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少年不识愁滋味
墨染溪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七章 少年不识愁滋味,omega纯生双腿大开胎头坠落,墨染溪玥,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古时候,山脚下有个小村子,村里有户人家是阿虎母子。阿虎很孝顺,对母亲毕恭毕敬,凡事都征求母亲的意见,但母亲争强好胜,尖酸刻薄。
阿虎娶妻李氏,唤作巧儿,温柔贤惠,每天和丈夫下地干活,回家还要做饭、纺织。婆婆却处处看不上巧儿,对她吆五喝六,还经常拿绣花针扎巧儿。吃饭也是阿虎吃罢,巧儿再吃;偶尔改善生活,也轮不到巧儿吃。婆婆还经常责怪巧儿伺候不好男人,关键是怀不上孩子,巧儿逆来顺受,不敢反驳一句。
每次看到母亲生气,阿虎总是站在母亲这边。巧儿很委屈,只能忍气吞声,以泪洗面。后来,巧儿怀孕了,地位似乎升高了。民间有酸儿辣女的说法,婆婆让巧儿吃山楂、酸枣,巧儿虽然不爱吃,但是为了婆婆欢心,只能硬着头皮艰难地咽下。巧儿虽然怀孕了,但是还得干活儿。
巧儿怀孕四个月的时候,织布时腰痛,就停了下来,恰巧被婆婆看见了,巧儿受到训斥,还被绣花针扎,巧儿忍着泪水和疼痛继续织布。
巧儿怀孕五个月的时候,婆婆正在做饭,看到水缸里没有水,盛夏时节,天热得很,她想起地里干活儿的儿子,再看看在屋里躺着的巧儿,突然怒火攻心,就逼着巧儿去挑水。巧儿摸摸隆起的肚子犹豫了,“还不快去”,婆婆凶神恶煞般喊道。
巧儿只好拿起扁担和水桶去挑水,她两个水桶各打了一半,用扁担挑着晃晃悠悠地往家走。走到半路,有几个孩童在追逐打闹,不小心把巧儿撞倒在地,水洒了一地,水桶也滚下坡去。孩童们看着水桶滚下坡时哈哈大笑,巧儿肚子疼痛难忍,满脸大汗,下身鲜血直流。孩童们发现情况不对,立刻跑开了。
又有人来挑水时,看到巧儿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大家用门板把巧儿抬到家中,请来郎中抢救,看着郎中神情凝重地检查完,婆婆担心得浑身颤抖,着急地问:“孩子怎么样了?”郎中皱着眉头说孩子没保住。婆婆驴脾气又上来了,气愤地责骂巧儿,刚清醒的巧儿心如死灰,一言不发。大家摇头叹息,无奈离开了。
此后,婆婆更看不上巧儿了,处处刁难。要过年了,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砸榛子,阿虎砸了几个都有仁,巧儿砸了几个都是空壳。婆婆顿时大怒,在她看来过年砸到没有仁的榛子不吉利,她气急败坏地指着巧儿的鼻子骂道:“你个没用的克星,连个孩子都生不出来,什么都搞不好,你就是来败家的,看看你的脸,瘦骨嶙峋的一点儿福相也没有,整天哭丧着脸,什么好运气都被你整没了,也罢,现在你个扫把星赶紧滚出去,别再给我家添霉运,不走我就用绣花针扎死你。”也许是上天都听不得这样恶毒的话,婆婆骂完后就变成了植物,这种植物的种子是黑色,形如绣花针,半木质化,比较坚硬,锋利的针头上密布着无数细小的倒须,喜欢扎人,人称婆婆针,也叫作鬼圪针。
鬼针草又名鬼圪针、婆婆针、粘身草、小鬼针等,性平,味苦,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蜘蛛、蛇咬伤,杵碎敷之,亦可绞汁服用。
《本草拾遗》中记载:“鬼针草生池畔,方茎,叶有桠,子作钗脚,着人衣如针,北人谓之鬼针,南人谓之鬼钗。”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鬼针草可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慢性气管炎、胃肠炎等,能改善或消除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肢体麻木、心悸、疲惫等症状,还能降低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对高血压病引起的视网膜动脉硬化、静脉血管栓塞、水肿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繁华处皆是灯火,寂静处自有星河。日与月,各安其位,互不侵扰。今日我困于迷雾,但云开时,自有归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