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剑远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60章 生死存亡之秋,盛唐挽歌,携剑远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筌忧心忡忡建议道。</p>

车光倩为什么要前出到关中?</p>

因为要把刀顶在李抱玉和李宝臣的后背,让他们不再内斗,让他们不敢作出投降吐蕃人的举动!</p>

但是这点人马,表达战略意图绰绰有余,防备吐蕃人就不够看了。</p>

方重勇,以及现在汴州朝廷的天子李琦,必须立刻带中军入关中,以稳定大局。吐蕃人来了,人心思变,谁敢保证李宝臣和李抱玉,不会扛不住压力,直接投了吐蕃人呢?</p>

所谓“借刀杀人”的计策,根本就不顶用。历史上无数次证明,喜欢借刀杀人的,最后都成了别人手中的刀,没落到什么好下场。</p>

“粮秣,军械够用吗?粮道能维持多久?”</p>

方重勇看向刘晏询问道,面色虽然还算平静,但语气已经相当严厉。</p>

“官家,粮秣与军械是绝对够用的,甚至库存都可以支撑到明年冬天。只不过,到了明年春耕,人力就有可能不足了,需要民夫来耕田。</p>

下官……需要时间组织人手运粮。”</p>

刘晏面有难色说道。</p>

汴州有充足的粮秣,是因为运河的便利,如果在这里跟吐蕃人打仗,方重勇能打到吐蕃人困死饿死,打十年他都打得起。</p>

但是在关中甚至是陇右作战,就不是那么回事了。</p>

光有粮食不行,还得将其送到前线才行!就算路上人吃马嚼的不慌缺粮,也得有足够的人力去运粮,而不会影响春耕与秋收啊!</p>

这些事情就是考验一个政权的综合实力,如木桶理论,最短的那个板,才是最要命的!</p>

“把流民组织起来,把各地监牢里的囚徒组织起来,把大户家里的家丁都组织起来运粮!</p>

一切为了打赢吐蕃人!没有法令就制定新法!乡里乡间的各种闲散人员,都抓起来编练组织起来!不要让人力闲下来!”</p>

方重勇大手一挥,不想再听刘晏辩解。</p>

“得令,下官一定办好。”</p>

刘晏叉手行礼说道,没有再扯那些客观理由了。</p>

方重勇的脾气是明摆着的,他要做的事情,一定会推进到底,除非你能说服他改变主意。</p>

现在刘晏当然找不到不出兵对付吐蕃的理由。眼前这会,砸锅卖铁也要出兵。要不然等吐蕃军横扫关中,后果不堪设想,到时候估计都要打汴州保卫战了!</p>

“你们各自去准备吧,待本官禀明天子后,即刻出兵关中,不用再等李宝臣和李抱玉他们的意见了。</p>

等我们到了关中,不愿意归顺的,直接杀,不用讲什么道理。”</p>

方重勇冷着脸说道。</p>

吐蕃人这次雄心勃勃,显然不是小打小闹的。历史上他们就做成了,然后大唐西面边陲百年不得安宁。</p>

如果历史重演,也不会比那一次好多少。</p>

在这个大前提面前,不管是李宝臣还是李抱玉,全都不够看。他们的想法不重要,不肯团结起来一起对抗吐蕃人,那就是吐蕃人的帮凶。</p>

直接灭了便是!</p>

方重勇从来不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跟别人做PY交易。</p>

众人散去之后,王彦舒留了下来,只是面色有些尴尬。和刚才那些朝廷重臣们说的事情相比,如何处置凉州安氏,反倒是不那么重要了。</p>

一句话,面对国家大义,这些都要靠边站。</p>

王彦舒不由得感慨,方重勇确实有他自己的难处。如何处置凉州安氏,关系到抗击吐蕃的大局,方重勇不可能为了报仇,就把边疆军民的生死不当回事。</p>

“姐夫,真要出兵关中了么?这好日子还没过几年呢……”</p>

王彦舒叹息道。</p>

汴州朝廷的蒸蒸日上,哪怕他在亳州,也是有感受的。所谓潜龙勿用,不能在还没有完全壮大的时候就直接出去浪啊!</p>

他内心是觉得应该暂时忍一忍的。</p>

“你说的某也知道。</p>

只不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朝廷要变成天下人的朝廷,就要为天下人扛起这份责任。</p>

你当做是立国之战也可以,反正逃是没办法逃的。”</p>

方重勇轻轻摆手。</p>

他看到王彦舒似乎没什么话要说了,于是点点头继续道:“让你担任汴梁城皇宫的统领,看起来官职变小了,权力却大了许多。现在看还没什么,将来你就知道了,这是在提前布局。”</p>

方重勇微笑解释道。</p>

王彦舒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他当然知道方重勇的能耐,却也隐隐感觉到了局面的诡谲与复杂。</p>

方重勇的敌人只有吐蕃人么?那显然不是,至少李琦,将来也可能会成为一个“障碍”。</p>

这些麻烦,都在时刻考验一个权臣的手腕与能力。</p>

“你阿姊心情不好,你多劝劝她。</p>

好多事情,我也是身不由己。要说仇恨,始作俑者是李隆基,难道我入关中后,把他的坟刨了么?”</p>

方重勇反问道。</p>

王彦舒默然不语,王忠嗣是他爹,面对这样的问题,他还能说什么?王彦舒也知道,当年的安重璋,只是负责背锅而已,命令是李隆基下的。</p>

安重璋不动手,那要怎么办?再说谁也没想到王忠嗣那么刚烈,宁折不弯!</p>

“妹夫,你……多多保重,吐蕃人凶得很,我祖父便是亡于吐蕃人之手。”</p>

王彦舒叹息道,当年他祖父王海滨,就是力战吐蕃而死。他们这些将门之后,其宿命常常就是死在某一场被史书铭记的大战之中。</p>

将军难免阵上亡,无甚可说的。</p>

王彦舒离开后,方重勇长叹一声,整个人都陷入到一种焦急的情绪中。</p>

好在他并没有等太久,就在这天夜里,李宝臣庶长子李惟诚,带着李宝臣的谋主李史鱼,来到了开封府衙门前。</p>

方重勇大喜过望,连忙将二人请到书房,商议招安大事。</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剑走偏锋的大明

郁雨竹

污浊妄构

iPISRZ

重生笑傲觉醒系统,我在诸天乱

骑毛驴的达芬奇

武侠之仙魔乱起

梦叶

篮球大联盟

一毛二分钱

全球异能,开局三昧真火无限进化

花里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