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快点走!小心有蛇!
北泽的刘家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7章 快点走!小心有蛇!,四合院:醉酒后,错把淮茹当老婆,北泽的刘家人,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现在正是这些水产最肥美的时候。
特别是螃蟹,这段时间的螃蟹最肥,每只都带黄带膏,轻轻一咬,蟹肉与蟹黄就在嘴里爆开,那滋味可太香了!\"
听到这里,辛琇晶手中的馒头和排骨顿时失了滋味:\"怎么不吃了?你这么一说,我倒真想吃螃蟹了!\"
\"我长这么大都没吃过螃蟹呢!\"
\"我父亲说这东西没什么肉不好吃,后来又听说吃多了对身体也不好,所以我从小就没吃过。
\"
\"你以前也是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你现在却能吃这么多?\"
辛琇晶好奇地看着薛成远:\"为什么我觉得你的过去好像和我不一样?\"
薛成远听了这话笑了起来。
他曾在网上看过一张旧照,说是1945年的时候,新沪的贫苦人家靠吃大闸蟹度日。
不过这张照片后来被证实是假的,如果真的有那么贫穷,恐怕连小螃蟹都比那照片上的要大,桌上堆满了才对,哪里算得上是穷?
\"螃蟹性寒,直接食用确实对身体不好。
\"
\"不过也没什么大碍,加些生姜可以驱寒,再煮碗姜糖水就更没问题了。
\"
薛成远回忆起自己在四九城时吃过的各种螃蟹:\"清蒸螃蟹、红烧螃蟹、葱油螃蟹、香辣螃蟹、醉蟹等等,每种都有不同的风味,绝对称得上是美味至极!\"
\"既然如此,咱们赶紧动手吧!\"
辛琇晶迅速收拾桌子上的残羹冷炙,开始准备锅灶。
\"等等,我还未吃完呢!\"
薛成远看着已经被端走的菜肴哭笑不得:\"你这是何意?先让我吃完饭再说!\"
\"这些菜难以下咽,等会儿我给你做我的拿手好菜!你先随便吃点垫垫肚子,然后咱们抓紧时间去抓泥鳅、黄鳝、小虾和螃蟹。
\"
\"快点,走吧走吧!\"
见辛琇晶如此心急,薛成远只好吃完剩下的馒头,无奈地站起来:\"好吧,走吧!\"
\"平时看你挺稳重的,今天怎么为了美食变得这么急躁?\"
\"我没急!你别乱说!我只是想多抓些好东西给你做好吃的!\"
\"好好好,你说什么都对。
\"
一边说着,薛成远已准备好背篓和镰刀,辛琇晶也穿戴整齐,还特意带了四个鱼篓放在背篓里。
\"你是担心一次不够吃,打算把所有的都抓来吗?\"
看着辛琇晶的动作,薛成远有些无奈:\"抓不了那么多,要是真想多抓,带两个就够了。
\"
剩下的他会用特殊的方法储存起来,这样就能实现持续供应。
带着辛琇晶来到晒谷场,发现屯子里很多人都已经在那儿等候了。
\"成远吃得真快,是不是我一离开你就停筷了?\"
黄挺半开玩笑地问。
薛成远连忙摇头:\"别急,小心饿坏了身体。
\"
\"没事,早上不能吃太多,中午再好好补回来。
\"
村里的老队长站在高处,看到薛成远到了,便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人都到齐了吗?谁家的大人还没来?”
“采药人没来!前两天上山采药去了!”
“没关系,伟强来了就行。”
老队长目光扫过村子,每家每户都熟悉得很。
“行了,都到齐了,我也不啰嗦了。”
“咱们先放水收稻子,不然掉水里就糟了。”
“收完稻子再掰苞米,地瓜再过半个月再收。”
“收东西时留神点,别让蛇之类的东西捣乱,千万小心。”
“另外三户带把枪,山上可能会下来熊瞎子或者其他野物,一定得注意。”
“懂了,老队长,往年都没提过这事,就今年特别嘱咐,是不是特意给成远和琇晶老师说的?”
底下的二毛打趣起来,老队长摆手:“去去去!别胡扯,这是我交代的事,别乱插嘴。”
“就这么回事,大家快过去,收完东西晾好,到时候还得交公粮。”
“交完公粮剩下的就是咱自家的。”
“明白啦,老队长,以前收麦子的时候就交代过了,这些年也不是第一次了。”
确实,八月末九月初时,小麦已经收完了。
只是种得少,主要还是玉米、红薯,还有稻田里的稻子。
毕竟小麦产量低,即便在黑土地上,一亩地也就收个三百来斤,还不算脱壳磨粉后的重量。
全国平均亩产才两百斤左右,而玉米能收三四百斤,红薯上千斤,普通水稻也有五六百斤,产量明显高出不少。
不多种些别的作物,总不能坐等饿死。
听老队长说完,王家屯的人背着工具、带着枪,朝稻田方向出发。
“快点走!小心有蛇!”
“去你的二毛,都当爹了还满嘴脏话!哪像个大人!”
“就是!二毛要是进城,别人轻轻两巴掌就能把你打蒙,最后还说你耍流氓!”
“他哪是耍流氓,长得就一副流氓样!”
“哈哈哈哈哈!”
二毛笑嘻嘻地说:“瞎说什么,我跟着成远认了不少字,还会写字呢,也算是半个读书人了。”
“读书人?闻花人还差不多!”
薛成远扛着锄头走在后面,听着大家一路上说笑,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秋天的长白山真美,空气里弥漫着丰收的喜悦,连山林都染上了金黄色,丝毫没有冬日的萧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