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0章 真正的天子门生,临安不夜侯,月关,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边待杨沅走了,赵璩先用了“早餐”,接着吃几盏茶,把今日与杨沅所议的内容都吃透了,便去了皇宫。</p>

今日不是朝会之期,这个时间赵瑗正在批阅奏章,听说赵璩来了,两兄弟便摒退左右,再度密议了起来。</p>

“你是说,让杨沅去川陕任一路经略安抚使,对西军形成牵制,以加强朝廷对西军的掌控?”</p>

听了赵璩的话,官家赵瑗有些犹豫。</p>

赵璩道:“大哥可是觉得杨沅年纪太轻,资历威望不足,镇不住那些骄兵悍将?”</p>

赵瑗缓缓地道:“我担心他到底年轻,比不得那些老将深沉,如果此去一旦不慎犯下大错,恐怕会影响到他的前程。”</p>

原来如此,看来大哥倒是真的器重他,不舍得他去冒险,免得不慎履历上有了污点啊。</p>

赵璩心中很高兴,不过他想了一想,道:“大哥,我倒觉得这不是问题。杨沅此人是三元及,并进行研读和辩论,一群新蜀学的信徒渐渐出现了。</p>

而“木易先生”此前收下的唯一弟子陆九渊,自然也就成了这些信奉新蜀学的学子们的领袖。</p>

“放解试”揭榜之日,郭玉岫的名字赫然就在榜单之上。</p>

她还真考上了举人,虽然她的名次不是那么靠前。</p>

此事在临安府当然又引起了一番轰动。</p>

接下来,礼部就要紧锣密鼓地筹备接下来的“礼部试”了。</p>

礼部的孙艺嘉孙侍郎,近来的日子很不好过。</p>

曲尚书对于继任者的推举书已经递上去了,他推荐了两人,就是他的左右侍郎,重点推荐的就是孙侍郎。</p>

但是由于对郭玉岫女子参考的态度,以及他之后写下并广泛流传于国子监和太学里的那篇文章,他身上“理学信徒”的标签便非常清晰了。</p>

而赵瑗恰恰是很讨厌理学的。</p>

赵瑗作为皇帝,本来也不至于因为某位大臣信奉的不是他所推崇的学术,便弃用之。</p>

可是礼部是掌管教化的衙门,这种关乎教育的衙门,它的尚书怎么可以是一个信奉伪学的人呢?</p>

所以,虽然曲陌去职要在礼部试之后,他的继任者身份却很快就传出来了,乃是王慎之王侍郎。</p>

王侍郎这一搏是真的成功了。</p>

而孙艺嘉孙侍郎,却因为信奉理学失去了成为礼部尚书的机会。</p>

这个消息传开,理学信徒们就如挨了当头一棒。</p>

此时临安正在筹备礼部试,全国各地的举子齐聚临安。</p>

这场学术之辩,因此也就不再只局限于临安士人之间了。</p>

也不知有多少读书人加入了对理学和蜀学之辩的讨论与研究。</p>

在这个时代理学本来就不占上风,时常受人诟病抨击。</p>

现在因为皇帝明确站队,局势更加明朗。</p>

这时候,“木易先生”与陆九渊和其他几名新收的弟子一番探讨之后,又出了一本新蜀学的详解。</p>

原本的蜀学体每户杂乱无章,它融合了释、儒、道的许多思想,却一直没有一个系统的、明晰的理论。</p>

现在有了李师师的启发,又有陆九渊这个真正的心学创造者“不断脑补”,居然搞出来了。</p>

“木易先生”又是个不差钱的,一旦形成著作,它就会抨击理学使得士子书生多事虚文,能文者多,知道者少,读书不见于用。</p>

国子监主簿郑丙上疏称“近世士大夫有所谓道学(即理学)者,欺世盗名,不宜信用”。</p>

已然拜“木易先生”为师的太学生陈贾,公开写文章抨击“近世士大夫有所谓道学者”,表面上“以正心诚意、克己复礼为事”,其实不过是“假其名而济其伪”。</p>

一时间,理学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p>

赵瑗见状,顺势接受了这些大臣的意见,决定斥理学为“伪学”,从此严禁传播。</p>

沈该觉得对于一门学术进行批斥倒没什么,但是以朝廷的名义禁止,似乎有些太过,便想为理学辩解一番。</p>

可赵瑗回答他说:“道学岂不美之名?正恐假托为奸,真伪相乱耳。”</p>

终是正式下诏,禁止传播理学了。</p>

赵瑗还亲自为苏轼文集作序赞扬,并追谥苏轼“文忠”、苏辙“文定”,再赠苏轼为太师。</p>

这就更进一步推动了蜀学的发展。</p>

只是,三苏毕竟已经过世了,再为蜀学树立一个活着的榜样,才能更有助于蜀学的发展。</p>

可是,那位“木易先生”行止如神龙,陈俊卿的人始终未能追踪到他的住处。</p>

连他这个人是谁都无法确认,不知道他的底细,皇帝自然不能轻言嘉许。</p>

不过,这时候的蜀学已然声势大振,新蜀学的大宗师木易先生始终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倒是为他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颇有点鬼谷子一般人物的神秘了。</p>

这种神秘,无形中对他起到了另类宣传的效果。</p>

许多士子文人、朝廷命官以“木学”信徒自诩,也就毫无障碍了。</p>

否则,一旦此时李师师把杨沅推到台前,让人知道“木易”就是杨沅,反而对这种新学的传播和信徒拥趸的出现,造成一种障碍。</p>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一旦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把杨沅和“大儒木易”画上等号,杨沅这位心学教主,也就能立马收获一大批来自于士大夫群体的门生!</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斗破,但是女主剧本

褪色不死人

地球妖祖

洳宫仙幽

开局选刘备,只有我知道三国剧情

满地鸡毛

绝对命运游戏

宝月流光

黑土佣兵传奇:龙煞的逆袭之路

爱吃熏猪肚的金桑君

离婚你提的,再婚你哭什么

青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