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因祸得福
盛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因祸得福,佛珠一颗一颗放小洞里,盛达,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小心”
的呼声刚落音,对面为首的建奴射手已经搭箭拉弓完毕,一只疾速飞来的羽箭如闪电劈空而来。
就在杜寒焦急地吼出“小心”
两字,那只羽箭精准无误地击中了王鹏的坐骑。
强大的冲击力瞬间使战马前腿弯曲瘫软下来,整个人仰天摔倒并完成一个完整的前滚翻动作才轰然落地,重重拍打在地面发出巨响,悲惨的嘶鸣不止才停止翻滚。
王鹏则像个失去了线的风筝一般抛飞出去,在空中画过一道弧线后摔入到茂密的草丛深处。
王鹏的坠落使得后续跟随的人完全无法避开奔腾向前的己方战马,匆忙间只听见马群轰隆掠过的声音而根本无暇去关注王鹏的死活。
这一箭震惊了所有人,能在如此之远准确命中目标绝对非凡,绝非寻常射手能做到的水准。
几乎与此同时,双方的距离已急剧缩减到七八十步之内,刚刚成功瞄准射击后的那个建奴又一次抽出一支箭矢准备再次进攻。
就当他正欲发射之际,杜寒亦迅速搭弓引弦射出一支利箭,速度快得就像闪电划过天空。
杜寒自认为这定是一击致命的好机会,然而那位建奴射手反应奇快无比,果断舍弃手中尚未放出的箭支,反手抓起自己骑弓猛地迎上去挡格。
只听得刺耳难耐的摩擦声中箭失掉精度从旁边飞了过去,仅仅贴擦过建奴面颊留下浅浅一道血槽顺势将右耳撕裂开两条半。
建奴半侧的脸顷刻间染满了鲜血,颧骨白森暴露于眼前,显得十分恐怖。
建奴吃痛之下扔掉手中破碎的骑弓,肥硕身躯摇晃几下几乎坠下马背,总算勉强稳住身形随后赶紧调转马头夺命狂奔,马鞭挥动有如旋转的风车一般急切催促座骑加速逃跑,退却速度丝毫不逊色先前突进时。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此名建奴一旦转身逃离之后,其余建奴竟即刻停下了推进步伐,同时齐齐勒马调转方向组成防御队形,既胡乱朝这边发箭又小心翼翼保护负伤同伴缓缓退出战场。
由于他们这一番变向操作减缓了不少追袭的步伐,眨眼间彼此间距缩短至只剩下五十余步。
趁此机会,杜寒抓住机遇又成功射落下对方两名建奴,其他夜不收战士也各自取得一定战果,共计将五个建奴直接
包含受伤逃脱的建奴在内,共有五名建奴残兵仓皇而逃。
危急之际,护送的建奴高声呼救。
夜不收们都能听懂后金语言,在马蹄奔腾间,隐约传来“四贝勒负伤”
的呼叫声。
四贝勒?
这不就是黄太机!
夜不收士气立刻高涨,纷纷大声呐喊,无需杜寒命令,全体策马全力追逐,向着建奴狂奔而去。
如此巨大的功劳近在眼前,抓住黄太机的话,按四大贝勒之一的身份,不说万八千两银子到手,很可能官职还会得到大幅提升。
“黄台吉,留下命来!”
“洪太,往哪儿逃!”
“红歹,给老子站住!”
众人几乎兴奋到疯狂,一边纵马飞驰,一边大喊大叫,各人叫法不同。
杜寒同样激动万分,穿越后的那份失落瞬间烟消云散。
他眼中前方逃窜的身影仿佛成为了一块踏脚石。
从小百户的角度考虑,如果能够拦截此人,自己便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本钱,也许不止千户,甚至可能触摸卫指挥使的地位。
更大的层面来说,倘若擒下这个黄太机,或许建奴根本无法进军中原,彻底覆灭都有可能。
尽管对明史了解不深,但杜寒知道那个老奴搞得辽东生灵涂炭,恰在其难以支撑时挂掉,雄才大略的黄太机接手后励精图治,通过怀柔政策逆转形势,最后入主中原。
此时他还没有“皇太极”
这样威风凛凛的名字,父亲仍为大汗,他尚无固定汉名,仅仅有一个本民族名字。
音译版本众多,诸如黄台吉、洪佗始、洪太、洪他时、洪太吉、红歹是、浑台吉、黄胎记等。
李朝的人称其为“黑还勃烈”
,具体意义不明;倭寇则称之为“赫卡”
,含义更是晦涩难解。
至于汉名,他无论如何也不敢自称“皇太极”
,若真起这样一个霸气的汉名,怕是在与褚英等人的贝勒斗争中早已出局。
你意欲何为?
妄图当皇帝?
直至乾隆年间,十全老人认为祖先名讳不雅,钦定“皇太极”
这一翻译名称,此高大上的称呼方广为流传。
杜寒前生唤其黄太鸡,或亦称黄太机,全凭心情所好。
黄太机等人的逃亡迅速引起其他建奴注意,那些正欲包抄的建奴顾不得原计划,迅速调转方向冲来;追击逃亡者的建奴也只得放弃原本的目标,火速赶往黄太机所在位置。
眼看双方就要会合,杜寒心头焦急,一旦汇合成功,再擒黄太机便是天方夜谭。
他的正前方,黄太机双腿紧压马镫,上身贴于马背,臀部高高抬起拼命奔逃,残余四名护卫在其身后构成屏障。
当一名护卫被杜寒一箭射落,黄太机肥大的臀部暴露在外。
尚未等到护卫补防到位,杜寒已如疾电般再次引箭。
俯身策马疾行虽最利奔驰,但对于防护却是一大弱点。
在疾驰的战马上,黄太机的身影随马蹄的跃动起伏不定。
尽管被锁子甲遮掩的部分难以看清,但在利箭即将触及的刹那,黄太机恰好处于马鞍下降的瞬间,锁子甲也随之翻飞而起,羽箭就这样深深嵌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