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爱金骏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章 年终盘点,禾娘,偏爱金骏眉,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兔儿岭镇上的生意,在年前都呈现出繁忙之态。兔儿岭十里八乡每天都有去镇上采买年货的农户。
镇上每家的铺子上都挂起了红灯笼、贴上了春联,小镇笼罩在过年的气氛中。
冯记麻糖铺子里的生意自然也是红红火火。
冯少东家带着几个伙计招揽生意,他面对买麻糖的客人始终保持着微笑。
顺子麻利的给客人秤麻糖,倒进油纸包后再送一块麻糖进去作为添头,买麻糖的汉子和婶子们嘿嘿直乐。
平常一块麻糖可是要一个大钱的,买年货,铺子里白送一个大钱的麻糖!
小桃接过油纸包,麻利的打包好,双手交给客人们。
奶娘笑眯眯的接过客人递来的铜钱,数过一遍后再放进抽屉里。
冯安则铺内铺外地巡视,有哪种麻糖快卖完了,他就立即去对面的膳房取来填满竹篮。
主仆五人有条不紊,迎来送往!虽然忙得没工夫喘气儿,但心里都乐开了花!
每每到了腊月,麻糖铺子里赚的银子,比平常半年的利润还要多。
面对顾客盈门,主仆五人每天都是笑脸相迎。除了十里八乡的农户每天来镇上置办年货,镇上各个商铺早就来麻糖铺子里下过订单了。
每天酉时铺子里打烊后,顺子赶着骡车,一家家铺子里挨个儿送去订购的麻糖。
镇上的麻糖比城里卖得便宜,小镇上的东家、掌柜早就知晓,这是乡村小镇与县城里的区别,大家彼此心知肚明。
有了冯记麻糖在城里开了新铺子的先例,镇上的东家们也都动起了心思。兔儿岭镇是他们家业兴旺的发源地,回到阔别已久的云城,发展自己的家业也未尝不可!
等顺子送完镇上的订单,离过年也只有三天了。
按惯例,年终是铺子里核算整年的账务时间到了。
冯少东家等着冯乐管家的到来,是亏损还是盈利,账算过了才知晓…
而云城里城北的冯记麻糖铺子,生意更为火爆!管家冯乐带着八个伙计还有些应接不暇,短短两个月,麻糖铺子成了云城百姓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每天辰时一开铺门,铺子里就涌入各府采买的管事、仆妇、小厮…
管家冯乐和账房冯三迎来一批客人,又送走一批客人。还有很多要求送货上门的富家子弟,被冯乐拒绝了,实在是云城太大了,招揽生意的冯宝几个要是派出去送货,铺里就严重的人手不足。
冯乐对着几位富家子弟陪着笑脸说道:“各位公子少爷,实在抱歉,小店人手不足,难以提供送货上门服务,还请多多包涵。”几位富家子弟虽略有不满,但看在麻糖美味的份上也没再多计较。
这时,账房冯三悄悄拉过冯乐说:“今年这账目瞧着可是极为可观呐。”冯乐脸上露出欣慰笑容,心想这两个多月的努力总算没白费。
然而,就在此时,街上传来一阵喧哗声。原来是其他糕点铺子见冯记麻糖如此受欢迎,心生嫉妒,联合起来雇了些泼皮无赖在店外闹事,称冯记麻糖抢了他们太多生意。
冯乐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走出店铺对着众人高声道:“诸位乡亲,我们冯记麻糖一直秉持真材实料,若有得罪同行之处,我冯乐在此赔礼道歉。
但冯记麻糖的手艺传承多年,欢迎大家品鉴比较。”他这一番话诚恳大方,“我们冯记不怕货比三家,诚信经营不会缺斤少两!”
周围百姓纷纷点头附和:“冯记麻糖我家买了几个月了,全家都喜欢吃!”
“这么好吃的麻糖才五十个大钱一斤,你看看红糖都要五十文一斤了,红糖里面可没有芝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