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民思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5章 李密与李渊的信使来往,大谋谋天下,天民思想,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那烽火连天、局势动荡的隋末乱世,李密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争斗,终于诛杀了翟让,从而取得了瓦岗军的绝对领导权。那是一场充满了权谋与算计的交锋,李密凭借着自己的智谋和果断,在看似平静的表象下,不动声色地发动了一场雷霆之变,将翟让的势力彻底瓦解。
然而,这场权力的更迭犹如一场风暴,虽然李密凭借强大的铁腕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但瓦岗军的军事实力也因此受到了重创。曾经紧密团结、士气高昂的瓦岗军,如今内部各部分离心离德,往日的和谐与默契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隔阂所取代,军队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不安与猜忌。
不久之后,王世充瞅准了瓦岗军内部的这一虚弱之时,趁机对李密发动了袭击,目标直指重要的仓城。李密虽在前期占据了上风,成功击退了王世充,但这只是这场漫长拉锯战的一个小小插曲。
随后,王世充迅速调整战略,将他的军营稳稳地迁移到了洛口仓的北边。他为了给进攻李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竟不惜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在宽阔的洛水上架设了一座连接两岸的浮桥。一切准备就绪后,王世充发出了集结的号令,派出了他全部的人马,犹如潮水一般,浩浩荡荡地向李密压去。
面对王世充的这次强大攻势,李密虽率领着一千多名将士奋勇抵抗,但终究因兵力悬殊和局势不利,渐渐陷入了困境,不得不向后撤退。王世充看着前方节节败退的李密,心中燃起了乘胜追击的欲望,便毫不迟疑地乘胜逼近洛口城下。
李密深知此时若不全力抵抗,瓦岗军的根基将深受动摇。于是,他迅速从后方调配了五百名精兵,组成了一支精锐的阻截部队。这些士兵个个身经百战、毫无惧色,他们在李密的指挥下,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战术,与王世充的军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激战。王世充的兵众在瓦岗军精兵的突然阻截下,阵脚大乱,全线溃逃。那些惊慌失措的士兵们,如同一窝蜂般抢着拥上早已不堪重负的浮桥,一时间,浮桥上人头攒动、混乱不堪。由于人数过多,浮桥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大的压力,许多人纷纷掉进冰冷的洛水中,淹死了好几万人。
这场惨烈的战斗,不仅王世充的军队损失惨重,他自己也元气大伤。他的虎贲郎将杨威、王辩、霍举、刘长恭、梁德、董智等,皆在这场混乱中阵亡,鲜血染红了洛口城下的土地。而王世充自己,更是在亲信的拼死护卫下,才勉强保住了性命。
当夜幕降临,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起了大雪。寒冷的空气仿佛要将一切都凝固,王世充受伤的士卒们在风雪中瑟瑟发抖,他们的体力早已在战斗中消耗殆尽,饥寒交迫之下,几乎冻死光了。
李密乘胜追击,一路势如破竹,迅速攻克了偃师县。他深知此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于是决定在此修筑起一座坚固的金墉城,作为瓦岗军新的据点。随着金墉城的修建完成,李密如同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开始有条不紊地整顿自己的军队,休养生息,扩充兵力。
在他的精心治理下,瓦岗军的力量再次得到了壮大,逐渐拥有了三十多万人马,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威风。
此时的李密,威名远扬,引得了天下各路豪杰的纷纷来附。东都留守韦津眼见李密的势力日益壮大,心急如焚,决定与他一决高下。于是,韦津带领着自己的军队,在上春门摆开阵势,试图阻挡李密的前进步伐。然而,李密率领着他那精锐的部队,如秋风扫落叶般,轻松地击败了韦津的军队,韦津大败,当场被活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