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贼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娇软美人,破贼校尉,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原来如此,老夫只是受了无妄之灾啊。张四维、沈一贯,老夫就等着看你们的下场。呵呵。”</p>

曾省吾出了张府,跟张桐拱手告辞,钻进等在府门口的马车。</p>

马蹄声响,清脆的声音在仁寿坊街面上回响。</p>

曾省吾透过车窗看着巍峨的张府正门,心有所动,嘴里轻轻地念道:“潘应龙!”</p>

第二天中午吃完饭,署理顺天府尹潘应龙在池家四方茶馆里坐着,它位于顺天府衙附近的椿芽巷。</p>

等了十几分钟,一身便装的朱翊钧带着祁言走了进来。</p>

“朱公子。”</p>

“潘先生。”</p>

朱翊钧笑呵呵地答道。</p>

“潘先生不要烦我老是拉着你到处看,主要是京师日新月异,看也看不够。”</p>

潘应龙笑着答道:“公子说笑了,你拉着在下到处看,是好事,要是不拉着在下看,在下怕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了。”</p>

朱翊钧哈哈大笑。</p>

“朱公子,今天想去哪里看看?”</p>

“去西湖、玉渊潭一带看看。”</p>

“朱公子想看看新扩建的西城大学区?”</p>

“是的。”</p>

“好。朱公子请。”</p>

一行人上了马车,直接出了安定门,然后沿着北城墙外的官道向西,过德胜门,一路疾行,一个多小时后来到西湖。</p>

下了马车,朱翊钧看到眼前一片湖泊,湖面广阔,波光粼粼。</p>

这就是昆明湖啊!</p>

潘应龙指着湖面说道:“朱公子,这就是西湖,当地百姓也叫它七里泺。因为天底下最著名的西湖在杭州,为了以示区别,很多人还叫它七里泺。”</p>

朱翊钧笑着答道:“此西湖不比彼西湖差啊。”</p>

“朱公子,听闻有人奏请要把这里改为皇家园林,被否了?”</p>

“天子已经占了西苑三湖,他总不能把天下的好东西都占了吧,所以否了。而且避暑的皇家园林修在承德城,比这气魄多了。</p>

秦皇岛也修了一个海边皇家避暑庄园,在阳台推开窗户就能看到海,比看这个小水泡要舒坦多了。”</p>

“朱公子果然不是凡人,境界高远。”</p>

“少拍马屁了,继续介绍吧。”</p>

“是。朱公子,这七里泺原本是通惠河的水源。”</p>

“通惠河的水源?”</p>

“是的。通惠河乃前元郭守敬主持开凿的,漕运从通州可直达大都城内积水潭、什刹海。积水潭以上的河道叫三里河。</p>

三里河出自昌平神山泉,南汇一亩、马眼二泉,绕出瓮山后汇入七里泺,再东入都城西水门,贯积水潭什刹海,又东至月桥,入内城,南出都城东水门,过大通桥,又东五十余里至通州,入白河,也就是现在的潞河。</p>

只是三里河在元末时淤废。国朝成化、正德、嘉靖三朝都反复疏浚过,但昌平一带的泉水还是日见干枯,丧失漕运功能,仅仅维持七里泺、积水潭、什刹海等海子的水量。”</p>

朱翊钧走在湖边,触目之处无比荒芜,湖水荡漾,周围全是芦苇丛,跟记忆中的昆明湖景色截然不同。</p>

“想不到这里是西苑的三海子湖的来源处。”</p>

“是的朱公子。只是现在昌平、玉泉山等地的泉水小河,日渐干枯,顺天府做了一份京师规划,在西山南边开凿一条水渠,修三道闸,把卢沟河的水引到西湖。</p>

再沿着三里河故道直下七贤湖,然后再分成两支,一支走南长河故道,入西水门进积水潭,维持什刹海、西苑三海子以及金水河、皇城护城河的水量,再出泡子河,汇入内城护城河,直通通惠河。</p>

另一支继续沿着三里河南下玉渊潭,再向南直抵南苑西边,汇入南苑湖,南苑湖再开凿水渠直抵大通桥,连通三里河。”</p>

“规划宏伟啊。”</p>

“朱公子,京城南边、西边多泽地和水泡子,蝇虫聚集,野兽出没,也是许多为非作歹之人聚集的地方。</p>

顺天府决心对这些地方进行整治,作为学校、公园、体育馆、疗养院等公共场所,同时调解卢沟河水量。”</p>

“调解卢沟河水量?”</p>

“朱公子,卢沟河连同上游桑干河,降雨不均,丰枯交替。</p>

根据老农讲述,还有顺天府架阁库的记载,有的年份,大雨磅礴,连绵不绝,足足从六月初下到七月底,洪水泛滥,然后其它月份少雨无雨。</p>

有的年份,干脆六七月就下几天雨,然后全年少雨无雨,整个河床都露底了。”</p>

朱翊钧点点头。</p>

北京的天气就是这个鬼样子。</p>

前世时他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份资料,说北京和附近的河北地区降水具有时空分布不均,丰枯交替发生等特征。</p>

多年平均降水量六百一十四毫米。</p>

降水年际变化显著,丰水年多达一千四百毫米,枯水年仅三百八十一毫米。</p>

丰枯连续出现的时间一般为两至三年。受季风气候影响,年内各月、季节极不均匀,七、八两月占全年降水问题的百分之六十,春冬两季仅占百分之十一。</p>

而北京和附近河北地区的河流,大部分汇集成了海河,位于海河下游的天津就承受了它不该承受的重压。</p>

现在的海河叫卫河,天津卫的那个卫,也是让直隶巡抚胡如恭头痛的一条河。</p>

要想治理好卫河,就得从中上游开始。潘应龙这个思路非常正确。</p>

“顺天府还想着联合直隶布政司,在保安县洋河和桑干河交汇下方,依照地势修建一座水库。不过这只是想想而已。”</p>

潘应龙讪笑地说道。</p>

你也只敢想想。</p>

那个位置就是后世的官厅水库,没多远就是天寿山,成祖皇帝起的诸多先帝陵墓都在那里,不要说修水库,你多挖几锄头都要被人喷死。</p>

风水!</p>

知道什么叫龙脉吗!</p>

朕也只敢想想!</p>

朕胆子再大,也不敢在祖宗陵墓上方不远的地方修个湖泊一样的大水库,太超现实主义了。</p>

朱翊钧笑了笑,指着西湖东南方向问道:“那里是一片工地,在修什么?”</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沈听雪和清冷太子的小说叫什么

深巷藏猫崽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雨天下雨

重生从1993开始

月阳之涯

长生道君:我修为没有瓶颈

战锤打榜

重生幼儿园,系统让我去高考?

南风抚月

重燃青葱时代

蜜汁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