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章 《移植同意书的掌纹深度》,医河长路,青灯轻剑斩黄泉,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爷子,您后悔吗?” 话出口才惊觉声音发颤。
老人终于抬头,空荡的无名指在阳光下投出阴影:“后悔没在闺女走的时候,把角膜给她。” 他摸向空无一物的床头柜,那里本该摆着相框,“现在好了,我的眼睛能替她看雪,看海,看她没来得及看的世界。”
顾承川的视线突然模糊。父亲的病历里,“家属拒签” 的墨迹下,有行母亲后来补的小字:“对不起,我不敢让你爸在手术台上醒不过来。” 而眼前的老人,却在把自己的遗憾,变成别人的希望。
“来,按手印。” 顾承川握住老人的手,掌纹的老茧划过他的指腹,像父亲当年教他认解剖图时的触感。老人的手突然抖得厉害,红印泥渗进掌纹的裂缝,把 “自愿” 二字染得血肉模糊 —— 那不是理性的选择,而是用半生疼痛,换一个让世界多双眼睛的机会。
同意书的纸页在老人膝头起伏,顾承川看见他内裤边缘露出的松紧带,打着和父亲怀表链一样的补丁。护工说,老人每天凌晨会对着窗户说话,“就像闺女还在煤窑口等他下班”。
“顾医生,您这儿有墨水吗?” 老人突然指着 “关系人” 栏,“我想写‘闺女’,可不知道她在哪个地址收。”
顾承川的笔尖悬在纸上,一滴墨落进 “关系人” 栏,晕成小小的黑洞。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用义眼的金属反光在墙上投出 “川川” 的影子,想起自己在停尸房数怀表滴答声的夜晚 —— 原来所有的 “自愿” 背后,都藏着没说出口的 “不得不”,都刻着比掌纹更深的、关于失去的印记。
离开时,老人的轮椅碾过地上的红笔帽,滚动的轨迹像极了父亲手术记录里的小太阳。顾承川摸着口袋里的怀表,表链突然卡住他的指纹 —— 那是刚才按老人手印时沾上的红印泥,此刻正盖在表盖的裂痕上,像道永远无法被数据缝合的伤口。
这一夜,顾承川在解剖图谱上写下:“移植同意书的掌纹深度:每个指纹的沟壑里,都藏着比‘自愿’更重的重量 —— 是煤窑的粉尘,是未寄出的信,是父亲病历里的拒签,是把遗憾缝进希望的针脚。” 怀表的滴答声混着养老院的夜风,他突然明白,当医者谈论 “理性选择” 时,不该只看见白纸上的黑字,更要看见每个签字人掌纹里的人生,那些被生活磨出的深痕,才是 “自愿” 二字真正的注脚。
当清晨的阳光爬上同意书的红手印,顾承川看见老人的掌纹在 “自愿” 二字上投出阴影,像双即将睁开的眼睛。他知道,从今天起,每个他经手的捐献协议,都将带着这样的温度 —— 那不是冰冷的法律文件,而是无数个 “王老爷子” 用遗憾与希望,在规则的白纸上,按下的、带着体温的生命印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