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章 遇大难心怀怨念 防匪扰想出奇招,浊流滚滚,泾河流,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家堡第一天,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喜气洋洋娶媳妇。没想到第二天,全部变成了白色祭奠的灯笼,巨大的落差,使人们无法接受。

老天不管你是否做好准备,一切都无情的降落在你的头上,在这与世无争,远离城镇的偏僻角落,同样上映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昨天还是喜庆的新娘子的玉芝,今天也是一身素装,戴孝在身。在她高兴之余,还未笑出来的时候,悲伤再次降在她的头上。张家堡出事,在她看来和她有着必然的联系,也就是为了娶她,才招来土匪,她心里明白,今天最需要关心安慰的人有两个。

玉芝早早起身做好汤,送到婆婆面前,她理解婆婆此时的心情。在老太太心里,大儿子是最让她骄傲的儿子,在外边当上了州长,人前显贵,在这三道梁无人可比,就是在这槐庆府也是首屈一指。今天英年早逝,所留遗憾,自然难表,给一个母亲的打击,哪是常人无法理解和想象的,真是这个大家庭的悲痛。

玉芝把躺着的婆婆扶起来,婆婆看着新媳妇端着碗,心里也有一丝欣慰,觉得这个媳妇还能善解人意。对着儿媳说道:“出现这事,也不由咱们,你也不要太自责,土匪那天抢人,咱们哪能阻挡得了,这事和你没多大关系。”老太太也是看透儿媳的心思,见儿媳能通情达理,也就安慰了她一下。

给婆婆喝完汤,玉芝转身去看大嫂,她也打听了大嫂的身世。大嫂姬凤月,是商州人,她真可称的上是大家闺秀,她的父亲在商州为官,大哥在官场上能平步青云,她父亲从中斡旋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回家来他们一家人住在中间的窑洞,大哥的离去,最伤心的莫过大嫂了,大家心知肚明,就连老太太也是多次让小兰去看看大儿媳,向自己说明情况,她把大儿媳看的比自己更重要。她可是养着张家两个男丁,张家未来的希望。

姬凤月本想着,趁给老二娶妻,跟丈夫回家和家人团聚,让奶奶看看两个孙子,享受一下天伦之乐,谁能料到出了这档子事。丈夫在商州做州长,正是官运亨通,年轻有为之时,就这样戛然而止,这不仅仅是丈夫一个人的事,而是妻子最大的心痛。可命运就是这样捉弄人,幸福美满的一家人,转眼间就支离破碎,家庭崩塌,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她无法承受,想到自己和两个儿子没了依靠,她瞬间崩溃了。

玉芝来到大嫂住的窑洞,看到大嫂姬凤月躺在炕上,她根本没有抬头看进来的是谁,伤透心的她,也没有一丝顾忌自己的念头。她一夜未眠,虽然停住了大声哭泣,可还低声的抽泣着,眼泪不断线的往下流,旁边躺着两个孩子还在梦中,完全不知道失去父亲的变故。

玉芝看着大嫂的模样,心想她哭泣了一夜,她的身体哪能受得了?希望她能喝点汤提神。她把大嫂扶起来坐好,把汤端在大嫂的面前,神志模糊的大嫂睁开眼睛,看见玉芝站在面前,突然眼睛睁大,手臂一挥,一把将玉芝端来的汤碗打翻,碗摔碎在地。

她愤怒的指着玉芝吼道:“你出去,我不想看到你,你这个扫把星,就是为了娶你,我们才回来,要不我们在商州府,那会出这事。”

大嫂这时,就像找到发泄对象,一腔怒火一股脑撒向玉芝,玉芝流着眼泪,没有任何反驳,她耐着性子去捡地上破碎的碗片。

大嫂还是声嘶力竭的喊道:“滚出去,滚出去,你真是个扫把星,刚进门,就把灾祸带来了。”大哥的死,大嫂完全怪在玉芝身上。

玉芝强忍着泪拾起碗片走出门来,满眼泪水挡住了视线,她靠着门外的墙,禁不住的泪水流了下来,她伤心的抹着眼泪,她没有心思去怪大嫂,她只为自己流泪,昨天还认为走进了幸福,心里喜气洋洋,今天就成了这般模样,泪水涟涟,满腹心酸。她心里想,大哥的离去,也许就变成自己和大嫂之间难以解开的死结。她不想和谁过不去,她想尽心尽力的和全家人和睦相处,可命运就是这样让人难以如愿,没被人接纳,倒成为被责怪的对象,一切都使她始料未及,无法逆转,就像老天爷在有意的惩罚她,见不得她好一样。

张国良心里担心,祭奠大哥会引起母亲的极大悲痛而倒了下来,不敢大肆操办,极为低调,也就是为了埋人,没有任何张扬。

国才怕土匪再来报复,就让管家把油坊的伙计们召集起来,给他们来了一个快速培训,把从土匪手里夺来的枪,发给这些伙计们,让护卫教他们如何打枪,如何坚守城堡,让这个城堡里,有了一支武装力量,来抵御土匪再次遭扰,为守城堡打下了基础。

安葬了张国栋之后,姬凤月执意要回商州,也许她认为,只有自己父母才是最体贴自己,最疼爱自己,回到他们身边,才是最安全,最稳妥。

老太太想让她多住几天,缓缓悲伤的心情,可她拦都拦不住,最后只好让她,带着两个孩子回商州去。国才也要回西安,老太太就让三儿护送大儿媳回商州,保她路上安全,再不能让儿媳和孙子,出现任何差错。

国才要送嫂子走了,他的两个护卫,一起在门外等候。姬凤月在丈夫的灵前,大声的哭泣着,难过的起不了身,老太太抹着眼泪,让将儿媳扶起。凤月抱着老大的灵牌,在她心里,丈夫人回不去了,灵牌必须带回去,看见灵牌,就像看到他的人一样。她哭出了大门,上了马车,她低着头,和亲人一声招呼也没打,甚至往外一眼都没看。

这个伤心的地方,这个失去丈夫的地方,有什么可留恋?只有怨,只有恨。埋怨丈夫一意孤行,硬要回家,恨自己没有拦住丈夫,躲过这个灾难。更气老二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找来这样一个扫把星,引起这场灾难、别人在娶媳妇,而自己却在遭难,这个世界怎么这样不公平?没了丈夫,孤苦的她只有守着灵牌过下半辈子了。看到两个儿子,才觉得自己还有依靠,两个儿子,是她活下去的全部希望。

玉芝跟在老太太身后,也陪着流眼泪,她不敢上前安慰大嫂,这几天,大嫂从来没有用眼看过她,心中的怨气一直没有消减。

玉芝心里明白,这事放在谁身上都一样,好端端的,就失去了丈夫,谁能接受?怨气无处发泄,对她只是找到了一个发泄对象而已,看在她遭难的份上,她只能忍让,不能和大嫂有任何的计较。

老二国良上前,紧紧握着老三国才的手,互道保重。老二心里明白,这次要不是老三带着护卫回来,张家堡不知道要被土匪践踏成什么样子?大哥为了呵护他们,结果和他们阴阳两隔,不能相守,成了他们兄弟心中永远的痛。

在老三国才心里,守护张家堡,守护一家老小,就成了二哥的重任,握手就是相互鼓励,相互依靠,给二哥叮嘱道:“家里交给你了,有什么事,记着给我写信。”张国良点头答应,不论什么时候,兄弟就是最大的依靠。

一行人把亲人们送到城门外,看着他们走向远处,直到看不到马车的影子。

老太太转过身对玉芝说:“不要记恨你的大嫂,在官府里一直做着官太太的她,没经见过大事,国栋走了,对她来说就是天塌了,她肯定是受不了。她回这个家的机会也就不多了,看在你大哥的面上,看在两个侄儿的份上,你和国良,以后都要去看看她和孩子,有亲骨肉在,那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啦。”老太太说的老泪横秋,泣不成声,她心里惦记着自己的两个孙子。她心里有过想法,也就是留住两个孙子,看到大儿媳的样子,她把这话咽在肚子里,没有说出来,儿媳失了丈夫,怎么能再失掉儿子?那不是又往她心上扎刀子嘛。还是顺其自然,由儿媳自己决定吧。

玉芝赶忙上前对老太太说:“妈,你说的我记下了,我怎能记恨大嫂?大哥不在了,大嫂肯定难过,人在难中我能理解。以后我有机会,一定会去看她和孩子的,妈你放心吧。我们是一家人,两个侄儿我们一定照料着他长大成人,就像对待我的儿女一样。”

老二张国良接着说:“玉芝说的对,如果大嫂困难,养不了两个侄儿,我一定将他们接回并养大成人,张家堡就是他们永远的家,我们永远是他的亲人。”张国良明白母亲担心什么?怕的就是两个侄儿将来没有依靠,他立刻给母亲起誓,让母亲放心。

张国良回头给张管家说道:“从今天开始,有人通过就放吊桥,没人通过就升起吊桥,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城门上要有人昼夜守候,晚上不准任何人出入,外边有什么急事,只能喊话,不能放吊桥,防止土匪胁迫着熟人哄骗入城堡。抽时间练练枪,我让老三再给咱们搞点子弹,防止土匪来报复,张家堡不能再有任何闪失,我们经不起打击了。”

张管家点头应承着,张家堡时刻处在,防止土匪报复的紧张防卫当中。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因为他们心里明白,土匪的报复,那就是要流血,那就是要死人。疏于防范,住在张家堡的人,生命都要受到威胁,他们谁都承受不起灾难带来的后果。

在这偏远的山区,本应是远离战乱的一片静地,人们都在享受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传统守旧的生活模式。如今卷入这社会动荡之中。这里的人们勤劳、善良、淳朴、简单,如同一个清纯少女。而现在却茫然的不知所措,就像被浇了一头浑浊的泾河之水,身体、乃至心灵都受到了严重污染。他们这些人,都被无情的抛在动荡的社会污流当中。任何祈求,都无济于事,任何挣扎,都是那么苍白无力,他们只能无可奈何接受着,生活的洗礼。

真是: 满院欢喜家兴盛, 祸从天降起悲声。

都想欢乐长久伴, 世道不平难安生。

回到县城的高县长,让邱佩对匪徒进行了审讯,得知了土匪大屁股十三的详细情况。并立即成立清剿队,并命令保安队邱佩,派出清剿队,对五凤山余匪,进行清剿。扫除这帮害人虫,还乡民一个平静的生活。

邱佩知道是王结子,也清楚只有二十多人在山上当土匪,就派了一个小队,去围剿。

由于保安小队轻敌,加上匪徒凭借着五凤崖天险,和清剿队对抗。还有清剿队贪生怕死,不敢向前冲,和土匪陷入僵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

嘟嘟嘟633

开局穿成反派,我该如何自救

塞外杨少

综影视:绿茶女配拥有变美系统

宁檬萌不萌

八零养崽:病美人被铁血硬汉宠上天

抱浮

酒鬼小师弟

林曦橙

我在修仙界种田飞升

忘忧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