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晨室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9章 雨柱饥荒撑双局,菜窖邻里共渡难,四合院之不同的人生,怡晨室主,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厂长的办公室传来搪瓷缸摔碎的声音。张干事举着举报信,信纸边角沾着煤渣:\"厂长,何雨柱把食堂的豆饼分给职工,这是违反规定!\" 杨厂长盯着窗外的菜地,只剩枯黄的菜梗在风中晃荡:\"那就停发他三天粮票,让他知道,食堂不是他家菜窖!\"
何雨柱饿着肚子回家,菜窖口摆着半碗麦麸粥,粥面上凝着层油花。棒梗躲在槐树后,袖口露出半截红薯干,正是菜窖里的存货。他蹲下身,把红薯干掰成小块,分给围过来的铁生、槐花,孩子们的手在暮色里碰在一起,棒梗的指甲缝里还嵌着挖野菜时的黄土。
深秋的夜里,菜窖传来木板撬动的 \"咯吱\" 声。何雨柱摸着黑出去,看见贾张氏跪在地上,怀里搂着干萝卜缨子,棒梗在旁边抹眼泪:\"柱子叔,奶奶饿晕了,我怕她挺不过去...\" 他叹了口气,从床底搬出半袋混合面 —— 这是李厂长偷偷塞给他的救济粮:\"三大妈,拿回去熬粥吧,别让孩子跟着遭罪。\"
当院的槐树落光了叶子,何雨柱在食堂支起三口大锅,熬 \"玻璃汤\"。清水里煮着菜帮子、番茄干,偶尔飘着几片红薯干,香气飘满四合院。贾张氏捧着豁口大碗过来,碗底还沾着昨天的粥渍:\"雨柱,给棒梗添半勺吧,孩子已经三天没沾粮了...\" 她的棉袄更破旧了,补丁摞补丁,却洗得干干净净。
雪在冬至前落下,何雨柱打开菜窖,木架上的存粮只剩三成。他把最后的五斤粳米熬成稠粥,让秦淮茹用搪瓷盆分给各户,自己啃着菜团子,菜帮子的纤维塞在牙缝里。铁生看着父亲的窝头,突然把自己的半碗粥推过去:\"爸吃,铁生不饿,铁生有槐树叶饼子。\"
西厢房里,贾张氏对着冒烟的煤炉抹泪,锅里煮着何家送的混合面。棒梗舔着碗边的粥渍,突然说:\"奶奶,柱子叔的菜窖,比合作社的粮库还暖,去年冬天他还教我藏萝卜...\" 她别过脸,偷偷把自己的小半个窝头掰成碎末,撒进棒梗的碗里,面粉的香气混着煤烟,在寒夜里格外温暖。
工厂的表彰会在腊月召开,李厂长举着 \"抗旱救灾先进集体\" 的锦旗,红绸子在北风里哗哗响:\"这面旗,属于全厂职工,更属于何雨柱同志!是他带着大家挖野菜、晒干货,让全厂没饿垮一个人!\" 何雨柱盯着锦旗上的黄字,突然想起菜窖里的番茄干,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它们红得像团不熄的火。
当院的菜窖木盖上,不知谁用煤块画了满墙的番茄,歪歪扭扭的线条里,藏着句稚嫩的字:\"菜窖救命,玻璃球换。\"何雨柱摸着自行车把上的钢印,发现旁边多了道新刻的痕迹 —— 是棒梗的名字。他笑了,哈出的白气混着窖内的麦香,在结着冰花的窗玻璃上,画出一道温暖的痕迹。
这一晚,他在账本上画了辆自行车,车筐里装满野菜和红薯干,后座载着铁生还没吃完的槐树叶饼子。旁边写着:\"日子是菜窖里的干货,越嚼越甜;是四合院里的人,越难越亲。\" 墨迹未干,窗外传来贾张氏的咳嗽声,带着暖意,像是给这漫长的寒冬,添了丝春的盼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