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贼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2章 京城不仅是心脏啊!,娇软美人,破贼校尉,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京城不仅是心脏啊!

京城不仅是心脏啊!</p>

西苑勤政堂,胡宗宪、谭纶和潘应龙还有些迷糊,怎么好好地就要扩建京城了?</p></p>

朱翊钧挥挥手,祁言把另一幅舆图挂在屏风上,正是京师及其附近州县地图。</p></p>

“这是京师,分五城。东西北中城,是永乐年间修筑的旧城。南城是嘉靖年间,皇爷爷新筑的外城。</p></p>

看上去很大,但京师两百年来,人口越居越多,不够用了。别的不说,孤的那些诸藩宗亲们,亲王十几位,郡王数百位,还有其它将军中尉上千户,都要居于京师,孤要找多少府邸宅院安置他们?”</p></p>

胡宗宪三人不由一惊。</p></p>

“殿下,诸藩宗室们全部安置在京城?”</p></p>

“是的,亲王、郡王还有镇国、辅国将军们,都安置在京城和京畿,其余自谋生路的,孤和朝廷就管不到了,想居于哪里就居于那里。”</p></p>

胡宗宪三人无语了。</p></p>

原本以为太子殿下整饬诸藩宗室,人人审查过关,通过后再放回诸藩,结果居然全部扣在京城。</p></p>

真是让人意想不到。</p></p>

只是这样做有利也有弊。</p></p>

诸藩宗室以后在京城里,天下脚下,百官眼皮底下,他们很难再嚣张跋扈得起来,没法再为非作歹。</p></p>

那么多御史京官看着,揪到把柄就上疏弹劾你,在你身上刷名望。</p></p>

弹劾奏章两三天就能递到西苑,是生是死、如何惩治立即见分晓。</p></p>

弊处也有,这些诸藩宗室全居于京城,俸禄是一大笔钱粮。以前是各地分担,现在要先运到京城再分发。</p></p>

以前京城靠漕运运输,耗费巨大,确实是一笔沉重的负担。但现在海运兴起,工商大盛,运输成本大减,负担似乎不是很重。</p></p>

祖制里诸藩分镇各地,永固江山?</p></p>

现在看来过于理想化了。</p></p>

两三百年过去,这些诸藩根本没有心思,也没有能力平时替皇家镇守要城,危急时勤王攘乱。</p></p>

他们已经蜕化成一群不事生产,只知道吸食百姓血肉的寄生虫,是大明朝沉重的负担。</p></p>

皇家不仅得不到他们的帮助,还要替他们擦屁股,为他们承担后果。</p></p>

胡宗宪三人对视一眼,有些明白朱翊钧的想法。</p></p>

“殿下,那各地的诸藩宗庙和王府,如何处置?”</p></p>

“宗庙保留,交地方官府好生看管维护。每年一次,该藩亲王郡王回去祭拜一次,告慰先灵就可以了。</p></p>

王府以及其他宗室府邸,孤派员去实地勘查,或改为学院、公学、医馆和养济院;或拍卖给商贾,改为商铺酒楼饭店。</p></p>

朝廷养了他们这么多年,耗费了那么多钱粮,也该见到回头钱。”</p></p>

殿下,你可真狠啊。</p></p>

诸藩宗室被你召集在京城京畿集中居住,分散在各地的诸藩府邸、田地肯定保不住,交给各地官府处置。</p></p>

田地多半是用来安置退役老兵。</p></p>

府邸宅院或用于学校医馆和养老育婴等公益,或拍卖商用。如此一来也算是对地方多年供养的一种补偿。</p></p>

以前是苦一苦百姓。</p></p>

现在到殿下这里改了规矩,苦一苦宗室。</p></p>

胡宗宪三人是近臣,非常了解朱翊钧脾性。</p></p>

先是苦一苦晋党、晋商、盐商、南京勋贵和衍圣公府等地方世家,接着是苦一苦诸藩宗室们,将来会苦一苦谁,不言而喻。</p></p>

难怪殿下跟海瑞这么亲啊。</p></p>

朱翊钧看着胡宗宪三人,见他们没有什么意见,继续在舆图上说道:“孤的设想是在东西北三个方向,再向外扩展。新筑东西北三城。</p></p>

此前的东西北三城,统一为中城。以后京师还分皇城和东南西北中五城。</p></p>

中城多衙门官署,南北多官民居住,东城多商铺仓库,西城多书馆学堂。”</p></p>

朱翊钧逐一给五城定位。</p></p>

胡宗宪三人听完后,谭纶担忧地说道:“殿下,京城扩建,耗费巨大。臣担心反对声汹涌不绝,也担心耗费巨大,难以承担。”</p></p>

朱翊钧点点头,看着舆图上的京城五城,轻叹了一口气。</p></p>

“这世上做事最难,动嘴最易。需要做事时,无人吭声。别人开始做事,无数人站出来说三道四。</p></p>

扩建京城是孤深谋远虑过的。”</p></p>

说到这里,朱翊钧转向胡宗宪三人,“孤问问你们,京城在你们心里是什么?”</p></p>

大明的京师,是心脏啊。</p></p>

看到三人不是很明白,朱翊钧解释道:“孤问的是,京城的主要职能是什么?”</p></p>

职能?</p></p>

胡宗宪三人迟疑一下,说出自己的想法。</p></p>

“京城此前叫北平,是抵御北元的军事要地。”</p></p>

“也是九边的军械、钱粮、兵马囤积和转运中心。”</p></p>

“现在北虏边患渐除,九边压力减轻,但是与漠南漠北以及东北的往来却更密切了,成了商贸和货品囤积转运中心。”</p></p>

朱翊钧欣慰地点点头,“你们说得都没错。京城是大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交通中心。”</p></p>

在朱翊钧心里,大明重工业基地一在滦州,二在太原。</p></p>

等东北稳定,沈阳还要再建一个。</p></p>

工业革命的煤烟味,大时代的气息,偶尔闻一闻可以,但是长年累月地闻就吃不消了。</p></p>

政治中心就不用说了。</p></p>

文化中心?</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沈听雪和清冷太子的小说叫什么

深巷藏猫崽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雨天下雨

重生从1993开始

月阳之涯

长生道君:我修为没有瓶颈

战锤打榜

重生幼儿园,系统让我去高考?

南风抚月

重燃青葱时代

蜜汁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