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墨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1章 光疗探索,停电插画,古月墨海,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工化元年秋,南京工器总院的梧桐叶开始飘落时,太上皇朱载垕正在调试「光声共振治疗舱」。七炼渗碳钢舱体的工禾纹锚链浮雕间,嵌着十二块缴获的黑十字会水晶棱镜,每块棱镜都经工器监重新校准,其靛蓝色光谱与黄钟律十二转的声波形成稳定共振场。「赵小乙,」他指着舱内的铅中毒患者,「把咖啡渣炭滤层厚度减至三分,让光学能量直接作用于病灶。」
患者皮肤上的铅斑在蓝光中逐渐淡化,陈懋看着监测滚筒纸上的曲线惊呼:「陛下,铅毒分子的振动频率正在与水晶光谱发生中和!」太上皇点头,从《工器拾遗·医疗篇》中抽出郑和船队的「海光疗毒」残页:「当年三宝太监用珊瑚礁棱镜反射阳光治疗水手血症,今日不过是旧事新解。」
神户港的「工光一号」监测站遭遇地动,景王朱载圳发来急报:水晶棱镜阵列因振动偏移,导致地脉波形失真。太上皇立即派遣赵小乙携带「光频校准仪」东渡,仪器外壳刻着工禾纹与樱花纹的合纹——这是首次允许异邦纹饰与明室纹章并列,但樱花纹仍被工禾纹锚链分割成十二瓣,暗合黄钟律十二转。
「记住,」太上皇临行前叮嘱,「校准频率时先用《击壤歌》鼓点定位,再导入黄钟律基频。」赵小乙在神户港的操作台上,将明室七炼渗碳钢校准器与东瀛水晶棱镜对接,当《击壤歌》的节奏与水晶的靛蓝光波共振时,监测站的地脉图突然清晰如镜——原来光学异术的精准度,需要明室声律的「调音」。
乾清宫的秋祭大典上,部分老臣弹劾景王「用夷变夏」,指其在钟鼓楼嵌入水晶棱镜。朱翊钧望向太上皇,后者从容捧出「光声钟」模型:「诸君请看,此钟以水晶增强声波传导,钟声可传百里而不失真——非为崇洋,实为补工器之不足。」钟体上的工禾纹锚链缠绕水晶柱,恰似明室文明拥抱异质技术。
徐光启展开《光学异术纳入工器典疏》:「经测算,水晶棱镜可提升钟鼓楼传讯网效率四成,但需每七日以黄钟律校准,以防频率漂移。」老臣们的反对声渐息,太上皇趁机道:「当年父皇将佛郎机炮改良为神机营火器明瞳炮,今日我们把缴获的水晶棱镜嵌进工禾纹,正是先祖遗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