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楼终究误少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0章 大旱初起,贵族学院小说推荐,层楼终究误少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是!孙猴子往如来佛祖手上撒尿,那佛祖没有怪罪他吗?”
看着激情四射的听众,云二伸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行了行了!已经很晚了,太子该休息了,不然要是让陛下知道了,咱们全都吃不了、兜着走!”
见云二搬出父皇来压迫众人,李承乾只好悻悻的说道:“好吧!那明天你一定要接着讲给本宫听。”
“没问题的!包讲的!‘
在云二的承诺保证下。李承乾才在宦官的伺候下入了眠。
而云二则是看着窗外黑黢黢的夜空,在心里呢喃道:李承乾,有小爷在,这一世小爷必定要让你过的精彩无比...........
【翌日·显德殿内。】
李世民拿着关于李承乾昨日从出宫以后,一直直到回宫里的记录。
看着上面记载的种种行为,原本已经准备好接受大唐皇帝陛下怒火的宦官,却意想不到的听见了陛下的笑声。
“呵呵,原本朕以为乾儿长于妇人之手,多少会缺乏一些阳刚之气,没曾想是朕多虑了。乾儿可曾回宫了?”
负责照顾李承乾的宦官赶紧回答道:“回禀陛下,太子殿下今儿一早就回到了宫里,此时正在太子少师李刚、李少师处听讲。”
“嗯,你且下去吧,需尽心照顾好太子,”
“奴婢莫敢不从!”
挥手屏退这些宦官,李二回到自己的工位上继续批阅折子,接连批了几份折子,让李二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现在不过是贞观初年五月,自己接连批阅到十来份关中州县报上来的旱灾折子,都在说自年后以来,老天一直不曾下雨,现在河流水位下降严重,庄稼生长艰难,可能面临绝收之境!
李二不信邪,怎么可能突然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州县同时受灾的诡异情况,他将后续的折子一股脑的翻找出来,他深深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关中五十四县中赫然五十座州县上报初见旱灾端倪!
“砰!”
“让百骑司督尉来见朕!”李二一屁股坐在座椅上揉着自己隐隐发胀的脑袋。
想了想,他继续说道:“让中书令房玄龄、兵部尚书杜如晦、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封伦一同前来见朕!”
看着内侍匆忙离去的背影,李世民不禁感觉自己口中一阵酸楚,他闭着眼靠在椅子上,王德上前来给他揉着太阳穴。
李二在心中不断地自问:难道朕真的错了吗?!朕迫不得已之下才杀掉了大哥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可朕若不杀他们,他们就会清洗我秦王府的所有人!
难道这就是上苍对朕降下的责罚?该死的!朕岂能轻易认输?!天若不服,那朕也要带领千军万马和你斗上一斗!
李二的斗志重新被点燃,他的目光再次变得坚定起来,看着从大殿外赶来的五人,李二的帝王威严抑制不住的散发出来。
“臣等拜见陛下!”
“赐座!”
“谢陛下!”
“百骑司督尉何在?!”
“臣在!”
李二锐利的眼神刚和百骑司督尉的视线相交,后者立马跪在地上,那督尉实在是太清楚不过李二这样的眼神,定然是出事儿了!
“百骑司是干什么吃的!关中五十四座州县,赫然有五十座州县已经出现大旱征兆,你们百骑司竟然无人给朕禀报!”
李世民此话一出,顿时给在场的众人掀起一阵信息上的巨浪!
“陛下!臣实在不知情啊!陛下饶命!”
面对百骑司督尉的求饶,李世民只觉得心中烦闷无比。他高声呵斥道:“闭嘴!来人!将百骑司督尉罢官夺职,行腰斩之刑,其家眷悉数流浪岭南!”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国朝刚改元不久,不可用酷刑啊!”房玄龄立即出声阻止李二的暴虐命令。
李二皱了皱眉头,冷声道:“还愣着干什么!给朕将这厮拉下去!”
\"陛下!陛下!呜呜.........”百骑司的督尉叫喊了两声,下巴就被侍卫给卸掉、拖了出去。
见李世民现在正在气头上,没人敢再进行劝阻。
“今日急招诸位前来,就是为了关中大旱之事儿,诸公商议商议,该如何解决?!”李世民语带怒气的询问着几人。
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长孙无忌站了起来说道:“陛下,此事儿非同小可!臣以为应当做两手准备!
第一,朝廷现在就开始准备救灾的粮食、药品等物资。
第二则是立马派人下到各州县去查探实际情况发展到哪一步了,朝廷只有得到详细的信息,才能对症下药不是。”
杜如晦也是在此时站起来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暂时还不能泄露出去,万一被百姓所知晓,则一定会发生疯狂囤积货物、粮食等不利行为。
朝廷准备赈灾的物资、粮食等,都需要以别的名义去做,且不能把鸡蛋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应当密令关中以外的州县刺史,提前筹备粮食。”
李世民点点头:“这些都需要你们一起商议一番,明日拿一个具体章程给朕看看是否具体可行!”
“臣等遵旨!”
“你们且想一想国朝如何才能从根源上彻底解决关中大旱频繁的困境。”李二接着又抛出一个史诗级难题。
房玄龄咬了咬牙道:“陛下!关中州县频繁有旱情出现,无非关乎于水利二字!臣以为,国朝应该重视水利和漕运。
应当效仿隋炀帝杨广,在关内修建各项水利工程,包括但不限于运河一类水利工程!一来既可以解决种地难的问题,二来也可发展漕运,解决货运运输难得问题。”
封伦立即反驳道:“陛下不可!隋炀帝前车之鉴尚还历历在目,修建水利、运河,耗费巨大 ,征发民夫何止百万?
说句大不敬得话,若非隋炀帝杨广执意修建大运河,又岂能逼的天下得百姓反他?误了卿卿性命乎?”
“大胆!好个封伦!竟敢讲如此大不敬之言!”长孙无忌狂怒出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