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李圆圆的经商天赋
都灵城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7章 李圆圆的经商天赋,重生80:进山打猎后,我靠摆摊起家,都灵城府,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现如今,南街那栋六层建筑尚未完工,市政府没公布它的具体用途。
“百货大楼竣工大概在年中,招标可能要到年末。
到时候,我通知你。”
赵主任说。
“行。”
张诚点头,声音压低,
“赵主任,百货大楼怎么招标?”
“还没定。
我猜会是几种方式一起。”
赵主任简单解释,具体细节别说他,市委班子都没拍板。
又聊了十几分钟,张诚提着装一万一国库券的麻袋离开供销社。
他买了一条华子,骑着摩托车赶去南街。
给姜于洪收国库券的老柳见到他,眼睛都直了。
这才多久,这山野小子又弄来一万一国库券?他在阜宁县的关系网这么硬?
一万一国库券换了现金,张诚手里现在有三万九。
他赶去派出所,把摩托车还给赵大明,答应晚上去他家吃饭,然后又匆匆赶回南街。
忙,所有事情都挤在一起。
张诚想着买辆摩托车,但一想到进口摩托车两万块,立刻打消念头。
这时代,钱好赚?有农村信用社贷款兜底,本钱不愁。
可物价呢?大米四毛,五花肉两块七,进口摩托车两万。
普通人家存一辈子也买不起。
电话拉线两千八,还要月租。
根本不是普通人消费得起。
汽车更是想都别想。
张诚提着装满现金的大提包来到李圆圆租的出租屋,张大脑袋和张剑豪都在。
“嘭!”
大提包放在桌上,张诚坐下,给自己倒杯凉白开,咕咚咕咚喝完。
“哥,药草和国库券生意都做不了了,咱们还能干啥?”
张剑豪问,他心里有野心,想跟着张诚干,年底买辆自行车。
“你们觉得,现在做什么最赚钱?”张诚问。
张大脑袋和张剑豪对视。
“卖野货?”张大脑袋小心翼翼。
“大脑袋哥,别闹,刚开春哪有那么多野货。”
张剑豪眼珠一转,
“哥,俺觉得开饭店最赚钱。
国运大饭店菜那么贵,还有那么多人吃。
俺估摸着,一个月至少赚一千。”
一个月一千?那是瞧不起阜宁县的消费水平。
国运大饭店作为县里最大最豪华的饭店,月盈利没一万,就是打市委班子的脸。
“赚钱离不开衣食住行。”
李圆圆开口,脸上带着笑意。
“现在中央号召群众下海经商,大家的消费会越来越高。
想提高生活质量,只能从衣食住行提升。”
“住,现在房子太贵,普通人消费不起。”
“行,摩托车汽车不说。
自行车肯定会成为老百姓主要交通工具。”
“衣、食,应该是接下来几年最赚钱的行当。”
张诚有些惊讶,看着侃侃而谈的李圆圆,本能问道,
“你是说,咱们接下来做服装和餐饮?”
“餐饮算了,国运大饭店半个国企,老字号,咱们争不过。
最重要,咱们没本钱。”
李圆圆漂亮的脸上带着自信,
“所以,你要想赚钱,可以试试服装行业。”
张诚觉得李圆圆说得有道理。
“我准备在南街买间店面,开个服装店,你负责,怎么样?”张诚看着李圆圆问。
“可以啊!”李圆圆没推辞,美眸涌动着兴奋、期待,
“我之前跟你说过,我家世代经商,没骗你。
我没学过,可从小耳濡目染,我相信不比任何人差。”
张诚笑着点头,满意李圆圆的信心,
“做服饰没那么简单。
进货渠道就是问题。
阜宁县没服装厂。”
“可以去温州。”
李圆圆眨眨眼,
“这两天收国库券,我打听过,江浙大部分服装来自温州、嘉兴、绍兴。”
张大脑袋和张剑豪表情呆滞,这娘们这么厉害?
“温州那边不太平。”
张诚皱眉,八十年代温州经济快,治安也乱,各路牛鬼蛇神都在那谋生。
“不是有大脑袋哥和剑豪帮我?”
“对对对,俺们能帮李知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