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剑远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00章 我是弓箭手,盛唐挽歌,携剑远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是典型的诛心之举了,废掉番号,等于废掉了军队的组织。左射营成为历史,兵员分散于诸军,再也翻不出浪花来了。</p>
只不过,这恐怕比屠了左射营更甚,那些丘八们怎么可能乐意?</p>
“裁?骄兵悍将如何裁汰?</p>
裁汰一人,兔死狐悲,全军哗变,如何裁汰?”</p>
严庄对方重勇摊开双手反问道。</p>
后者直接坐到桌案前,铺开大纸,在纸上写下了五个大字:</p>
我是弓箭手!</p>
“嗯?”</p>
严庄看得莫名其妙的,忍不住询问道:“官家,这是何意?”</p>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今后,禁军只在团结兵中招募的制度不变。</p>
但团结兵要缩减规模,提高兵员质量,提高团结兵的待遇。</p>
各州各县各乡里,募兵时必须进行兵员选拔。主要考核其弓术,合格者,授予弓箭手称谓,选拔入团结兵。旧有的团结兵,每年按大比例逐步淘汰,三年内全部裁汰。</p>
弓箭手待服役年限达到,或者因为伤残退役,官府为其提供地方上的衙役差役等职务,异地安置。</p>
若是不愿意去异地当差役,可以在本地为其安排优厚活计,愿意务农的授田,甚至是无息贷款资助他置办产业。</p>
总之,以后有好处了,优先考虑身份是弓箭手的人,在左手手背刺字以示身份。</p>
天下即便是安定了,武德不能堕落。优待弓箭手就是弘扬武德,武德充沛,便不会有灭顶之灾。”</p>
方重勇慢悠悠的解释了一番。</p>
简而言之,以后当兵是个好去处,不是什么混子都能进来的。能当弓箭手的,起码有几项硬性要求:</p>
第一个,在乡里名声差的街溜子,作奸犯科者,无法说明自己身份来处的人,肯定无法获得推荐,连考核都不让你参加。</p>
弓箭手跟家庭,田产都是绑定的,弓箭手在战场上跑了,官府直接找他家人问罪。</p>
第二个,臂力不行的,身体不壮实的,拉不开弓的弱鸡肯定进不来。</p>
第三个,因为有身份加持,进来的人,都不是混日子的,都是想建功立业,起码是想以后能混得开的。这样便杜绝了兵油子。</p>
这一策短时间内,威力或许还显现不出来,但只要有个三五年,军中士卒轮换过一批后,战斗力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p>
方重勇这是要重建丘八的社会地位与身份认同。弓箭手的身份算是“预备役”,却是不可小觑这个身份,有这个身份的人,退役后会获得朝廷优待。整个家庭都会挺起腰杆。</p>
等把军中老卒置换完毕后,以“弓箭手”为核心的募兵,封赏,退役安置体系,也会慢慢建立起来。</p>
把那些退役了的“弓箭手”们安排进了衙门,也弱化了地方大户垄断基层权力。</p>
可谓是一石三鸟。</p>
当然了,方重勇说的“弓箭手”,并不是说一定要找善于射箭的人当兵,其他就不管不顾了,这只是一个称谓或者理由罢了。</p>
在现有的体系中,开辟出一条新的上升通道,为社会上没有出路的人,开辟一条门路来。其中的意义,只有站在一定高度上,才能理解起重要性。</p>
听完方重勇的解释,严庄点点头表示认同,这一手确实很妙。</p>
只是,对于短期内的事情,还没办法起效果。比如说左射军的事情,那就是火烧眉毛,哪里等得了三五年?</p>
你要说什么弓箭手,左射营的人能给你玩出花活来,什么八箭八心,什么一箭三雕之类的。人家还能左右开弓呢!</p>
“左射营的人,部分技战术超群的士卒,选为军中教习,给优厚俸禄,只练兵不上战场。他们想违反军纪,也没那个机会。</p>
那些军中的老斥候,只懂得侦查探路杀敌,不懂营生的,把他们安排给卢迈,让他们混入商队之中,为商队向导,我们传递远方情报,组建遍布整个大唐的情报网。</p>
至于那些平日里好勇斗狠者,本官打算新建一营名为散员营,不设营主。谁最能打,就听谁指挥,安排各军刺头加入,不服的拳头说话。</p>
此营不参与一般作战,无须练习战阵。只在关键时刻放出,用于斩将夺旗,一锤定音。</p>
至于剩下那些,直接裁汰,于汴梁城周边安置,本官会想办法,把他们安置好了。</p>
这些不单单是针对左射营,即便是银枪孝节,也是如此。接下来,禁军会重组,番号也会打散。</p>
这些事情,虽然是兵部来管,但你也要兜着一点。”</p>
方重勇面色肃然说道。</p>
“这个下官一定尽力而为。”</p>
严庄苦笑道。</p>
方重勇这是让他干得罪人的活,可以说是信任,也可以说是制约。反正无论怎么说,方重勇改革汴州军制的决心非常大,计划也很周全。</p>
短期的长期的都有。</p>
借着这次“光复”洛阳,方重勇的威望也到达一个新高度,正好用来处置这些平日里不好处置的事情。</p>
这也算是趁热打铁了吧。</p>
“如今已经夺取洛阳,下一步是攻略河北。</p>
过往屡次大战累积了不少伤兵,很多都残疾了。</p>
这些人如今也还在军中混着,官府没有很好的安置他们,整个汴州,乃至我们下辖的数十个州的百姓,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p>
百姓们都知道,好男不当兵,当兵没着落。如此军中都是些什么货色,也就不问可知了。</p>
不把这些背在身上的重担卸下来,是没办法全速奔跑的。这次阅兵后,老兵伤残的安置,也一并处置了吧。让天下人都看看我方清不会亏待为我冲锋陷阵过的人。</p>
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耕田的,授田给他们,也未必能解决问题,这些事情还是要细心安排才是。”</p>
方重勇叹息说道。</p>
你不考虑丘八们的切身利益,不考虑他们的身后事,这些人上阵以后就是上班摸鱼,不会有谁会出死力的。</p>
那些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天龙人,关键时刻就是这样被丘八们给卖了,然后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p>
严庄觉得,他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没有戴皇冠的帝王。</p>
方重勇的能力与眼界,离坐那个位置,已经非常非常近了,他就差一个机会而已。</p>
比如说,攻克长安。在严庄看来,或许汴州军入主长安之日,便是李璘退位禅让之时。</p>
“官家,这些事情,您跟刘晏提过么?</p>
如此安置,只怕官府要不少财帛才能玩得转啊。”</p>
严庄忽然想起这一茬来,心中有种不妙的预感。</p>
方重勇说的道理确实不错,但有个问题,需要大量财帛才能理顺。钱这个东西,就是在这种时候用的,而且必须要用,吝啬不得。</p>
这几年汴州朝廷高速运转,花钱如流水。就算大家都不往里面伸手捞钱,方重勇要办的事情,恐怕也没钱去办完整了。</p>
“这个你放心,本官会跟刘晏商议此事,绝对没有难做的事情。”</p>
方重勇哈哈大笑道,似乎一点也不担心。</p>
“官家……唉!”</p>
严庄无言以对,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他觉得没办法解决的事情,方重勇总是可以想出办法来。</p>
对方能有今日之成就,确实不是靠的拼爹。</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