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剑远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04章 麦田守望者,盛唐挽歌,携剑远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麦田守望者

唐代皇帝的葬礼,是复杂、多元、奢华、隆重的。</p>

简而言之,人之重,莫过于生死二字而已。无论是谁,他的诞辰与忌日,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没有之一。</p>

所以唐代帝王的葬礼,隆重得有点吓人,以至于后世朝廷难以望其项背。</p>

皇陵要离皇宫数百里的距离,选址还要“遥相呼应”。</p>

送葬的队伍,没有个几千人,那就是对先帝不敬。所有文武官员,皇帝亲信都要为先帝送行。</p>

然而,李璘好像没有为自己修皇陵,他的子嗣也不可能修。就算他提出来,方重勇一句“国家艰难一切从简”,就能搪塞过去。</p>

没有皇陵的帝王,懂的都懂。至于葬礼上那些纷繁复杂的规矩,也都被故意省略了。</p>

只是一切都可以省,唯独下葬这个程序不能省,因为无论如何,死人总要入土为安的。</p>

那么问题来了,李璘要葬在何处呢?</p>

李唐宗室的皇陵,那可是在关中的。就算再寒酸,天子也不便于葬于关中之外。</p>

严庄一夜没合眼,安排李璘的葬礼,一直忙到天空吐出鱼肚白,他才拿着一张地图来到方重勇府上。</p>

“官家,李璘的葬礼,其他的都好说,唯一的问题,是葬在什么地方。</p>

汴州可不是李氏传统的墓葬之所。身份是天子的话,再不济也要回关中的。”</p>

严庄一脸肃然说道,面色中带着说不尽的疲惫。</p>

“外放亲王,客死他乡的直接葬于外地,自大唐开国便有之。</p>

既然天子死于汴州,那便葬于汴州吧,一切从简。”</p>

方重勇轻轻摆手说道,他也是一夜没合眼,脑子里不断盘算这件事要如何善后。汴州朝廷,李璘只是名义上的主人,方重勇才是实际掌控者,这一点非常重要。</p>

既然是实际掌控,那么无论汴州朝廷内外发生什么事情,方重勇都得必须兜底,无法逃避善后责任。</p>

“下官也是这么想的,有这么几处地方,官家任选一处即可。</p>

都是半日脚程的,不耽误时辰。”</p>

严庄小心翼翼的说道。</p>

这件事不好办,更不讨好。可谁让他当了左相呢,这些事情,不做也得做,避无可避。</p>

二人在书房内盯着地图,一时间谁也没有说话。</p>

看着严庄选中的这几个地方,方重勇微微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p>

“这几处地方,位置都太正了。这是要让每个来汴州的旅客商贾们,都顺便祭拜一下先帝么?你觉得像话么?”</p>

方重勇面色不悦质问道。</p>

“毕竟身份是天子……”</p>

严庄喏喏不敢多言。</p>

“不如,就葬于郭桥的麦田旁,当一个麦田守望者吧。”</p>

方重勇大手一挥,给了个让人意外的答案。</p>

郭桥这地方有什么呢?</p>

从前有什么不知道,但现在,善缘山庄就在郭桥。银枪孝节有一部先锋军,其军营也在郭桥。</p>

那地方并非运河的必经之处,所以也相对冷清。</p>

方重勇安排将李璘安葬在郭桥,显然是给那些善缘山庄里面参加“劳改”的人看。他这是表达什么意思,恐怕明眼人都看得懂。</p>

傀儡,就该是傀儡的待遇!怎么能喧宾夺主呢!</p>

假如李璘死后都人人瞻仰了,那将来方重勇若是去世了,要怎么处理?</p>

这里头可是大有文章的!</p>

“下官这便去办,今日午时,便在郭桥下葬,一切从简。”</p>

严庄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说道。</p>

“时间紧任务重,你多担待些。</p>

去吧,午时郭桥见。”</p>

方重勇疲惫的摆了摆手,将严庄送出了自家府邸。看着旭日东升,天边云彩被染红,他这才无奈的叹了口气。</p>

政治的玩意,真的是很麻烦,却又不能不管不顾。</p>

李璘驾崩的消息,会在今日上午传遍整个汴州。午时,“文武百官”们会到达郭桥,参加所谓的“葬礼”。</p>

参加完葬礼,百官们会来到汴梁城皇宫,参加新天子的“登基大典”。</p>

有两拨人,各自准备各自的事情。</p>

严庄负责安排关于李璘葬礼的一系列后事,而新天子李偒的登基仪式,则由郑叔清来张罗。老郑昨夜不情不愿从被子里钻出来以后,得知李璘被高尚所杀,大惊失色,主动提出承担新天子李偒的登基仪式。</p>

不得不说,郑叔清的政治嗅觉确实是超人一等。</p>

他的身份,办李璘的葬礼显然不合适,那样会给人一种“五姓七家同情李璘,暗中对方清不满”的意思。</p>

然而改成郑叔清给李偒主持登基仪式,那就释放出了“五姓七家支持新天子”的信号。如果再加上李璘是被谋刺的传闻,这其中的水就更混了。</p>

两件事看似大差不差,实则很有讲究。郑叔清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弯弯绕绕,说明他从基哥时代就开始混迹朝堂,多年屹立不倒,绝非是单纯靠的运气。</p>

汴梁城皇宫御书房里,李璘的尸体早就在第一时间被运走了。至于找仵作来验尸之类的事情,那是完全不可能去做的。</p>

换言之,李璘死了就是死了,至于他的真正死因,官府压根就不会对外公布。只要是太子李偒正常继位,那面子上就过得去,谁也不会多说什么,更不会有人替李璘抱不平。</p>

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p>

此时此刻,还未参加登基大典的李偒,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如水。郑叔清也不催促他,就安安静静的等在一旁。至于登基大典的具体事务,自然有礼部的其他官员来负责。</p>

汴州朝廷运转了这么多年,功能也逐步完善,自然不会出现新天子要登基,都不知道该怎么操办的笑话。</p>

“郑尚书,孤可以不登基么?”</p>

李偒抬起头,看着郑叔清询问道。</p>

他不是不想当皇帝,哪怕是个傀儡皇帝,那也比傀儡太子要好啊!</p>

问题是,不该现在登基!</p>

现在登基,李璘的死亡,就有李偒的一份干系了。进了这个坑,他就没法出来了,一辈子都出不来!</p>

“陛下,微臣本不该说什么。</p>

然而还是那句话,人生在世不称意,身不由己的事情太多了,真不差这一件。</p>

您还是再考虑一下吧。”</p>

郑叔清对李偒叉手行礼说道,话语说得很婉转,但态度异常坚决。</p>

“郑尚书,你能不能告诉孤,父皇是怎么去世的?当真是那……”</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剑走偏锋的大明

郁雨竹

污浊妄构

iPISRZ

重生笑傲觉醒系统,我在诸天乱

骑毛驴的达芬奇

武侠之仙魔乱起

梦叶

篮球大联盟

一毛二分钱

全球异能,开局三昧真火无限进化

花里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