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民思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4章 唐与薛延陀关系破裂,大谋谋天下,天民思想,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公元641年,阿史那思摩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长城北面的定襄(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这片广袤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定居下来。定襄,这片曾经见证了无数历史沧桑的土地,如今成为了阿史那思摩的新家园,也是东突厥重建政权的关键所在。阿史那思摩在这里努力恢复着东突厥的秩序,试图在这片土地上重新建立起一个繁荣的政权。
然而,平静的局势并未持续太久。夷男听闻唐太宗即将封禅泰山,这一盛大的举动意味着唐军主力将随唐太宗东巡,边塞的防御力量必然会有所削弱。于是,夷男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便果断派儿子大度设对东突厥展开重大军事攻击。其意图十分明显,就是在唐朝援军赶到之前,一举摧毁阿史那思摩的政权,从而扩大自己在北方草原的影响力。
阿史那思摩面对薛延陀的突然进攻,深知自己势单力薄,难以抵挡。他无奈之下撤回长城内,抵达朔州(今山西朔州),并第一时间向唐太宗紧急求援。他深知,只有唐朝的强大力量介入,自己的政权才有可能转危为安。
唐太宗李世民在得知薛延陀的威胁后,迅速做出反应,展现出他作为一代明君的果断与智慧。他命令大唐的名将们迅速集结,率军攻打薛延陀。这些将领,无一不是唐朝军队中的中流砥柱,他们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是大唐的骄傲。
大将李积、张俭、李大亮、张士贵和李袭誉,皆是唐朝军队中的精英。他们临危受命,肩负起保卫东突厥、打击薛延陀的重任。这不仅是一场军事行动,更是一场关乎大唐边境安宁的保卫战。他们深知,自己的行动将决定无数百姓的命运。
十一月,朝廷进行了详细的军事部署。营州都督张俭统率所部,作为先锋部队,直逼薛延陀东境。张俭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他深知如何以强大的军事威慑力打乱敌人的军事部署。他的先锋部队如同一把利剑,直插敌人心脏,让薛延陀的军队陷入了混乱。
李积被授为朔州道行军总管,率领步卒六万、骑军一千二百人屯驻羽方。他深知此次战役的重要性,迅速整顿军队,做好战斗准备。李积的军事才能早已闻名遐迩,他不仅是一位勇猛的将领,更是一位深谋远虑的军事家。他与灵州道行军总管李大亮、凉州道行军总管李袭誉等将领协同作战,分兵抵御大度设所率的薛延陀大军。
大度设率三万骑兵一路追击阿史那思摩,却始终未能得手。当他得知唐军已经做出军事部署,便决定与李积所率唐军正面交锋。他自恃兵力雄厚,士气正盛,完全没有将唐军放在眼里。然而,他并不知道,他即将面对的是一位军事天才。
李积绝非泛泛之辈,他早已精心谋划好战术。大度设的军队在赤柯泺扑空后,急忙自赤柯泺北撤。李积抓住这一战机,亲自挑选所部及突厥的精锐骑兵共六千人,军队如离弦之箭,穿越直道、白道川,以风驰电掣之势,在青山成功追上薛延陀军。
大度设见唐军追来,连忙勒兵备战。他将战阵横亘十里,试图以数量上的优势压倒唐军。战场上,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两军对垒,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战斗伊始,突厥骑兵率先出击,与薛延陀军展开激烈交锋。然而,薛延陀军人数众多,且装备精良,突厥骑兵初战不利。大度设见状,趁势乘胜追击,他命令士兵们放箭,一时间,箭如雨下,唐军的战马纷纷中箭倒地。一时间,唐军陷入了极为不利的局面。
但李积并未惊慌失措,他果断下令,让骑兵下马,手持长槊,以排山倒海之势直冲薛延陀军。唐军将士们个个奋勇争先,凭借着无畏的勇气和高超的战斗技巧,成功突破了薛延陀军的防线。唐军的士兵们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挡。他们高呼着战斗口号,挥舞着长槊,冲向敌军。每一次攻击都精准而有力,每一次冲锋都如同狂风暴雨,让敌人无法抵挡。
大度设见势不妙,试图组织军队反击,但为时已晚。唐军越战越勇,他们的士气如同燃烧的烈火,无法熄灭。最终,唐军大败薛延陀军,战场上留下了无数敌军的尸体,而唐军的旗帜则高高飘扬,象征着胜利与荣耀。
这场战役,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大唐精神的胜利。唐军的将士们用他们的勇气和智慧,扞卫了大唐的边境,守护了百姓的安宁。而李积的卓越指挥,更是让这场胜利成为了大唐军事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中,唐军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猛和战斗力,他们如猛虎下山一般,势不可挡。经过激烈的厮杀,唐军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斩首三千余级,让敌人的鲜血染红了战场。不仅如此,他们还成功地俘获了五万余人以及一万五千匹马,这些战利品无疑是对唐军英勇表现的最好证明。
而在这场战役中,大度设却遭遇了惨败,他的军队被唐军打得七零八落,自己也只能落荒而逃,其狼狈之状令人唏嘘。
与此同时,远在薛延陀的夷男也感受到了局势的严峻。他深知唐朝的强大,若不采取措施,恐怕自己的国家将面临灭顶之灾。于是,为了缓解唐朝的军事压力,夷男决定派遣一名特使前往唐朝,向唐太宗表达自己愿与突厥和平相处的意愿。
当唐太宗收到夷男的特使时,他并没有立刻回应,而是派遣使者前往薛延陀,指责夷男之前的军事行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唐太宗会对薛延陀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毕竟,此时的唐太宗需要时间来观察薛延陀的态度,以便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
李积在取得胜利后,深知战争的残酷和无常,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他率领军队回师定襄,途中密切关注着周边的局势变化。
当得知突厥思结部发生叛乱时,李积果断决定与州兵联手夹击。这场战斗异常激烈,双方都拼尽全力。李积身先士卒,带领将士们奋勇杀敌,经过一番苦战,终于成功地击败了叛乱的突厥思结部。
在这场战斗中,李积不仅俘获了一千余名突厥百姓,还缴获了大量的马匹和羊群。这些战利品对于唐朝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