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道西风一瘦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章 要命的试帖诗,刚穿越没了爹能科举不,又道西风一瘦马,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记得朱文昌在的时候也常吃王继学的飞酷。甚至总怀疑自己是不是朱夫子的亲孙子。

私塾舍间有限不能做到一人一间。

朱文昌没走之前就跟王继学是一个房间。

朱文昌走后林泽祖回归刚好填补了空白。

朱夫子已经给甲班上紧了发条。

辰时准时开讲四书五经。期间还穿插着童生试五言六韵试帖诗的答题技巧。

一堂大课就一个时辰。中间也就休息一刻钟。

休息之后又接着讲解八股文和骈文的书写方式和方法。

朱夫子不辞辛苦真是掰开了揉碎了讲。

林泽祖自以为凭着好的记性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半天课听讲下来这才如梦初醒。

别的不论就光说这五言六韵的试帖诗就让他的抓耳挠腮。

科考命题出的试帖诗,只是撷取前人诗中的一句,或择取一个典故、一个成语。

应试者如果不知命题的出处,也就无从着笔。

就算知道命题的出处。写出来的试帖诗的内容必须严格依题写作。

试帖诗不能随意抒发情感,而是要歌功颂德粉饰太平。

试帖诗除了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必须对仗工整。

试帖诗用韵方面一般用四韵、六韵,八韵,每两句为一联称为上下联,下联押韵称为一韵。

出题用经、史、子、集的词语,或用前人诗句或成语;韵脚在平声各韵中出一字,故应试者须能背诵平声各韵之字。

诗内不许重字,语气必须庄重,题目之字须在首次两联点出。又多用歌颂皇帝功德之语。因此试帖诗诗体名也称赋得体

考童生试用五言六韵而且限用官韵,用的全是仄起格。

所谓仄起格,就是第一句的前两个字用仄声,第二句前两个字用平声,叫做“仄起平收”,简称“仄起格”。

反之即为“平起格”,这实际只决定于第一句第二个字,因为第一句第一个字是可变的。

诗的前两联全用“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以下第三四联、五六联和七八联依次循环往复。因第一句不用韵,所以只用八韵就叫做“五言八韵”。

除首联和末联不用对偶外,其余各联均要求“铢两系称”的对偶。

在用韵方面,要严格遵守“八戒”,即出韵、倒韵、重韵、凑韵、僻韵、哑韵,

更可气的是同义韵和异义韵均不能用。

考秀才、举人、进士的试帖诗所以采用八韵排律的形式,就是为了符合当时八股文的结构。

每韵上下两句为一联,首联“破题”次联“承题”。

三联“起股”四、五联“中股”,六、 七联“后股”,结联“束股”。

每联一股合成八股,正如文章的起、承、转、合。

试帖诗除要求对仗工稳外,最难以掌握的便是用典又叫做用事了。

就是要求所用之辞要有出处,或是历史典故,或为前人用过的辞句。

用典还切忌牵强、堆砌和冷僻,讲究正用、借用、明用和暗用,要求熟事用之生,新僻语用之无迹。

另外还要避讳,历代皇帝和孔孟的名字全不能写出。

抬头和日常书札的抬头不同。日常书札对于平辈只用平抬即空一个字。

对尊长用高抬也只是另起一行,叫做抬一头。

高出一个字的位置叫做抬两头。

试帖诗遇到与皇帝有关的字时要抬两头,如果直接拍马屁称谓皇帝时便要再抬一头,否则就是大不敬了。

一篇五言六韵或八韵的试帖诗下来。就是一篇小八股文。其中的关键一个也不能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

逆天老神

神医嫡女一掉马,渣爹全家连夜买棺

麻衣如雪

末世:我的列车能无限续接

封卷残云

天命大财神

风慕云

四合院:为难秦淮茹,我整惨众禽

独木难成林

盗墓我老婆黑瞎子我儿子小麒麟

菀菀绾青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