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天芦水泊,南华洞天!
火药很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0章 天芦水泊,南华洞天!,插花弄玉by黛妃八方美人,火药很沉,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芦水泊,南华洞天!
天芦水泊,南华洞天!</p>
顾远先是对虚空行了一礼,拜送天玄子,而后这才起身,拿起了原地的舆图。</p>
舆图之上光影流动,展示了一副浩浩荡荡的水泊虚影。</p>
其上有三个大字,熠熠生辉:天芦泊!</p>
“天芦泊?”</p>
顾远看着这几个字,发现根本毫无印象,当即眉头微皱。</p>
他虽然刚进入临川道脉不久,可却已经对周围的舆图地势有所了解,若是在百万里地界之中,他多少是有所听闻的,如今毫无印象只能说明此地距离临川九峰极远,最起码百万里之遥。</p>
“此泊遥远,距离临川九峰有二千万里之遥,想要进入此地,需得借助虚天阵传送。”</p>
就在这时,清澄童子的身影缓缓在顾远身侧浮现。</p>
“此地莫非就是昨日印的灵材生长之地?”</p>
顾远转头,好奇的问道。</p>
“此地灵机厚重,水泊深处有一灵洞,洞中有一株游曩仙藤的残叶生长,算算时日,这株残叶应当也快要成熟了,确实可以作为昨日印的主材。”</p>
“不过,想要摘取此叶,怕是少不得一番波折。”</p>
清澄童子作为洞天童子,身份超绝,服侍了数代洞主,见识广阔,知道的事比顾远多的多,当即微微一叹。</p>
“还请童子赐教。”</p>
顾远打了一个稽首。</p>
“尊者客气了。”</p>
童子回了一礼,而后这才答道:“天芦水泊说起来,曾经也算是我清澄洞天的私产,内中妖兽精怪当年都是因我清澄洞天接引颁发的玉碟,这才可以安稳修行的。”</p>
“我清澄洞天才是此地的靠山。”</p>
“往年,此水泊年年进贡,献上大把灵粮宝药,可谓恭敬。”</p>
“只是,这些年,我清澄洞天精力不济,疏于管教,此地的妖兽精怪恐已经改换门庭了,已经有多年不曾上贡了。”</p>
“尊者此行,恐要生出不小的波澜,那泊中一应精怪,未必欢迎尊者的到来。”</p>
说到这里,童子忍不住摇了摇头。</p>
清澄洞天固然底蕴深厚,可大乘上尊不在,终究是差了许多。</p>
天芦水泊千万里之遥,天玄子又是个清冷的性子,门下弟子不旺,多年不曾打理,不曾展示天威,天芦水泊的妖族又没有定下契约,岂会只认一个主人?</p>
暗地里,已经投靠别的洞天了。</p>
这种事在临川道脉并不少见。</p>
道脉威压亿万里,内中有多少势力?多少附庸?</p>
虽然名义上都是依附在道院之下,可内中山头林立,各自依附在不同的洞天之下,靠山并不相同。</p>
一旦有洞天失势,这些附庸就会离开,寻找别的靠山。</p>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p>
实力不够,还想享受万千势力的供奉,本来也是不现实的事。</p>
这些年,陆陆续续也有不少势力,悄悄离开,改换门庭,叛离了清澄洞天。</p>
这些事,天阳子曾经说过,可天玄子并不理会,就一直搁置了。</p>
内中之事,处理起来颇为复杂,三言两语不好说清。</p>
顾远听着童子的讲述,心中也是若有所思,当即又追问道:“童子可知,这天芦水泊如今投靠了哪座洞天?”</p>
“此事说起来复杂,据我所知,乃是投靠了世家之一的宁家。”</p>
清澄童子答道。</p>
“宁家?”</p>
顾远顿时微微皱眉。</p>
他对此宁家并不太了解,但是能在道脉之中称为世家的,必然是有大乘传承的。</p>
否则没有资格被称为世家。</p>
只是不知,是否有活着的大乘存在?</p>
“具体之事,尊者还是自行去寻吧,道脉修行免不得要走这一遭的。”</p>
清澄童子见状,也没有多说,只是打了一个稽首。</p>
临川道脉,家大业大,能给予的修行资源是外界远远无法想象的。</p>
就如这游曩仙藤,乃是仙藤之残叶,若是散修修士,想要寻到一株,不知要花费多少精力。</p>
可道脉之中,铭文记载,传承有序,可轻易寻到。</p>
这是外界修士难以比拟的。</p>
只是道脉之中,争斗也是极多的,同门弟子,世家洞天,都不是好相予的。</p>
毕竟修行越深,所需要的宝物就越珍贵。</p>
这也是修行界的基本矛盾。</p>
日益增长的修士需求和难以快速补充的资源之间的矛盾。</p>
无可避免。</p>
临川道脉也无法调和。</p>
“也罢,且走上一遭!”</p>
顾远闻言,也不再多问,对童子打了一个稽首,而后缓缓离开了洞天。</p>
天玄子借助此事,算是给了他一个考验。</p>
让他见识一番道脉真正的修行之道,也趁此机会多了解见识一番道脉之中的诸多势力。</p>
他这十年,专注修行,确实对道脉诸事了解的有些太少了。</p>
……</p>
……</p>
一月之后。</p>
上川洞天。</p>
此洞天之中,别无他物,只有一座悬浮在虚空之中的青铜巨殿。</p>
殿宇金匾之上,有三个行如流云的大字:仙经阁!</p>
此殿便是临川道脉的藏经之处,核心之地。</p>
非灵川道脉弟子,旁人休想踏进一步。</p>
哪怕临川弟子,也有名额限制,不可能随时进入,但有违反,顷刻之间有天雷落下,将其轰为齑粉。</p>
哪怕大乘修士,也不得放肆。</p>
因此此地较为冷清。</p>
但临川弟子众多,虽然不是什么特别的时日,但总有些许弟子在大殿之中寻求经文。</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