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4章 《急诊室的体温契约》,医河长路,青灯轻剑斩黄泉,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急诊室的体温契约》
2007 年 5 月 30 日,暴风雪在急诊室的玻璃上刮出刺耳声响。顾承川刚给 12 床伤员换完药,就听见轮椅碾过地砖的吱呀声 —— 穿旧棉袄的老人被护工推着进来,左手腕的纱布渗出暗黄液体,袖口的焦痕像朵枯萎的花。
“顾老师,” 沈星遥的红绳在分诊台顿住,“电磁炉打翻导致二度烫伤,家属电话无人接听。”
老人的棉鞋沾满雪水,指甲缝里嵌着未撕干净的创可贴。顾承川的薄茧触到他的腕脉,60 次 \/ 分的跳动像生锈的齿轮,比正常慢 15 次 —— 和三年前他漏诊的独居老人相同。
“张叔,” 护工搓着手,哈出的白气在冷光下消散,“您儿子说明天回来……”
老人盯着天花板,那里的灯光在瞳孔里碎成冰碴。顾承川的喉结滚动,看见烫伤边缘的皮肤呈青紫色,渗液速度竟与老人眼下的乌青深度同步。他蹲下身,枣核针在掌心发烫:“疼的时候,会想起什么?”
“厨房的灯,” 老人的声音像冻僵的铁丝,“比儿子的视频通话亮。”
沈星遥的手突然顿住,红绳在治疗车把手上绕了三圈,递来温热的葡萄糖水:“大爷,我给您编个红绳手环吧,驱寒。”
顾承川摸向老人的指尖,那里的温度比正常低 3c,和他昨夜在走廊看见的、独自数吊瓶滴数的老人相同。“郑义,” 他望向 AI 屏幕,“调取患者近半年的居家监测数据。”
实习生点头,键盘声混着暴风雪的呼啸:“顾老师,电磁炉使用记录显示,每天只有早餐时段通电 —— 和您父亲当年值夜班前的煮粥时间完全一致。”
江凛的病理报告从对讲机传来,带着少见的压抑:“顾老师,烫伤组织里的皮质醇浓度超标 200%,这是长期情感忽视的生物标记。”
顾承川的视线落在老人床头的搪瓷杯,杯沿的缺口与他童年用的那只分毫不差。他突然想起父亲在洪水夜留下的搪瓷缸,里面永远温着驱寒的姜汤。
“沈护士,” 他将换药钳换成温敷垫,“冲洗伤口时,水温保持 37.2c,每次停顿 1 秒。”
沈星遥点头,红绳在冲洗器上系出螺旋结:“修平医生说过,疼的时候,连水流都要学会握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