉,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暴雨前奏:风云变幻
2021 年 7 月 17 日,河南的天空仿佛被一块巨大的灰色幕布缓缓笼罩。起初,只是些许闷热,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像是大自然在酝酿一场未知的风暴。郑州这座繁华的城市,人们依旧忙碌着日常的生活,丝毫没有察觉到即将来临的巨大危机。
焦作的街头,小贩们照常吆喝着,售卖着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新乡的工厂里,机器轰鸣,工人们专注于手中的工作。然而,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却在悄然变化,云层在不断堆积,水汽在迅速聚集,一场罕见的持续性强降水正在孕育。
天空逐渐阴沉下来,厚重的乌云如铅块般压在城市的上空。偶尔有一阵微风吹过,却带着丝丝凉意,与闷热的天气形成鲜明的反差。各地的气象站开始紧张起来,密切关注着天气的动态变化,不断发布着最新的气象预警信息。
暴雨降临:危机四伏
郑州:洪流肆虐
7 月 19 日,郑州的雨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来。起初,人们并未太过在意,只当是一场普通的降雨。但很快,雨滴变得密集起来,雨势越来越大,仿佛天空被撕开了一道口子,雨水倾盆而下。街道上的积水迅速增多,没过多久就没过了脚踝。车辆在积水中艰难前行,溅起高高的水花。
到了 20 日,暴雨达到了顶峰。倾盆大雨如瀑布般直泻而下,整个城市瞬间被笼罩在一片汪洋之中。降雨量不断刷新着历史记录,短短几个小时内,就相当于以往一年的降雨量。暴雨达到了最为疯狂的程度。在郑州,降雨量短时间内达到了惊人的极值,一小时降雨量就超过了201.9毫米,这相当于平均一天降雨量的总和,而一天的降雨量更是达到了624.1毫米,接近郑州全年平均降雨量640.8毫米 。密集的雨点如子弹般砸向地面,溅起高高的水花,整个城市仿佛被一层厚厚的水帘所笼罩,视线变得极为模糊。
道路上的积水迅速上涨,没过了脚踝、膝盖,甚至达到了腰部。汽车在积水中如同无助的玩具,被洪水轻易地冲得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被直接冲进了路边的窨井里,只留下一些漂浮在水面上的杂物,仿佛在诉说着这场灾难的无情。地铁里,乘客们原本平静的表情逐渐被恐惧所取代。水顺着楼梯不断涌入,很快就没过了站台。列车在隧道中被困,乘客们被困在车厢内,水位不断上升,从脚踝到膝盖,再到腰部。人们开始惊慌失措,呼喊声、哭泣声交织在一起。
在街道上,汽车被洪水冲得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被冲进了窨井。商店的橱窗被洪水冲垮,商品被无情地卷走。居民楼里,不少人家开始进水,家具被泡在水中,电器也面临着短路的危险。人们纷纷往高处转移,老人、孩子在雨中瑟瑟发抖,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恐惧。
焦作:艰难抵御
焦作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城市的排水系统在暴雨的冲击下不堪重负,大量积水迅速汇聚。河流的水位急剧上涨,漫过了河岸,涌向周边的居民区。农田被淹没,庄稼在水中挣扎,农民们看着自己辛苦劳作的成果被洪水吞噬,忍不住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在山区,山体滑坡的危险不断增加。一些村庄的道路被泥石流阻断,村民们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救援人员试图前往救援,但道路的损毁和恶劣的天气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雨水打在救援人员的脸上,他们却顾不上擦拭,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救出被困群众。
新乡:洪流围城
新乡也陷入了困境。城市的低洼地带很快被洪水淹没,许多小区变成了一片泽国。居民们纷纷跑到楼顶等待救援,一些人挥舞着手中的衣物,试图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河流的水位持续上涨,堤坝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旦堤坝决口,后果将不堪设想。
工厂里,机器被洪水浸泡,生产被迫中断。许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此时,人们更关心的是员工的生命安全。救援队伍在水中艰难前行,挨家挨户地搜寻被困人员,将他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除了郑州,焦作、新乡等其他九个城市也未能幸免。村民们还来不及反应,就被无情的灾难吞噬。道路被阻断,通讯也中断了,这些村庄成为了与世隔绝的孤岛,情况万分危急。
新乡的卫河、共产主义渠等河流的水位急剧上涨,河水漫过了堤坝,汹涌地冲向周边的居民区和农田。大片的房屋被洪水淹没,只剩下屋顶露出水面。居民们纷纷跑到屋顶或高处,等待着救援。他们望着眼前的一片汪洋,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
子弟兵来了,希望来了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人民子弟兵如同一道钢铁长城,迅速出现在了抗洪救灾的第一线。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向着最危险的地方冲锋陷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受灾群众筑起了一道生命的防线。
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在接到贾鲁河郑州中牟段堤坝加固任务后,迅速行动。凌晨1时30分,战士们就紧急奔赴现场。到达后,他们顾不上休息,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扛沙袋工作中。雨一直下个不停,水流越来越湍急,堤坝的一侧出现了管涌,如果不及时堵住,整个堤坝都有决堤的危险。战士们毫不犹豫地将沙袋狠狠地砸向管涌处,为了防止被水流冲走,他们用尼龙绳和身上的救生圈绑在一起,再拴到岸边的树干上。下士袁小博在搬运沙袋时,不慎被虫叮咬,胳膊迅速肿起了一大圈,但他只是简单地打了点药,就又立刻返回了战位。他坚定地说:“咱多扛一个沙袋,老乡就少淹一点庄稼。”战士们就这样在雨中奋战了一夜又一夜,他们的脸上满是疲惫,但眼神中却透露出无比的坚毅。
在鹤壁市浚县彭村,卫河河堤决口,最大宽度达到了40米,左岸16个村瞬间陷入一片汪洋。安能集团的救援先遣组最先抵达现场,他们迅速发回决口情况报告,随后,一场紧张的卫河大堤保卫战打响了。大堤上,推土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驾驶室内的温度高达40c,但装载机操作手蔡向峰一天要在里面待10多个小时。他全身都被汗水湿透,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但他始终没有停下手中的操作。经过几天几夜的艰苦奋战,终于,在26日2时27分,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卫河决口成功合龙!战士们欢呼雀跃,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成功守护了群众的家园。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战士们在这次抗洪救灾中,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英勇和顽强。截至28日,他们累计投入4.6万人次,民兵6.1万人次。他们穿梭在洪水中,救助被困群众,运送物资,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背着老人,抱着孩子,将一个个被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在他们的眼中,群众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为了保护群众,他们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救援行动:争分夺秒
郑州救援
面对郑州的严重灾情,全国各地的救援力量迅速集结。消防队员们冲锋在前,他们穿着厚重的救援服,在齐腰深的积水中摸索前进。有的队员背着老人,有的队员抱着孩子,将被困群众一个个从危险地带转移出来。
解放军战士们也紧急驰援郑州。他们乘坐着冲锋舟,在洪水中破浪前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口号在雨中回荡,战士们不顾疲劳,连续作战,只为了能多救出一个人。志愿者们也纷纷加入救援队伍,他们有的为救援人员提供食物和水,有的帮助维持救援现场的秩序。
在地铁救援现场,救援人员想尽办法打开被困列车的车门。他们使用专业的工具,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生怕对被困乘客造成二次伤害。当车门打开的那一刻,被困乘客们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救援人员迅速将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许多乘客激动得热泪盈眶,不停地向救援人员道谢。
焦作救援
在焦作,救援人员冒着山体滑坡的危险,深入山区救援被困村庄的群众。他们沿着崎岖的山路,一步一步艰难地前行。每一次滑落和摔倒,他们都迅速爬起来,继续前进。终于,他们找到了被困的村庄,将食物、药品等物资送到了村民手中。
对于被洪水围困的居民区,救援人员使用皮划艇等工具,将居民们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一些老人和孩子行动不便,救援人员就背着他们,在齐胸深的水中缓慢前行。雨水和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脚步却从未停下。
新乡救援
新乡的救援工作同样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大型的排水设备被紧急调往城市的各个积水点,全力排水。救援人员在水中搜寻着每一个可能有被困人员的角落。一些志愿者自发组成了物资运输队,将救灾物资及时送到受灾群众手中。
民间救援团,温暖同行
除了人民子弟兵,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救援团也纷纷赶赴河南,加入到这场紧张的救援行动中。他们带着专业的救援设备和满满的爱心,与子弟兵们并肩作战,共同为受灾群众带去希望。
江西南昌蓝天救援队在得知郑州受灾严重后,迅速组织队员赶赴郑州。他们到达郑州雅居乐小区时,发现这里地势低洼,地面洪水及胸,有大量群众被困。队员们顾不上长途跋涉的疲惫,立刻乘冲锋舟投放矿泉水、方便面等物资,并不断喊话安抚被困群众的情绪,同时展开紧张的转移工作。他们连续奋战了30多个小时,其间只吃了一顿饭,但没有一个人喊累。当他们的车停在街头时,许多热心市民纷纷往车里塞吃的喝的;当他们外出就餐时,也有人悄悄为他们买单。一名被救下的孕妇感动不已,与救援队约定,宝宝出生后取名叫“蓝蓝”,以此来纪念这份特殊的救命之恩。
杨永峰带领的红旗渠应急救援队同样在这场灾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7月21日晚,林州市临淇镇有3个村庄受灾严重,电力通信中断,道路冲毁,与外界失去联系,情况不明。灾情就是命令,杨永峰当即带领20名队员携带装备奔赴现场。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克服了道路艰险、雨水阻挡等重重困难,历经5个多小时,终于把通信设备和生活物资送到了各村委会,让被困的村民们感受到了外界的关怀和支持。之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辉县,在肆虐的洪水中转战三地,连续奋战8天,成功转运被困群众1700余人,出动救援装备车辆68车次,出动冲锋舟1300余次,投送物资余件(箱)。
还有许多来自不同地区的民间救援团队,他们有的是自发组织,有的是专业的救援机构。他们从全国各地赶来,汇聚在河南这片受灾的土地上。他们在洪水中驾驶着冲锋舟,挨家挨户地搜寻被困群众;他们帮助群众搬运物资,为他们提供生活所需;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受灾群众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在这场灾难中,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成为了受灾群众心中的温暖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