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剑远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35章 公开处刑,盛唐挽歌,携剑远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医局下面设有安济坊,主要是为了迅速应对瘟疫而设,平日里则是作为一个临时看小病的场所,有实习的医官为贫苦百姓免费问诊看病,并且以成本价售卖一些常见的药材。</p>
军医局下面则设有居养院,平日里会给军中无依无靠的遗孤居住。若是有流民来本地,则由居养院负责临时接待安置,免得造成本地社会动荡。</p>
官府会给居养院划拨一部分公田,作为运营的根基,起到一定社会保障的作用。</p>
当然了,某种程度上说,也算是保有了公田。</p>
对于这个法案,李璘完全无感,只是觉得方重勇对那些泥腿子们实在太好,完全没有必要,纯粹浪费钱而已。</p>
有这点钱,还不如多募些兵马呢。</p>
不过既然跟自己关系不大,李璘也懒得在这种小事上花费精力,基本上是方重勇和他手下那帮人说什么,自己就点点头。</p>
一场李璘认为很无聊的朝会,就这么结束。到后面群臣说了些什么,他都完全没在听。这次废后的图谋失败,让他有些心灰意冷,有些不想再折腾了。</p>
……</p>
“大帅,一下子实施这么多法令,府库里的财帛有些不够用了。就算是盐引,也不能随便发。”</p>
书房里,刘晏对着方重勇禀告道。</p>
不得不说,这位方大帅是有水平,有野心,有手段的。</p>
现在缺的,其实只有时间而已。</p>
哪怕是有很多公田,可是这些土地,不能马上变现,田里产出粮秣,那也得等到秋天的时候。</p>
“汴州的大户,还是太多了。我们要号召这些人出来捐钱做善事。</p>
像是安济坊、居养院、书院什么的,他们难道不该捐一点钱,来做些善事吗?”</p>
方重勇理直气壮的反问道。</p>
道理是这个道理,只不过,谁也不会心甘情愿掏钱扔水里啊。那些穷人,那些灾民过得好不好,汴州等地的黄老爷们,只希望那些人要死就死远一点,别让自己看到就行了。</p>
刘晏只是苦笑摇头。</p>
“不捐钱的,在他们门楣上挂个牌匾,上面写四个字:为富不仁。</p>
捐钱的,同样在他们门楣上挂个牌匾,上面也写四个字:良善之家。</p>
让崔干佑带着税警团的人去挨家挨户的问,他们想挂哪个牌子。以后牌子一年一换!”</p>
方重勇嘿嘿冷笑道。</p>
这也行?</p>
老实人刘晏沉思片刻,发现这样玩,还真踏马可以!</p>
“出了大相国寺那个事情,也让崔干佑带人去查一查汴州所有的寺庙,查一查他们有没有姑息养奸。</p>
看看能不能收回一些田产来,作为居养院的公田。”</p>
方重勇脑子转的飞快,马上就想到了要给寺庙下套。</p>
反正,就问他们戴不戴帽子吧。</p>
天天吃斋念佛无所事事的,还占那么多田产。铁拳不打这些秃驴,简直浪费银枪效节军的武德!</p>
“下官这便去办。右相制定的这些政策,短期内未必能见效,但少则一两年,最多五年之内,就必定会助推民生。</p>
到时候,我们想对哪里用兵,都不必担忧家中失火了。”</p>
刘晏笑着说道。</p>
别看方重勇提的这些,不能短期转化成财帛。但是只要正常运转起来了,加强了社会保障,那么就会减少天然的土地兼并。而且很多事情,都是跟军队后勤相关的,比如军医,比如军属的福利。</p>
这样有向心力,又没有后顾之忧的军队,天生就是打胜仗的队伍。</p>
事情推进得如此顺利,也得多亏李璘的政务水平实在是太低了,哪怕他想找茬,都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p>
正当刘晏心中阴搓搓的吐槽李璘时,严庄推门而入,将一封书信交给方重勇说道:“李光弼派人来说,他想攻打光州,打出一片缓冲区来,询问大帅的意见。”</p>
打光州?</p>
方重勇一愣,还没弄明白光州具体在哪里,因为这个地方,短期内根本就不在他的战略之中。</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