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空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1章 行路难,星火渡凡尘,赵空空,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徐南岱对于古代交通现状缺乏的认知,很快就被狠狠的补上了这一课。
随着旅程向北推进,天气仿佛一夜之间又回到了隆冬时节。
四喜与姜黎不得不再次翻箱倒柜,找出赛罕年前赠送的黑色貂皮大氅,日日披在身上作为“工作服”。
每当赛罕看到这一幕,总免不了露出一丝“看我多有先见之明”的得意神情。
此外,旅途的颠簸,几人长时间困在马车里面,就像是在平底锅中炒豆子,四处蹦跶。
两个小丫鬟也早已失去了最初的兴致,姜黎甚至开始有些晕车,时不时需要坐到外面透透气。
后面时间里,她们干脆脱了鞋子,裹在被子暖脚。
总之,与想象中风光无限的国事访问背道而驰。
反而是稍有不慎,被北戎视为高高在上的天女,极有可能翻车。
经过连续数日的奔波,队伍终于抵达了一处边陲小镇。
沈杙与赛罕商议后,决定在此处处找间客栈停下来歇脚,第二天再休整一日。
众人下了马车,一眼望去周围的房屋充满少数民族特色,到处是弧形尖顶。
与京城的沉闷着装不同,这里的男女老少,皆穿着五颜六色的衣衫,性格也极为活泼。
周遭的一切如此新鲜,惹得四喜和姜黎听闻掌柜的提及明日镇上设有市集,都心急想去逛逛。
姜黎心思细腻,转过头去打量徐南岱的脸色。
看出她兴致不高,心中有些犹豫。总不能将姑娘交给旁人照顾,毕竟她现在的状态不佳。
四喜眼看姜黎要反悔,赶紧开口:“姑娘,难得来一趟,我们明日去集市上逛逛可好?”
徐南岱刚刚有些走神,这会儿被四喜猛然叫住,稀里糊涂就点了头。
第二日沈杙忙着后面的安排,知道几人要出去几人,便派了永和和另外几名侍卫陪同。
集市上的确聚集了不少商贩和百姓,周围声音嘈杂,交流都得提高音量。
售卖的大多数商品与别处不无相同,但也有极具民族特色的小食。
像是血肠一类的食品,惊呆了四喜和姜黎。拉着徐南岱火速绕行,殊不知她早已经见怪不怪。
当她们走到一家米行时,原本发呆的徐南岱突然停下了脚步。
米橱里的米粒颗颗饱满,凑近一闻,还传出阵阵甘甜的米香。
姜黎本是农家出身,她的哥哥姜尘又在徐南岱那里种地,对大米的行情本能地关注。
她也学着徐南岱捧起一把大米,仔细端详。
“姑娘,这米真不错。”姜黎赞叹道。
徐南岱用拇指夹断一粒生米,仔细观察后发现它色泽饱满、极有韧性。
她又接连试了几粒,卖米的大爷见状心疼地从柜台里绕出来招呼。
“几位姑娘,是要买米吗?”大爷问道。
徐南岱瞥了姜黎一眼,比了个播种的动作。
姜黎会意,便开口询问:“大叔,您这儿的米真不错,我们想知道亩产是多少?”
那大爷扫了一眼徐南岱的着装打扮,一看便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虽然以为只是闲聊,却也不敢怠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