菓大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0章 淮离之战!(中),许我今世,还君来生!,菓大人,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只是梁珩顾念亲人、臣下,自来以仁心居上十分宽容,非但对他作战不力没有一句指责,反安慰他胜败乃兵家常事,不用气馁,还让他安心回家休养。

如今强敌当前,满朝文武竟无一人积极应战,甚至连献计献策都躲躲闪闪,生怕自己被点了名又没有主张。

现在曹睿主动请旨出征,梁珩格外感动,对老部将信任有加的梁珩放下刚才要诏令梁靖安出征的动念,顺势启用了曹睿。

权衡之前救援的得失利弊,梁珩调整了救援淮离的部署方案,用以攻为守的方式启用了他心目中的“智多星”老将韦宗义。

时局已刻不容缓,梁珩当庭颁旨,圣旨同时发往合肥:

“合肥郡守韦宗义和将军曹睿,自收到诏令之日,极速统领南萧军二十万前往解救淮离。”

深谙人心的梁珩陛下果然高明,从前的不追究过失,此次又委以重任,令曹睿感激涕零,

“末将不才,定不负陛下信任,此战纵有千难万险,也绝不退缩。不成功,便成仁!”

曹睿暗下决心,此次定要一雪前耻、不辜负陛下又一次给自己机会建功立业。

梁珩命曹睿从广陵率十万御林军出发,到淮水下游的“道人洲”与从合肥出发的韦宗义十万中部大军汇合,之后联合增援淮离。

此时已过十月,将近年底气温骤降。从元拯架桥过淮水作战,至今已四个多月,攻打淮离城却丝毫没有进展。

元超见淮离攻城战久攻不下,打算从旁增兵。于是向驻守雍州的征远将军杨易武发出诏令,命他带兵五万前来支援。

杨易武乃征西侯杨易之胞弟,亦是年过半百的从武儒将。当年父亲弃文从武正是他出生之时,故父亲为他取名“易武”,以表明杨家男儿走出书房、戎马征战的决心!

这位征远将军杨易武的性情果真与其名很恰合,比起兄长征西侯杨易之更像武将,做事雷厉风行、直来直去,只要是为出征打仗,从来不会拐弯抹角的表达意见。

当年文帝便知他这个脾气,对他的直言不讳,哪怕是对上稍有冒犯也从不怪罪,关键是,他对战略战术的预判和安排,都是脚踏实地、百试不爽的正确,故与他同伍出身的将士都知,但凡杨将军坚持和反对的,不可不听!

诏令到了雍州杨易武的征远将军营,却没调来杨易武的征远军,只收到了一份杨易武呈报的奏折。

奏折言辞犀利,元超打开看到里面的内容,不似朝臣奏报,竟更似长辈教导后辈。奏折内容如下:

“臣杨易武启奏陛下,

自陛下御驾亲征至今,臣日夜寝食难安,心悬陛下之安危!陛下此行之决定,是非对错老臣无以置喙,唯有一言不得不奏明陛下,还望三思!

淮离城虽小亦不宏伟,然其所处之地易守难攻,且比之先帝时,义阳、寿阳业已归我北元治下,足见其此时于南萧而言更为不可或缺!

试想当年先帝派青城王元靖欲攻克淮离之战,失利之因与此时似曾相识。

陛下出征至今,已八月有余,比之初春如今已入冬月,将士疲惫、伤情严重,粮草供给愈难、又无冬衣御寒,何以保证战力?

故此,老臣叩首,为不使我北元王军不枉自牺牲,陛下之命老臣不敢遵旨而为。若陛下以抗旨论罪,老臣亦无怨无悔,甘愿领受!

老臣亦有一逆耳忠言相告:

陛下此次御驾亲征实属不当之举,与战事成败无助益、于国安宁为不利,望陛下慎思己过,万勿一意孤行、意气用事、弃家国之责于不顾。

时令已入冬,如今攻守易势,对北元将士而言此时已无进攻优势,还望陛下早做决断,应尽快班师回朝,另择时机再图他日卷土重来!

老臣杨易武奏报。叩首再拜!”

杨易武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拒不接旨,明确表明了自己的反对态度,同时杨将军对战事的严厉警告,令元超对此战迟迟不下也开始有些气馁。

况且此时的战况,的确与元拯攻取湘离一开始提出的计划完全不符!

思及此,元超真的开始反思己过,心情也再难平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

五彩灵鹤

穿越:开局必死,那我就风流到底

嘴里的手指

综影视:时途红颜幻旅录

Ly玲子

开心超人之我成为了她们的哥哥

破落写

志怪书

金色茉莉花

玄幻:死亡回档,我算尽天机

踩神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