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章 《配型失败的生命余数》,医河长路,青灯轻剑斩黄泉,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配型失败的生命余数》
呼吸科病房的消毒水气味渗进顾承川的白大褂,他的指尖刚触到 312 房的门把手,就听见指甲划过玻璃的沙沙声 —— 像父亲临终前用义眼片在病历上刻字的动静。
“这是分针,红色的。” 老人的声音混着痰鸣,“走三圈,就是三个钟头。”
顾承川推门进去时,看见护工小陈正举着挂钟,老人枯槁的手指在玻璃上划出三道弧,对应钟面的 12、3、6 点。床头的移植评分表被折成纸船,船底用蓝笔画着歪扭的轮廓:左边是戴安全帽的男人,右边留着空白,写着 “儿子”。
“赵大爷,您又折评分表了。” 小陈的语气带着无奈,“这是第几张了?”
老人没回头,指甲继续在钟面划动:“船底画满了,儿子就能顺着河漂回来。” 他的病号服领口敞着,暴露出嶙峋的锁骨,那里纹着褪色的锚形图案 —— 顾承川认得,那是老一代钳工的标记。
监护仪的滴答声突然变调。顾承川扫过床头卡:“赵德贵,68 岁,肺移植配型失败,预计生存期 3-6 个月。” 评分表上的 “优先级指数 4.2” 被红笔圈住,旁边是父亲顾修平的同事黄磊主任写的:“矽肺三期,合并心衰,建议姑息治疗。”
“顾医生,” 小陈悄悄拉他到窗边,“大爷每天都数着分针等儿子,说‘走完三圈就到’。可他儿子在非洲援建,机票太贵……”
老人的指甲突然停在 “6” 点位置。顾承川看见他枕头下露出半截工具钳,钳口刻着 “德贵” 二字,和父亲的手术钳上的 “修平” 一样,都是用砂轮亲手刻的。
“分针走三圈,” 老人对着钟面喃喃,“就能看见建军穿新工装的样子了。” 他突然咳嗽起来,瘦骨嶙峋的背弓成虾米,护工赶紧递过吸氧管,“去年建军寄来的照片,工装口袋上有反光条,像…… 像手术灯。”
顾承川的喉结滚动。他想起父亲的怀表,表盖裂痕在停尸房灯光下投出的阴影,正与老人钟面上的 “3” 点位置重合。床头的纸船被风吹动,船底的 “儿子” 轮廓缺了只手 —— 那是老人颤抖的笔画停在袖口的结果。
“赵大爷,” 顾承川突然蹲下,“您儿子的工装上,是不是有‘中国铁建’的标志?”
老人浑浊的眼睛突然亮起:“你咋知道?他在埃塞俄比亚修铁路,说那边的太阳……” 咳嗽打断了他的话,手指却在钟面划出更大的弧,“比手术灯还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