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剑远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盛唐挽歌,携剑远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唐科大少年班
唐科大少年班</p>
人生常常充满了意外,,不仅字写得好,而且文章和诗赋都是一流水平。</p>
“武惠妃的悼词,由贺学士来写,再好不过了。”</p>
高力士轻声恭维道。</p>
“嗯,是啊。”</p>
李隆基木然的点点头,不知道是在伤心武惠妃的离世,还是在幻想着别的什么事情,似乎刚才在愣神当中。</p>
此刻他的心情有些复杂,好像为了一段岁月的流逝而感慨,又似乎是如释重负,肩上的包袱已经被卸下来了。</p>
“对了力士,忠王那边,如何?”</p>
李隆基若无其事问道,看都没有看高力士一眼。话题的跳转,似乎没有任何征兆。他经常就是这样,有时候李林甫都不能完全适应。</p>
只有高力士,总是知道李隆基在想什么。</p>
“回圣人,是挤掉李俶弘文馆名额的那件事么?”</p>
高力士小心翼翼的问道。</p>
“对,十王宅那边,有什么消息传来?忠王有什么反应?”</p>
李隆基不动声色问道。</p>
“十王宅”位于唐代长安城大明宫南边的永兴坊和兴宁坊,现在还叫“十王宅”,后来更名为“十六王宅”,乃是唐开元十三年新建落成的,皇子们集中居住的地方。</p>
“十王宅”表面上看,只是皇家修建的一处住宅而已。然而实际意义和与影响力却又非比寻常,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p>
这些皇子们的权力,因为这座府邸,以及李隆基定下的种种规矩,而受到了极大限制!</p>
用“漂亮的牢笼”来概括,亦是不为过。</p>
为了杜绝皇室子嗣参与政治,李隆基的做法甚为严厉,不仅集中居住,甚至严格禁止诸王与群臣交结。</p>
府里府外都是李隆基派出的耳目,有些诸王们知道,有些则隐藏得很深,十王宅里一切举动,都被李隆基时刻监视着。</p>
因此,这些皇子们的日子,并不是太好过,甚至可以说很有些压抑。</p>
“广平王(李俶)并无不满,但……建宁郡王(李倓)似乎有些不服气,认为方重勇没有资格进入弘文馆学习。”</p>
高力士小心翼翼的组织着言辞,说得很慢。</p>
对于这些皇子皇孙,高力士向来都与之保持距离,不轻易评价这些人。</p>
“这样啊。”</p>
李隆基若有所思。</p>
李俶也好,李倓也罢,甚至包括李系,之前其实都在弘文馆读书。看到自己的大哥被外人顶替走了,李倓心中不爽,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p>
在他们看来,方有德不过是李隆基的一条忠犬,方重勇便是一条狗崽子而已。</p>
狗崽子跟他们这些皇子皇孙们一起入学弘文馆也就罢了,他们捏着鼻子就当没有这回事。可把李俶这个皇孙顶替掉,那就不能容忍了!</p>
“这样,南阳郡王(李系)与建宁郡王,一起罢学,后面不必再去弘文馆了。”</p>
李隆基摆了摆手,一句话就决定了两位皇孙的去留。</p>
“一次罢学三位皇孙,会不会让朝野非议呢?圣人这件事……”</p>
高力士凑过去小声询问道。</p>
“让他们去猜吧。”</p>
李隆基摆摆手,似乎不太想多说的样子。</p>
高力士躬身退下,心中波澜不惊。</p>
旁人都以为李隆基还沉浸在失去爱妃的痛苦之中,高力士却是明白,他的主人,大唐天子,坐镇长安的圣人,已经在布下一个局了。</p>
随着武惠妃的去世,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p>
武惠妃,是压制太子的一张王牌。现在太子没有了,武惠妃也不在了,那个因为武惠妃而受宠的寿王,也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p>
局面快要进入混沌,必须要开始进行下一轮布局,不然朝局就无法平衡。</p>
更重要的是,李隆基惦记他的儿媳,也就是寿王的正室杨玉环,已经要到茶饭不思的地步了。</p>
不下手,心有不甘;下手,又觉得步子稍微有点大,毕竟,当年寿王的婚礼,可是李隆基亲自主持的!</p>
一方面要掩盖自己权谋的真实意图,另一方面还要把儿媳搞到自己床上,李隆基可谓是操碎了心。</p>
连带着高力士也整天担惊受怕。</p>
要是圣人出了什么事,那这大唐该怎么办才好啊?</p>
高力士满怀忧虑的思索着。至于杨玉环被公公扒灰会不会想死,寿王被夺走老婆会不会难受,他完全没有想过。</p>
或许,这就是生活吧。</p>
高力士怀着复杂的心情,将等候许久的贺知章叫到了兴庆宫的花萼相辉楼。</p>
今年贺知章已经七十多岁快八十岁了,他是礼部侍郎,也担任集贤院学士。不过说实话,他在中枢存在的象征意义,也多过实际意义。</p>
现在也没啥需要他来处理的政务,因此贺知章的日子过得很是悠闲愉快。</p>
每天不是在上班摸鱼,就是摸鱼完了下班去喝酒。</p>
“圣人请节哀。”</p>
身穿绯红色朝服贺知章,已经两鬓斑白,但看起来依然精神矍铄。有点瘦,身上甚至还带着些许酒气。</p>
像他这个年龄的人,已经对什么事都看开了。每日都是无酒不欢,李隆基也习惯了,对此没有介意。</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