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可是她的再生父母
冉兮如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章 可是她的再生父母,分家吃糠咽菜?拜托,我吃香喝辣,冉兮如一,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回到青石村后,宋木兰休息了一会儿,便拎上两份糕点带着孙小六去了里正家。
这还是宋木兰穿越到这里来第一次去里正家。
前后两个院子,左右两排房屋连着,中间是比较大的堂屋,灶房在东边,比他们家的大好些。
前院搭了一个牛棚,孙富贵每日从镇上用牛车拉村民回来后,都会解开牛车将家里唯一一头牛牵进牛棚吃草喝水休息。
右边也开垦了一块菜地,应季的菜都有,绿油油茂密得喜人。
此时,孙富贵正在给牛喂草,转身便看见走进来的宋木兰跟孙小六。
“嫂子,小六,你们怎么来了?”
宋木兰还没开口,孙富贵又朝着堂屋里大声喊去,“爹,娘,秀萍,木兰嫂子跟小六来了。”
其中出来最快的还得是孙葫芦。
只见小姑娘那小短腿跑得飞快,“小六哥哥,二哥哥给我买了一只小兔子,我带你去后院看看。”
“阿娘。”
孙小六转头看了看宋木兰,却被孙葫芦拉着一路往里走。
宋木兰点了点头,“跟葫芦妹妹去玩吧,阿娘回去的时候再喊你。”
里正的老伴王老太出来了,面目慈笑,“来火媳妇来了呀,快往里坐,这大热天的,喝杯茶歇歇。”
要不说面相这东西看人准呢。
王老太慈眉善目,脸上一片和蔼的笑容,虽头发斑白许多,却梳得整整齐齐,装扮让人看着就像是有福气的老太太。
再对比老张氏,三角眼无时无刻不透着凶狠的目光,嘴角下垂,衣服也是脏兮兮的不换洗,任人看了,都想躲得远远的。
宋木兰将手中的两份糕点递给王老太,“今天去镇上,正好又路过那个木簪小娘子的糕点摊,便买了几份绿豆糕和芡实糕,带点来给你们尝尝。”
王老太微皱眉,轻轻打了打宋木兰的手背,“你说你这孩子,赚点钱多不容易啊,你带着孩子刚分家,这以后要花的银子多着呢,能省点是省点,浪费这银子干什么。”
宋木兰听着王老太看似斥责,实则心疼的话,心里暖暖的。
但凡老张氏真诚待他们三房,她也不至于跟老孙家闹成如今这局面。
只能说不是所有的婆婆都是好婆婆。
“知道啦,秀萍婶婶,这次买都买了,你还是收下吧。”
“那你以后再来我们家就不要这么破费了,送点自家种的菜,上山摘的果子我老太婆还是会收的,这种花银子的还是算了,你把银子给攒着。”
宋木兰点了点头,“我知道了,秀萍婶婶。”
这时,刘秀萍也从堂屋出来,后面还跟了两个男娃。
一个是她的三儿子孙天河,宋木兰知道, 这两天有过来帮忙去摘尖萼鱼黄草。
只是另一个稍微长得高些,样子稍为白俊些的素色长衫男娃是谁,着实面生得很。
刘秀萍察觉到了宋木兰打量左边孩子的眼神,笑着说道,“木兰嫂子,这是我的二儿子长风,你觉得面生也正常,他常年在县城木雕坊当学徒,不常回家。长风,这是你木兰伯娘,快喊人。”
“木兰伯娘。”
“诶。”
原来这就是孙富贵和刘秀萍那十一岁的二儿子,孙长风,不过这眉目更像里正多一些,算是隔代遗传吧。
另外宋木兰还记得他们还有一个十三岁的大儿子,孙有才,在镇上私塾念书,也不常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