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三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章 信陵君,乱世帝匪,幺三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灵儿行礼道:“能陪伴太后左右,是灵儿的荣幸。
可是太后,如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若再不解决叛军问题的话,就算灵儿留在这凰仪殿中,怕是也待不长久。
届时,一旦叛军攻进大都,无论是太后也好,灵儿也罢,都将会沦为叛军的玩物!”
“放肆!”
太后闻言大怒。
‘唰’的一声,殿中宫女太监跪倒一片。
唯有赵灵儿还站在那里。
“你们都下去吧。”
太后对着太监和宫女们挥手。
待其离去后,太后长叹,“灵儿,你太让哀家失望了。”
“是太后让灵儿失望。”
赵灵儿缓步上前,“如今大黎国将不国,难道太后想眼睁睁的看着大黎覆灭?”
“哎……”
太后轻叹,起身后赤脚走下黄金台阶,边走边说:“你为何非要参与国事呢?做个安分守己的女子不好吗?”
说话间,她走到赵灵儿身前,伸手抚摸其精致的脸庞,就仿佛在看以前的自己。
“灵儿也想。”
赵灵儿和太后对视,轻声道:“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太后就算不为自己想,也总该为可汗考虑吧?”
“哀家为别人考虑,可谁又会为哀家考虑呢?”
太后缓缓转身,神色中难掩落寞,“你可知哀家为何不想让你参与国事?”
赵灵儿摇头,“不知。”
“现在的你,就如同以前的哀家。可如今哀家早已木已成舟,无力改变现状,但你却为时不晚。”
太后神色落寞,继续说道:“哀家这一生,最恨两个男人。第一个是已离世的可汗,第二个……”
说到这里,太后摇头道:“罢了,不提他了。”
赵灵儿开口道:“太后口中的第二人,是大秦的信陵君吧?”
语落。
太后蹙眉,未言。
“灵儿记得太后除了胞妹之外,还有胞兄。而太后胞兄,便是死在信陵君手中。”
“信陵君……”
太后自嘲一笑,“这还真是一个既熟悉,却又无比陌生的男人呢。”
赵灵儿轻声道:“不瞒太后,灵儿这里有信陵君的消息。”
太后听闻此言,丹凤眼中闪过一抹悸动。
但紧接着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冷声道:“你是想以此事,来让哀家妥协?”
赵灵儿道:“灵儿不敢。”
太后沉默了十息左右,轻声道:“把你的条件说来听听。”
赵灵儿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赌对了,“一,灵儿父王需回边陲之地。二,太后应立即调动番直宿卫,出兵镇压叛军!”
“哀家会出兵,但你父王不可离都。”
太后语气坚决,沉声道:“这是哀家的底线。”
赵灵儿问道:“那太后准备出多少兵?又由谁统领?”
太后直言道:“出兵五万,拖木帖为主帅,再让南王寻一合适将领为副帅。”
“拖木帖为主帅?”
赵灵儿黛眉紧蹙,“他能将五万番直宿卫全部折掉的,眼下局势危急,可不是给他镀金的时候。”
太后先是沉默。
思虑后可能觉得赵灵儿所言有理,便点头道:“那便让赵保担任副帅兼督战吧。”
“……”
赵灵儿无奈,但好在督战在赵保那边,她也较为放心。
出战之事解决后,赵灵儿便开始争取第一件事,“太后,若父王将边军兵符上交的话,是否可以回到边陲?”
“哀家说了,他不能离开大都!”
太后掌权多年,深知北黎边军只认亲王府,不认兵符。
若是让其离开大都回到幽蓟之地,无异于放虎归山,那样的话,她谋划多年的计划将会全盘皆输。
“好吧。”
赵灵儿知道这已是太后能做出的最大让步。
太后问:“哀家的诚意你看到了,那信陵君的消息呢?”
赵灵儿实言道:“半月前,信陵君曾去过逐鹿书院。”
“逐鹿书院?”
太后蹙眉,“他去那地方作甚?”
赵灵儿摇头道:“不清楚。”
太后面色阴沉,丹凤眼中难掩怨恨,“真是好大的胆子,他竟敢如此正大光明的出现在大黎境内!”
赵灵儿沉默。
太后也不说话,不知在想什么。
赵灵儿行礼道:“若太后无其他事,灵儿告退。”
说罢,她便要离开。
“等等。”
太后开口。
赵灵儿问:“太后可还有吩咐?”
太后道:“听哀家一句劝,离开皇城。”
“离开?”
赵灵儿无奈一笑,“可这天下之大,我又能去哪儿呢?”
“何处去不得?”
太后说话的同时走到赵灵儿身前,亲自为其整理衣衫,柔声道:“比如去潜龙山。”
语落。
赵灵儿瞳孔猛然收缩。
太后怎会知晓潜龙山之事?
是马三来大都时,被太后的眼线发现了?
还是说……
当时自己去黑龙寨时,同行的随从中,有太后的眼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