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韩公子怎莫名消失?
艾比兔子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0章 韩公子怎莫名消失?,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艾比兔子吉,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对了,有容这孩子为了救母亲,不得不答应韩成的苛刻要求,我们下旨将有容许配给韩成的事,你切莫对外人提起,更不能让你母亲知道!”
“否则,我定饶不了你!”一直沉默的朱元璋突然开口,目光严厉地盯着朱棣,充满了警告之意。
“这件事我会妥善处理,绝不会让有容为难。”朱元璋看着朱棣,语气坚定。
朱棣有些困惑,不解地说:“二妹不是挺乐意的吗?怎么会有容为难呢?”但他很快意识到这是个敏感话题,便没再多言。他知道在这个时候,不该过多提及此事,否则恐怕会被父亲责罚。
“是,父皇,孩儿明白了,绝不多言。”朱棣站得笔直,严肃地表态。
见朱棣如此郑重,朱元璋的表情稍显缓和。“说到韩成,他来自未来,应该知晓许多我们这个时代的事,不仅仅是母亲的病情。你们有没有问他别的事?”
朱棣恍然大悟般地问起。在父亲和兄长面前,他从不设防,尤其在兄长面前更是如此。一想到这点,他就脱口而出。
话音刚落,朱元璋和朱标都陷入了沉思,脸色凝重。明朝不足三百年便灭亡,明末的混乱,祖宗留下的规矩被破坏得不成样子……朱标的遭遇更是让人痛心。这一切实在难以启齿。
朱元璋心情沉重,朱棣察觉到气氛不对劲,明白父兄一定探问过,且结果并不理想。
“父皇和大哥知道就好,不必告知我,我只是随便问问罢了。”朱棣急忙说道,不愿让兄长和父亲为难。
朱标瞥了眼朱元璋,开口道:“四弟,你向来小心谨慎,懂得守口如瓶。既然你已经知晓了最重要的秘密,其他的事告诉你也无妨,毕竟我们是一家人。”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但这事繁杂得很,一时半会儿说不完,而且许多事听着都不太吉利。今日是中秋佳节,不适合谈论这些,免得坏了兴致。改日我自会详细告诉你。”
朱棣摇了摇头,“大哥无需多虑,父皇与诸位兄长的考量我能理解。若有需要我知道的,您只管说便是,反之则不必提及。”
朱标听罢,轻敲了一下朱棣额头,“你是我的亲弟,何须这般拘泥?”
站在一旁的朱元璋目睹这一幕,心中暗赞老四沉稳得体。将他封为燕王实乃明智之举,有他在,必能守住北疆,成为大明的屏障!
三人交谈片刻后,便回到了坤宁宫前。灯火映照下,太子妃吕氏凝视着三人归来,眼神中夹杂着几分疑惑与好奇。
她很想弄清楚刚才他们究竟去了哪里,又说了些什么。尽管她并不知情,却隐约感到此事非同小可。于是决心当晚回房后,一定要问问太子殿下。
她相信以太子对她的宠爱,定会如实相告。
朱元璋父子归来的那一刻,晚宴已近尾声。然而,朱元璋并未立刻宣布结束,而是笑着对众人道:“暂且莫急离席,还有烟火未观。今年工匠们精心制作了不少烟花,说是历年最佳之作。看过后再走不迟。”
谁料到中秋之夜竟还能欣赏到如此美景?现场不少人此前并不知情,此刻无不振奋起来,满心期待。
朱元璋见状,笑眯眯地命人去燃放烟花。往常朱标、朱棣以及朱樉等人最爱的就是这玩意儿,但今年三人都没兴趣前往。
三个人中,有两人仍被先前发生的事件深深震撼,难以自拔,而另一个则因遭受重击只能趴在地上无法起身。
豫王朱桂与其他几位皇子欢天喜地地去了某处。
马皇后大声叮嘱他们要多加小心。
那些没有参与的人远远避开,而那些参与的人,在放完烟火后必须迅速撤离,切勿滞留以免受伤。
坤宁宫前洋溢着欢乐的笑声……
与坤宁宫其乐融融、笑声不断的氛围截然不同,皇宫的厨房内气氛略显沉重。
御厨徐兴祖望着面前皇上赏赐的大明宝钞,心中满是沉重。
这并非因为他不喜欢宝钞,也不是觉得赏赐太少。
虽然相比以往,这次的赏赐确实不算多。
徐兴祖已混到这般地位,对这点金钱已不太在意。
他真正关心的,是这笔赏赐背后所象征的荣耀!
每逢佳节,他总是负责制作最美味的菜肴,尤其在做月饼方面从未失误。
此次,他更是超常发挥,坚信自己的月饼一定美味至极,夺魁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在此之前,他对胜利充满信心。
然而,结果却令人意外,头奖的五贯钱并未送到他手上。
皇上仅让人送来代表第二名的一贯钱。
这样的结果无疑令徐兴祖十分失落。
同时,他也感到难以置信。
毕竟他确信自己这次的月饼做得格外出色。
无人能在这一点上与他媲美!
但多年的侍奉经历又让他明白,皇上绝不会在这件事上弄虚作假。
既然皇上将头奖给了别人,那就说明有人比他做得更好。
“这是陛下特意让您品尝的月饼,请您试过后便知晓。”
前来送东西的太监对徐兴祖毫无不敬之意。
他知道这位厨师的地位有多高。
之前,徐兴祖曾与秦王产生争执,最终结果却是秦王吃了亏,而徐兴祖毫发无损。
太监说着便将手中的一个小盒子递给了徐兴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