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仁济医院的手术刀
上班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6章 仁济医院的手术刀,重生祁同伟之重拾初心,上班苦,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省医科大学的实验室里,灯光昏黄而柔和,各种仪器发出轻微且规律的运转声,仿佛在演奏着一首关于科学探索与生命抗争的乐章。程永胜教授刚刚完成一项重要实验,他摘下护目镜,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显微镜下的细胞切片还带着新鲜的血丝,仿佛在无声诉说着生命与病魔顽强抗争的故事。程教授的白大褂口袋里,永远装着润喉糖,那是他常年授课落下声带小结的无声见证。此时,他正专注地记录实验数据,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清脆的铃声瞬间打破了实验室的宁静。“祁书记,我只会做实验,对于官场那一套,实在是一窍不通啊。” 接到任命电话时,他有些犹豫,手中的手术刀 “当啷” 一声掉在托盘上,发出清脆而突兀的声响。“就需要你这种不懂官场,只懂专业的人。” 祁同伟的声音从听筒传来,背景里夹杂着车辆疾驰的风噪,显得有些急切,“从明天起,全省医生绩效一旦超过 5% 的灰色收入,纪委将全程跟进。你就一门心思研究怎么把药价降下来,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药。” 程永胜缓缓放下手机,望向培养皿里那正在研发的抗癌新药,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上周在门诊遇见的那个没钱买药、满脸绝望的老太太。他握紧了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为改变这残酷的现状尽自己的全部力量。
全省医药企业座谈会的会场内,装饰得金碧辉煌,水晶吊灯洒下明亮而耀眼的光,将 “阳光采购平台” 的投影切割成一个个菱形光斑,如同细碎的希望之光,铺洒在光洁的地面上。某药企老总坐在会议桌前,手中拿着镶钻钢笔,轻轻敲着面前的报价单,满脸愁容地说道:“祁书记,您这规定的 15% 利润率,实在是太低了,我们连研发成本都收不回来,企业根本没法发展啊。” 祁同伟不紧不慢地转动着手中的保温杯,杯底沉着的枸杞在热水中起起落落,仿佛在演绎着世间的兴衰沉浮。“你去年年报显示净利润高达 47%,比某些暴利行业还高,现在还有脸哭穷?” 他目光犀利地盯着药企老总,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让人无法抗拒的威严与力量,仿若一道强光,瞬间穿透了对方虚伪的面具。
就在这时,会场后门 “砰” 地一声被撞开,张秀英的女儿满脸泪痕,举着手机冲了进来。手机屏幕上,播放着母亲咳血的视频,那触目惊心的画面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祁书记,我妈吃不起药,病情越来越严重了……” 女孩的哭诉被抽噎声打断,她的身体也因过度悲伤而微微颤抖,那绝望的模样,让人心如刀绞。祁同伟立刻起身,快步走到女孩身边,接过手机。视频里,晚期患者张秀英凹陷的眼窝里蓄满泪水,眼神中满是对生的渴望与对病魔的无奈,那眼神仿若一把锐利的刀,刺痛了祁同伟的心。他的心猛地一揪,转身,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药企代表,声音坚定而有力:“这个药,必须买三赠一,还要纳入医保目录。谁要是不同意,现在就可以走人!” 他的话语斩钉截铁,如同洪钟般在会场内回响,带着不可动摇的决心与力量。
暮色渐渐笼罩了仁济医院,病房里亮起昏黄而温暖的灯光。张秀英的病床前,围满了闻讯赶来的记者。祁同伟俯身,小心翼翼地为老人调整点滴速度,他身上披着的白大褂下摆轻轻扫过老人干枯如柴的手背,动作轻柔而充满关怀。这一幕,被张秀英的女儿偷偷用手机拍下。镜头里,祁同伟胸前的党徽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这片被病魔与苦难笼罩的世界。当晚,# 政法书记病房办公 #的话题迅速登顶热搜,无数网友纷纷点赞、转发,为这份来自官场的温情与担当动容。然而,当祁同伟离开医院时,在停车场昏暗的灯光下,他默默撕碎了某药企老总的名片,将碎片狠狠扔进垃圾桶,仿佛在宣告与这些贪婪势力的彻底决裂。那张烫金名片上,印着 “汉东医药科技 陈总经理” 的字样,随着碎片的散落,似乎也预示着这些黑暗势力的衰败与灭亡。
省卫健委的人事调动文件连夜下发,赵东来带着一群朝气蓬勃的警校毕业生,意气风发地接管药械科。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们决心彻底整顿这个充斥着腐败气息的部门,为医疗系统的清正廉洁注入新的活力。程永胜教授的办公室里,白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药品成本核算公式,每一个数字、每一条曲线,都承载着他对降低药价的殷切期望与坚定信念。在白板的最下方,他用红笔郑重地写下:“让救命药回归治病本质”,那字迹刚劲有力,仿佛是他对医疗行业腐败现象的宣战书。而在祁同伟办公室的抽屉深处,新收到的举报信正不断增加,这次,矛头直指医疗器械采购领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