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贼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3章 这回又轮到张居正,娇软美人,破贼校尉,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关于南直隶的这股传言,很像宣教局的手笔。</p></p>

现在东南盛行各种册子,以及仿前宋的新闻报纸,里面痛陈倭寇之祸,宣扬公羊复仇之说,甚至叫嚣私仇可复九世,国仇可复百世。虽被主流儒生非议,但是颇受东南军民欢迎,进而强烈支持水师一年两次出海炮击曰本,踊跃捐钱捐物。</p></p>

每次水师扬帆出港,数万百姓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到港口欢送。</p></p>

这也是朝廷不肯松口,答应曰本国使节停止炮击报复的原因之一。</p></p>

民意不可违。</p></p>

现在这股取消南直隶的传言,很像是宣教局为某项国策造势。</p></p>

张居正在心里盘算着,取消南直隶,分设布政司,对于恩师为首的江南世家,无疑是天大的喜事。</p></p>

他们做梦都希望成立江南布政司,不再受南直隶管辖,而是直属于中枢。</p></p>

政治地位、朝堂话语权,都会得到极大地提升。</p></p>

两淮在江北,似乎与江南的士林世家不是一路人,但是一江之隔,怎么挡得住江南世家的手脚。</p></p>

他们完全有能力,暗中设坑,把两淮盐商连同南京勋贵们,一脚踢进坑里,然后抓住机会,摇旗呐喊,大造声势,把取消南直隶,分设布政司的事落实。</p></p>

张居正又看了一眼坐在上首的太子殿下,心里忍不住赞叹一句。</p></p>

恩师好算计。</p></p>

取消南直隶之事,先皇有能力做,但是不屑去做。</p></p>

太子殿下更有能力做,也有动力去做。</p></p>

哦,中间还有皇上。</p></p>

皇上万福安康!</p></p>

权力就是这样,你越用越有权,越不用越没权。</p></p>

现在文武百官深刻体会到先皇和太子祖孙俩布得好棋。</p></p>

管钱的统筹局暂且不说,戎政督办处尽显威力。</p></p>

太子殿下有什么军机要事,直接通过督办处廷寄给各地督抚、以及水陆总兵都司,下发指令。</p></p>

而各地督抚和水陆总兵都司,有什么大事或者执行完指令都会急报督办处。</p></p>

往往事情办完了,或者大局都定下来了,太子才会叫督办处移文司礼监和内阁,补办正常流程和手续。</p></p>

内阁现在能办就是六部和地方上通过流程报上的例常政务,按部就班,维持着大明王朝的日常运作。</p></p>

百官们有意见吗?肯定有意见。</p></p>

可是内阁不出声,六部尚书不出声,都察院中丞不出声,谁敢跳出来?</p></p>

有二三十位御史和清流上疏,痛陈此“国朝以来最大弊政”,然后指手画脚,逞口舌之凶,说国事应该这样,民政应该那般。</p></p>

太子虚心接受,赞叹他们都是忧国忧民的谦谦君子,然后再把他们加官进爵,派往云贵、岭南、辽东、西北等地,担任提学、河道、屯田道。</p></p>

太子殿下不愧是先皇教出来的好圣孙,一眼就看穿这些清流们的本质。</p></p>

不怕廷杖,就怕叫他们做实事。</p></p>

伱不上任,太子殿下的诏书就一封比一封不客气,冷嘲热讽全部拉满。</p></p>

你不是忧国忧民吗?感叹报国无门啊!现在给你机会,你居然推三阻四!你小子心术不正!伪君子!这个帽子一扣,名声仕途全无!你咬着牙上任,大部分清流原形毕露,干得一塌糊涂。</p></p>

任你妙笔生花,也抵不过太子殿下的精明。他耳目广通,会毫不客气地把你在任上做的那些破事,有理有据地列出来,照样叫你身败名裂,仕途全无。</p></p>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p></p>

歹毒狠辣!</p></p>

几次下来,许多清流不敢再乱指手画脚。也不敢再逞口舌之强了,老实地待在翰林院、国史馆、国子监等清贵衙门里,韬光养晦。</p></p>

陈以勤说完他的意见后,朱翊钧看着张居正,没有点名叫他发言。</p></p>

张居正心头一动,师生之间数年里养成的默契,让他知道,太子殿下心里有了定计,不需要再问自己看法,只是要给自己安排事情。</p></p>

“殷先生在凤阳祭拜祖陵,病倒了。南京孝陵一时半会去不了,但是孝礼不能废。张先生,就烦请你去一趟南京,祭拜孝陵,随路看看南京城的情况。”</p></p>

张居正起身道:“臣谨遵令旨。”</p></p>

</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沈听雪和清冷太子的小说叫什么

深巷藏猫崽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雨天下雨

重生从1993开始

月阳之涯

长生道君:我修为没有瓶颈

战锤打榜

重生幼儿园,系统让我去高考?

南风抚月

重燃青葱时代

蜜汁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