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剑远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7章 事实胜于雄辩,盛唐挽歌,携剑远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崔节帅,筛选精锐出征一事,还是按方参军的建议来好了,某没有异议。”</p>
康太和率先服软了。</p>
小命只有一条,现在既然有人把事情说清楚了,那为什么还要莽撞头铁一波?就为了那点微不足道的面子?</p>
作为此番,边地之人并不歧视这样的人物。但是去了长安,一个医术在边地尚且值得一说的瘸腿医官,能在高物价又权贵遍地走的长安东西两市一百零八坊中讨生活么?</p>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p>
“方军使有什么想问在下的,尽管开口便是啦。在下好歹也是在长安学过医术的人,多少还是知道一点的。”</p>
李医官很是热情,只是看着方重勇的眼神颇有深意。</p>
“本来,是想让李医官陪在下走一遭,去白亭海那边看看草原上有什么药材。不过现在看来……好像有些不太适合。”</p>
方重勇面露难色说道。</p>
“白亭军那边的赃物,我从前就拿了不少,还帮你们销过赃,这点小忙还是要帮的。”</p>
李医官凑过来,在方重勇耳边小声说道。</p>
看出来了,这河西边镇表面繁荣,背地里混乱,当真是兵匪一家啊。</p>
方重勇微微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等着李医官的下文。</p>
“方军使的腿现在应该差不多好了,这样吧,我让阿娜耶跟着你去白亭海那边,她对药材很熟悉,比我还熟。你需要问什么药,只管找她就是了。</p>
我看明日便动身吧。”</p>
“如此……也好吧。”</p>
想起这几天阿娜耶给自己上药时的场景,方重勇心中感觉怪怪的,只好勉为其难的同意了李医官的要求。</p>
“你们有空啊,多采摘点止血的草药回来。最近凉州风声很紧,与吐蕃的战争要开始了。</p>
多准备点药,就能多救几条命,这兵荒马乱的,多积点德没有坏处。”</p>
李医官叹了口气说道。他们这样的边镇之人,对于战争的记忆,那是铭刻在心中的。这一点,长期生活在长安,百年不闻战鼓声的权贵们自然没有切身体会。</p>
同一个时代,不同地方的人,对于时代的记忆,是完全不同的。</p>
方重勇心有所感,郑重叉手行礼道:“必不会有负所托。”</p>
“方军使去厢房歇着吧,我与阿娜耶说说便是,明日就启程。”</p>
李医官微笑说道。</p>
……</p>
平康坊的李林甫宅院内,这位大唐右相正在院子里散步,而郑叔清就像是下仆一般跟在他身后,一副低眉顺眼的模样。</p>
“不是本相不想帮你,而是你得罪了圣人,这件事不好办呐。”</p>
李林甫叹了口气说道。</p>
“请右相不吝赐教,以右相的通天之能,一定有办法的!”</p>
郑叔清苦苦哀求道。</p>
“这样吧,吏部现在还有个岐州刺史的空缺,你上书圣人,就说自己洛阳的差事没办好,自请贬官。本相会运作你去岐州那边当几年刺史,再回京入中枢吧。”</p>
李林甫装作一脸无奈的说道。</p>
当然了,这一切都在他的安排之中。只是郑叔清这条老狗太过顺从,让这位大唐右相少了些许纵横捭阖的快意。</p>
郑叔清这几年爬得太快,外放一下当刺史,敲打敲打不是什么坏事。</p>
长安东西四条街,李家哥奴才是爹!</p>
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对自己人的敲打,也是很有必要的。</p>
“一切听从右相安排。”</p>
郑叔清满嘴苦涩的说道,叉手行礼告退。</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