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逃难女望眼欲穿 粮贩子耍弄心眼,浊流滚滚,泾河流,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阳离山顶只有一杆高了,他们终于走到三道梁中梁的尽头,到达目的地。
只见山头凸出去一个岛屿般的山尖,四周悬崖峭壁,只有城墙洞处的吊桥,把伸出的山尖连在一起,这便是张家堡。
玉芝看着这外人难以进入的地方,就知道住着一个不寻常的人家,她心里惦记着女儿,希望王掌柜尽快告诉这家主人,把女儿尽快救回来。
王掌柜转过身,给玉芝说道:“总算到了,我告诉你,记着路上什么事都没发生,进了城堡后,我会去给二老爷说明情况,你先别吭声,先把你的事说妥,再求二老爷救你女儿,你看天色不早,天也快黑了,这山里黑灯瞎火,谁愿天黑去给你救人?弄不好,你的好事也给搅黄了,这事急不得,只能委屈你女儿在窖里等候了,有命的不怕等一个晚上。”
玉芝欲要说话,看着王掌柜脸色,把喉咙的话咽了下去,暗自为女儿草草担心起来。
王掌柜上前叫了声:“有人吗?张管家在吗?”。
吊桥的门洞口出现了一个人影,只见他头戴瓜皮帽,身穿黑色长袍,脑勺后的小辫子,被剪掉后留的齐头短发,上下打量着来客 ,他便是张家堡的管家张长锁,他正要出去办事,恰好碰到。
张长锁看了一下来人说道:“哦,是王掌柜来了,怎么这次贩粮食,还带着家眷,是游山玩水来了吧?这年头,你还有这闲情逸致。”
“哈哈,张管家说笑了,进来细说,进来细说。”王掌柜答应着,进去私下才能解释,隔着吊桥怎么说?他怕张管家,笑自己没有城府,一句话都装不住。
张管家让守桥的伙计放下吊桥,王掌柜和玉芝一起进了城堡,两人相互寒暄,边走边拉着闲话,下一个长坡,走进一个窑洞,王掌柜让玉芝坐下,一把拉着张管家出门,在院子外问道:“张管家,二老爷家室走了,续弦没有?”他赶紧要弄清这个情况,一些话不能当着玉芝的面说,背地里好问明白。
“没有呀,二老爷为此事,烦恼着呢,现在没有合适的,这有半年光景了,二老爷总是找个由头,就往槐庆府跑,就是为了……”张管家向王掌柜,抛了一个眼神,希望能明白意思。
王掌柜高兴的差点蹦了起来,他喜颜悦色的说:“好了,看见没?我今天带来这个女的,就是给二老爷带来做老婆的,让二老爷看看,能否看上眼?如果看上了,那不就成了,二老爷的烦恼,不就自然解决掉了,我这一直为二老爷操着心,今天终于办到实事了。”王掌柜说的高兴,又为自己机灵的脑瓜壳感到骄傲。要是二老爷已续了弦,把玉芝说给一个穷光棍,自己还去那里挣钱?这张保长拔根汗毛,要比穷人的腰都粗,张家能给自己喝口汤,那肯定是满口的油水,王掌柜哪有不高兴的道理。
张管家诧异的看着王掌柜说道:“王掌柜,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你从哪里,坑蒙拐骗了人家的老婆,又在这里卖给我家二老爷,我家二老爷可不是那么好骗的,也不会轻易的上了你的当,你别耍小聪明,在这里行骗,那可没你的好果子吃。”
王掌柜看张管家不相信自己,就把和玉芝相识的经过说了一番。最后说道:“你借给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行骗。上次听了你说的话,我就记在心里了,想到二老爷有财势,又是一表人才,今天我碰巧遇上她,觉得给二老爷合适,这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她一同带来。你们这山路真是难走,我们在路上,遭到野狼围攻,差点喂了狼,魂都下掉了,别提有多惊险。”王掌柜说的委屈,差点掉下泪来。
张管家没因王掌柜的话而感动,他不放心的说:“这是件大事情要慎重,不能听你一面之词,我要亲自问一下带来的女子,弄清楚情况,先要过了我这一关,才能告诉二老爷。”
张管家进了窑洞,当着王掌柜的面,把二老爷的情况给说了一遍,又向玉芝询问了她的详细情况,玉芝也给一一答复和解释。
张管家见玉芝长得端庄秀美,说话条理清楚,听到她一番叙述,心里有底后,才说道:“我让人给你们做饭,走了一天的路,先吃饱肚子再说,马上天黑了,二老爷有事不在家,等他回来后,容我给他禀报,让他们母子商议后再做定夺,我只能传话,不能替二老爷做主,你们就耐心的等一下。”张管家说罢,出去安顿事情,留下王掌柜和玉芝在窑洞里。
王掌柜见张管家离去,就给玉芝说道:“事情有点眉目,我看你是苦尽甜来了,你说我能骗你吗?这你看明白没,是事实吧?我是真心替你打算。嫁给二老爷,你真就掉进福窖里了,这一辈子是:吃穿不用愁,花钱如水流,使得是丫鬟,用的是家奴,享福当太太,人前是贵妇。”他急于表功,提前祝贺似的说着。
玉芝此时,没心思听这些,低着头思量着女儿,她没有正眼看王掌柜,心里直骂着这个披着人皮的狼。想着女儿在窖里担惊受怕,心里就像猫在抓心,口苦的就像喝了中药似的,吐不出,又咽不下,哪有心思听他在这里胡说,还没见人家正主的话,此事能不能成还是两说,人家这样的条件,说不准还有其他要求,能否瞧上逃难的也难说。
漫长的路走了一天,感觉今天的时间快速流逝。现在这里等着,时间就像慢了许多。面对张管家,玉芝也不知该说什么好,她只有一门心思想着,让王掌柜给张家说明白,派人赶快把女儿救回来。她抬头看着王掌柜,见他像什么事都没有一样,玉芝心里,突然升起一股憎恨怒火,这个人怎么是一副铁石心肠,一点同情心也没有,不尽快说明情况,让人去救自己的女儿,还在等什么?真是不是自己的孩子不心疼。
她不想再看到他,然而,憎恨只能藏在心里,女儿没救回来,自己的事也没说妥,还得忍耐着,如果女儿救回来了,就让他早点滚蛋,滚得越远越好,一辈子都不想再见到他。
没多大一会,两大碗面就端了过来,王掌柜没有客气,便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玉芝端着碗,想着女儿,看着面也难以下咽。如果女儿跟着自己,这会也能吃到面了,半天没吃东西,孩子肯定饿了,她眼里的泪水,不由自主的往下流。女儿呀,别怨妈没心,自己吃着饭,你却在饿肚子。
王掌柜没好气的说:“你不要老是哭,就像谁亏待了你似的,一会要见二老爷,哭丧着脸怎么行?赶紧吃饭,先把你的事安排好了,再说救你女儿的事。你的事说不妥,人家怎么会出手救你女儿?”玉芝无可奈何拿起筷子,只好听从王掌柜的安排。吃罢饭,玉芝急的在窑洞打转转,可王掌柜还是要等,这三等两等,天黑了下来。
二老爷不知道在外边有事无事,每天就是踏着夜幕进门,暗影里依然见他魁伟的身材,脸大额宽,膀大腰圆,长袍黑挂,气宇轩昂。和管家有着同样的发型,剪掉辫子后,还留着齐头短发,戴着礼帽,看派头俨然一副地方绅士的模样,这就是二老爷张国良。
张家兄弟三人,老大叫张国栋,在商州做官。老二就是这个张国良,如今掌管着张家堡,又是当地的联保主任即保长。老三叫张国才,在西安城防司令部任副官。
老太太怕晚饭吃的太晚不易消化,每天下午早早就让丫环给她收拾吃过了,也就不等儿子,所以,儿子什么时候回来,她也懒得管。
二老爷进门便吃晚饭,就在吃饭间,张管家给二老爷说了粮贩王掌柜的来意,二老爷眼睛一亮,说道:“那就见见人,吃过饭让他们到大厅来吧。”
张管家就传话给王掌柜,听说二老爷要见玉芝,王掌柜让玉芝赶快收拾了一番,一同去见二老爷。王掌柜心里藏着小九九,怕二老爷不接受玉芝的女儿,所以不让玉芝把有女儿的事说出来,他再三给玉芝叮嘱,说出女儿之事就会坏事,玉芝只好答应。在王掌柜心里,如果让有女儿这事把婚事搅黄,自己岂不空费心思,酬劳也要大打折扣。
进了大厅,王掌柜主动打招呼:“二老爷好。”玉芝也是点点头算是打招呼。
“王掌柜辛苦了”。二老爷也回答着,给玉芝和王掌柜摆摆手让他们坐下。
王掌柜和玉芝坐定,二老爷回头打量了一番玉芝,尽管在灯下,也能看得清楚,只见她相貌端庄,皮肤白皙,比三道梁上有着大红脸蛋,皮肤粗燥的女人,耐看了许多,心里暗暗的喜欢,便细细询问起玉芝的身世及家里情况。
玉芝仔细的将自己的身世讲述了一遍,说到伤痛处,并落下了伤心的眼泪,唯独将女儿现在的处境,隐瞒了过去。她没有忘记王掌柜的交代,也怕自己一不小心,坏了大事。看到了二老爷,她就眼前一亮,是个不错的人物,讲述自己的时候,她也多次打量着对方,仔细观察后就决定,不能错过这个机遇,她自己要抓住这个机会,把自己安排好,再救女儿,和王掌柜心思相吻合。
听着玉芝讲述着惨痛的经历,令人心酸和同情,二老爷流露出了怜悯之心,心里觉得应该留下来,但不能操之过急,就说了安慰之言:“你也是一个苦难人,走到这山里来,实属不易。”转身向王掌柜客套到:“既然走到我们这里来,也算是一个缘分吧,不过我也没有强求他人的意思,我的情况咱们当面说清楚,我有两个儿子,后娘不好当,就看她的意愿。想留就再商量留得事宜,不想留,我就给你们一点盘缠,明天送你们出山,今晚考虑考虑,明天答复不迟。王掌柜有心,我也不亏待你,管家,多给王掌柜壹斗麦子,算是补偿他吧。”二老爷吩咐着管家。
实际上,王掌柜明白,二老爷说是赏他,不如说是逼他,这年头,壹斗粮食值十几大洋。在他来的路上,心里想着能给几块大洋,就会偷着乐,也不虚此行,现在大喜所望,远远超过自己的预期,心里暗暗高兴,见好就收,免得夜长梦多。
玉芝心里,觉得时机成熟,等不到王掌柜说救人,自己就开言说道:“老爷能收留我,我就感激不尽,只是有一事相求……”没等玉芝说完,王掌柜拦住了玉芝说道:“别说了,别说了,二老爷辛苦一天,有什么话明天再说。今天晚上再想想嘛,着急什么?有的是时间,二老爷,你先睡吧,明天再说。”说完就拉着玉芝就走。王掌柜怕现在说露嘴,反而弄巧成拙,所以不让玉芝说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