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剑远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6章 不缺那三瓜两枣,盛唐挽歌,携剑远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郭子仪在安史之乱后,便有与回纥叶护把酒言欢的交情。这份交情后来还用在了“单骑退回纥”的事情上。所以很多时候,手里的牌没有好坏之分,只看怎么用,什么时候用而已。</p>
此时此刻,高仙芝与边令诚二人面面相觑,都是面色尴尬,不知道方重勇提这一茬是为了什么。当然了,这件事也搪塞不过去,因为方重勇只要把那几个吐火罗使者喊来,随便问一问就能知道真伪。</p>
这首诗是他当年考进士的时候找人行卷时所作,诗篇里满是怀才不遇的悲凉。</p>
嗯,也是阿娜耶同父异母的长兄。</p>
礼物本身贵重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谁送的,送给谁,表达了怎样的意图。”</p>
高仙芝小声询问道。</p>
礼物收了,退是不好退的。再说,退给谁也是个问题。</p>
高仙芝有些急切的询问道。</p>
李叔度退下后,李栖筠指了指院子内那张简陋桌案上摆着的简陋菜肴笑道:“下官刚刚吃剩下的,也不好意思请高副都护与边内侍入席,不如喝点葡萄酒吧。”</p>
礼物要送到,好话要说到,仪式要做到,流程要走到。</p>
“李判官客气,喝酒就不必了,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书房一叙。”</p>
“第五伦拒收千里马,不久以后,恰好遇到可以处理送礼那人的相关事迹。第五伦确实没有收千里马,却依然对送礼的那个人印象深刻,同时也感受到了对方巴结自己的善意。</p>
这不是收不收礼的问题,也不是要不要出兵吐火罗的问题,而是西域的军务,谁来主导的问题!</p>
权力的最核心属性,便是谁听谁指挥!这个问题哪里有妥协的余地啊!</p>
方重勇难道缺吐火罗使者那三瓜两枣么?他在意的是自己的权威不容挑衅!</p>
所以长此以往,官宦之家出来的子弟,做官能力与人脉都远远强于布衣之家出来的人。能走科举之路的就准备科考,一路都有人照拂。不能走科举之路的,就门荫入仕,一路打通关系。</p>
这才叫把事情办妥了。</p>
但必须是方大使下令出兵,必须是方大使收吐火罗使者的礼物,并且拿最大的那一份才行!</p>
方重勇不拿,高仙芝与边令诚就不能拿!</p>
并且还不能是二人将礼物转交给方重勇,而是要吐火罗使者当着安西军政大员的面,将最重的一份礼物,亲手交到方重勇手里。</p>
严霜昨夜侵人骨,谁念高堂未授衣。”</p>
“如此,便谢过李判官了。”</p>
西域经略大使这个官位难道只是拿来看的?</p>
出兵吐火罗,甚至出兵小勃律,也不是不可以商量。</p>
并不是每个有能力的人都能出头,他必须得有人引路,有大腿可以抱住,才能获得进场玩游戏的入场券!</p>
玩游戏的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最关键的却是入场券!</p>
但这到底是收钱办事,还是人情往来,恐怕还要看方重勇怎么去理解。方重勇要是写一封奏折回长安禀告基哥,说边令诚与高仙芝合谋,曲解圣旨,肆意妄为。</p>
方重勇星夜兼程从伊州赶往龟兹镇,吃了一路的沙子,为的不就是权威二字么?</p>
对此李栖筠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这位方大使沿途风餐露宿可是吃了不少苦,难道这一位就是来龟兹镇,看高仙芝怎么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然后把自己架空?</p>
高仙芝与边令诚都是收了礼物的当局者迷,而李栖筠这个外人却是看得一清二楚。方重勇很给高仙芝与边令诚面子,已经是抱着极大诚意在解决问题了。</p>
边令诚便是其中佼佼者。</p>
听到这话,高仙芝那英俊的面孔,顿时从紧绷中松弛下来。他轻轻点头说道:“幕府内确实有一人平日里足智多谋,本都护这便去问他一问。”</p>
“十处投人九处违,家乡万里又空归。</p>
安西军是圣人的兵马,听圣人的号令。出兵吐火罗事关重大,那可不是二位私相授受便能决定的。”</p>
既然我说话不好使,那这西域经略大使让伱高副都护来当,我现在回长安好不好?</p>
如此一来,问题的性质便严重了。</p>
谁也没想到,李栖筠考上进士后,便时来运转,一步步做到了安西都护府的节度判官。虽然这个职务属于朝廷外放官员,品级不高。但在安西本地实权极大,可以轻松影响本地民政与军务。</p>
方大使故意没说后面如何,是希望高副都护与边内侍可以自己想明白。”</p>
最后,他还是网开一面,作出了对送礼那个人有利的决定。</p>
将来,若是大唐有什么需要,高仙芝一声令下,如果不违背吐火罗部落的自身利益,那么吐火罗雇佣兵也要听其号令行事。</p>
方大使之所以没有说透,便是给二位留了面子,没有撕破脸让你们下不来台。</p>
李栖筠对高仙芝等人行礼说道。</p>
无论是什么牌,能捏手里,是断然没有白白浪费,送给别人的道理。</p>
他们不收,吐火罗那边的使者也不可能安心。</p>
且不说高仙芝心中如何做想,单单说边令诚,他就没少拿方重勇的“孝敬”。</p>
看这两人表情凝重,李栖筠也收起笑容,微微点头,命下仆收拾院落里的菜肴,便领着高仙芝与边令诚二人来到书房。</p>
三人落座之后,边令诚也不客气,直接将方重勇那番话,一个字都没漏没改,全部复述给李栖筠听了。</p>
当然了,这都是以前的事情。</p>
边令诚帮高仙芝出了一个馊主意。</p>
李栖筠轻轻摆手对李叔度说道。</p>
边令诚与高仙芝都不是蠢到家的人,一听李栖筠这么解释,就彻底明白怎么回事了。</p>
岂不闻《后汉书》中有第五伦拒收千里马之事?如今朝中那位第五琦,还是他的子孙后代呢。感情第五伦可以拒收千里马,你们收吐火罗的礼物就理所当然对吧?</p>
收钱办事,与人情往来,很多时候都是发生的事情是一样,只不过解读不同而已。边令诚与高仙芝二人收了吐火罗使者的黄金,这个是铁板钉钉的事情。</p>
其他先不提,你就说你有没有受贿吧!把收礼物这事谈清楚了再说别的。</p>
看到高仙芝急得要站起身,李栖筠连忙摆了摆手说道。</p>
吐火罗使者送礼给边令诚与高仙芝,这不但是表明了求办事的态度,更是拉近跟二人之间的私人关系。要不,他们直接把礼物送大唐天子不就好了么?何必多此一举呢?</p>
边令诚与高仙芝若是此刻不来找自己问询,保管二人压根不懂方重勇那番话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p>
可边令诚只是个宦官而已,那些典籍故事什么的压根不知道啊。他虽然不是不学无术,但肯定不像方重勇这种“文化阴阳人”,对典故了如指掌,说话一环套一环的。</p>
“何为后面的事情呢?”</p>
“等会你回避一下。”</p>
高仙芝与边令诚一脸苦笑,对着李栖筠还礼说道。收了的礼物还要吐出来,活了几十岁,这大概也是头一遭了。</p>
二人告辞离去之后,李栖筠悄悄的出门,借着夜色掩护,朝着方重勇所居住的别院而去。</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