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拆迁
糖醋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0章 拆迁,《父承子液》金银花原文主角,糖醋人,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瞻基岂会听不出弦外之音,于是笑了笑,命小鼻涕将刚挑出的几份折子递给周忱,接着说道:“这几份折子涉及近期应天诸多琐事,既有应天府尹顾佐呈报的平民区房屋坍塌案,也有道路阻塞、刑部案件等杂项,你先过目。”
“遵命。”
周忱领命坐下,拿起一份折子仔细阅读。
朱瞻基见状,身子往后靠了靠,倚在椅背上,端起茶杯,悠然饮了一口。
这些折子是他从众多奏章中筛选而出的,内容多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某巷房屋倾倒堵路,或雨季某处积水之类,甚至还有些是刑部正在审理的案件。
总之,不过是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有些连上报的资格都没有。
时间跨度不一,但无一例外都与平民区有关。
朱瞻基让人整理出来后,逐一粗略浏览了一遍。
周忱缓缓合上那些折子,时间并不算长。
当他将最后一页折子翻过,抬起头时,眼中带着几分沉思,将折子轻轻合拢,再毕恭毕敬地递给朱瞻基。
随后,他开口询问:
“太孙殿下是要着手处理这些问题吗?”
这话说得虽是多余,却也必要。
朱瞻基点头回应,接着说道:
“应天乃天子脚下,都城之地,是大明的脸面。
每年都有各国使者、外邦商贾前来,然而在那些我们平常难以察觉之处,依旧隐藏着不少问题。”
稍作停顿,朱瞻基手指轻叩桌面上刚被周忱翻阅过的折子,继续说道:
“就像这些折子里提到的,年久失修的老房子,一场大雪狂风就能让房屋倒塌、人命尽失;道路常年被车马践踏,一下雨便满是积水。
还有这些……”
朱瞻基随手取过一份刑部的折子,语气平静却沉重,“这是从今年一月至今,刑部所有案件的汇总。
除去各地的小案件,仅应天城里就发生了百余起命案,其中至少有一百零二起发生在平民区。”
“而在这些平民区发生的案件中,除了二十件因证据确凿而成功抓捕凶手之外,其余的要么始终未能查明,成了悬案,要么潦草结案,整套程序根本经不起推敲。”
谷坁
周忱听后陷入沉思。
他曾长期任职刑部,担任员外郎十年之久,对朱瞻基所提及的问题早已了然于心。
他刚才仔细看过那些折子,无一例外,全是那种难以深入调查的案子。
平民区本就鱼龙混杂,地痞流氓、*、无户籍者、老年乞丐,甚至一些逃亡的重犯都混迹其中,这种情况并不稀奇。
正因为环境复杂,许多线索无法深入追踪。
或许你正在追查的某个罪犯,其实是某位权贵豢养的爪牙。
这样的事情往往牵连甚广,即便有足够的证据,也可能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所谓“千里做官只为财”,这话并非虚言。
有经验的人都明白,这类隐性规则无处不在。
大多数人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的态度,能避则避,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便直接敷衍过去。
这才是这些案件经不起推敲的根本原因。
至于那些已经结案的案件,更无人在意。
毕竟,每天死个把人,只要不是达官显贵,很少有人会特别关注。
时间一长,这类事情渐渐成了规矩。
平民区发生的案件,只要不是铁证如山、无法*的,都会尽快结案了事。
想到这里,周忱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犹豫。
他觉得眼前的太孙朱瞻基,并非是那种对这些事情视而不见的人。
但朱瞻基的性格他又摸不准。
思索片刻后,周忱试探着问:“太孙殿下之意是?”
“嗯,我是说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朱瞻基答道,瞥了眼皱眉的周忱,笑了笑接着说,“不过,这些案子我是没打算重新调查的。
这次找你来,是想用别的办法处理此事。”
案子是绝不可能再查了。
朱瞻基虽大致看过这些案件,即便知道其中的隐情,如今也无法追究。
一则时间太久,很多案件早已结案,证据也随时间湮灭。
此时若再查,即便能找到些蛛丝马迹,恐怕也难以还原*。
毕竟现实不是影视剧,也非侦探小说,随便一个案子,有了证据就能轻易查明*。
这根本不是办案,只是主角光环作祟罢了。
听朱瞻基这么讲,周忱心里顿时轻松了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