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爱金骏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9章 出嫁前夜,禾娘,偏爱金骏眉,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菊韵嬷嬷陪着全福陈婆婆提前一天住进了胡老二家。
陈婆婆这一辈子啊,可谓是顺风顺水。大儿子秀才功名,在县学当夫子,日子过得安稳又体面。
小儿子生意头脑灵活,把悦来客栈经营得红红火火,在云城也算是响当当的人物。
两个女儿嫁入富商家,衣食无忧。时常还会回来看望她,尽尽孝心。一家子,子孙满堂,其乐融融。
云城里的富贵人家,只要是嫁娶,都会请陈婆婆当全福婆婆。
菊韵嬷嬷和陈婆婆到了胡老二家后,胡老二和禾娘、三郎热情接待,六十多岁的高龄婆婆,福气满满啊!
陈婆婆看着胡家这热闹的景象,想起自己家的温馨和睦,不住的微笑。
她拉着禾娘的手,开始传授起自己持家的经验,从如何精打细算过日子,如何管理家里的仆妇,如何扶持相公,到怎样处理婆媳关系,如何平衡两房儿媳和睦相处,以及对孙子孙女一视同仁…
娓娓道来,如数家珍。透过她的述说,见证着她从一名花季少女,成长为一名德高望重的全福婆婆的一生。
禾娘听得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敬佩。全福婆婆是婆婆请来教导她的,禾娘很感激未见面的婆婆。
从去年提亲开始,禾娘虽然没有与婆婆见面,但她释放出来的善意,禾娘都接收到了。
送来的首饰、布料,菊韵嬷嬷教导规矩,冯娘子上门量体裁衣,胖婶儿来家中负责膳食…
一宗宗一件件,都是婆婆在背后安排,虽然婆婆不是娘亲,但禾娘还是想把婆婆当成娘亲。
婆婆的心中所愿,不就是希望她和二郎哥哥好好过日子,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吗?
人心换人心,日久见真情!对禾娘好的人,禾娘自然会记住她的恩情。
公公也是个好人,他们家是高门大户,他还亲自来泥坯院里提亲,没有嫌弃,没有鄙夷,处处都透露出对阿爹的尊重。
公公也没有嫌弃她的农户出身,第一次给他倒水喝,他乐呵呵的喝了一碗白开水…
禾娘暗暗替自己鼓劲儿,明天的成亲,牢牢记住规矩,她是冯家的儿媳妇了,她不能让冯家蒙羞,不能让冯家成为云城的笑柄。
她也要用心学习,成为冯家二房称职的主母。
想来,明天想看她笑话的人很多吧…
到了晚上,胡老二家为菊韵嬷嬷和陈婆婆安排了舒适的房间休息。
两个舅娘在天黑之前才赶来,她们来送嫁,也要先将家里家外安排好。在家里操持惯了的农妇,出门前总觉得哪哪儿都没安排好,一拖再拖,最后狠狠心出门就走,什么事都没有外甥女出嫁重要!
舅娘穿的都是新衣,是用胡老二送的棉布做的衣服。
舅娘在院子里走了一圈后,也放心了。这般气派的院子,外甥女出嫁后,妹夫抚养外甥一个孩子,没有那么吃力了。而且,禾丫头要是住在镇上,还能照应一二。
村里的几个婶子和胖婶儿在膳房里忙忙碌碌。明天来迎亲,路途遥远,要给迎亲团准备午膳。
高高挂起的红灯笼被微风轻轻摇曳着,映照着喜庆的院子。
新族长带着几个头脑灵活的族兄弟们,在门房里一起商议着明天招待客人的大小琐事…
胡老二关上房门,独自一人暗暗的悲春伤秋了一番,他的宝贝女儿,只能在家住最后一晚了…
晚膳禾娘吃得很少,菊韵嬷嬷叮嘱她,从上花轿到拜堂成亲,都不能如厕。哪有新娘正拜堂成亲时要上茅厕的?
不能如厕,当然只能不吃不喝了!禾娘可以忍!
菊韵嬷嬷没有同禾娘提在云城里听到的风言风语,那么多人想看二少爷和二少奶奶的笑话,菊韵嬷嬷有信心让宾客们失望…
膳后,胡老二温柔的叮嘱女儿回房里去,早些睡。禾娘乖巧的应了,在阿爹的注视下进了闺房。
眉娘也赶回来了,刘小福驾着驴车直接把妻子送到了村尾,他才去了岳父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