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爱金骏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章 婚期将至,禾娘,偏爱金骏眉,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时,村里的不少汉子来到家里,找胡老二商量借红薯种子的事。
胡老二把他们带到了门房里烤火吃茶…
禾娘和小桃回到了闺房,禾娘取出一个新做的香囊,用新做好的一方浅蓝色手帕包住。
小桃心里窃喜,少奶奶的心里是想着二少爷的,也不枉二少爷为了少奶奶茶不思饭不想。
“小桃,你把手帕和香囊交给二郎哥哥,记得避开人!”禾娘低声叮嘱小桃,“我的绣活儿不好,让二郎哥哥不要嫌弃!”
“哟!小姐,二少爷高兴还来不及哩!”小桃把手帕和香囊小心翼翼的放进袖袋里。
嫌弃?那根本不可能!二少爷只会当成宝贝!
小桃询问了一下过年是否顺利,安好?禾娘笑着说一切都好。两人又聊了几句,小桃想着时间差不多要回镇上了,便提出了告辞。
下雪路滑,天寒地冻,确实要趁早回去镇上。
禾娘把小桃送到了院子里,正好冯铭轩和岳父告辞后,正要上马车。不经意间,他看到正屋前的小姑娘,一袭粉紫色的袄衣长裙,显出娥娜身姿。
冯铭轩仔细的看了几眼,微笑着对小姑娘摆摆手,才坐回车厢内。
回到铺子后,冯铭轩收到小桃转交的手帕和香囊,冯铭轩的心里乐开了花。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他大步回了寝屋,仔细看着新得的绣品。
小姑娘的绣技好了不少,手帕上的禾苗针法密集了许多。
香囊用的是银灰色的锦缎,上面绣了一簇挺拔的修竹,配色大方得体!
冯铭轩简直爱不释手,他去多宝阁里取了檀香放进香囊里,再挂在腰带上。
以前他不喜欢戴香囊,从这天起,他的腰带上天天挂着这个香囊,直到他的妻子给他新做了香囊…
再说回胡家村的村尾院里,胡老二和兄弟们坐在门房里喝完茶后,他瓮声瓮气的说:“借红薯种子没有问题,一亩荒地二十斤种子就足够了,只要红薯出藤了,扦插长得快!”
胡向东高兴的说:“这下兄弟们都不用担心了!记得秋收后,借的种子要先还给二牛兄弟!”
汉子们都点头记住了。
送走兄弟们后,胡老二拿锄头去了院子外,把通往河边的雪都清理出一条路来。
等晚上下冻后,他明天还要去河里凿些冰块储存在地窖里。
他看看山上的雪,除了树就是雪,松树和杉树倒没有被雪压垮,直直的。竹林被压得东倒西歪…
至于女婿说的美景,他着实看不出美在哪里…
泥坯院里简陋的书房里,任夫子让三郎端正的坐在板凳上,他站到书桌前方,背着双手说道:“三郎!读书首先是为了明理,不是为了卖弄学问而读书!
常言说有理走遍天下,遇事要有理有据,理就像我手中的尺子。
谨记保持做人的初心,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三郎跟着夫子念了一遍。
“不错,这就是幼学启蒙《三字经》里面的第一句话!”任重解释道,“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
夫子讲解一句,三郎就牢牢记住,虽然他还不会写,夫子说了,能背诵完整的《三字经》,理解释义后,才开始学习写字。读书就像走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也不能急躁,夫子还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从这天起,泥坯院子里都能听到三郎的朗朗读书声…
禾娘每天轻手轻脚的走近月洞门,听三郎的读书声,她也记下了《三字经》,回到房间后,一边做针线活儿,一边默默背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