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神秘晶体
南海故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7章 神秘晶体,女主穿到只有男人的世界,南海故人,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火锅店二楼的藏书阁飘着陈年老纸与辣椒面混杂的气息,李不望正把脸贴在泛黄的古籍上,鼻尖几乎蹭到了绢画里漂浮的黑红色晶体——画中三个戴瓜皮帽的老者围坐在巨型火锅鼎旁,鼎中悬浮的晶体被十二根漏勺状导管缠绕,配文“寒渊晶魄·海鼎文明之眼”。
“这毛肚火锅的摆盘真讲究。”少年用手指沿着画中晶体边缘比划,“你看这十二根鸭肠卷边,比洪姐涮的黄喉还整齐……”话没说完,胡三太爷突然跳上他肩头,尾巴卷起砚台里的墨汁甩在画上,恰好遮住他误认的“鸭肠”——那分明是古籍中记载的“信力导咒纹”。
“笨蛋,这是海鼎文明的封印核心!”洪薛梨的银镯敲在他后脑勺上,归墟水顺着古籍页脚渗出,显形出被虫蛀的小字,“寒渊晶魄本是海底火山口的天然信力结晶,能冰封沸腾的地脉,现在被鬼市用怨魂信力腌制成了‘绝望结晶’。”她指向画中老者腰间的火候勺,与老周手中的碎片一模一样。
戴眼镜的理工教授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手中光谱仪对着晶体残骸发出蜂鸣:“奇怪,能量频谱显示它同时含有火锅信力波和海底火山的次声波,就像把麻辣锅底冻进了冰川……”隔壁桌的出马仙突然拍案,符水在水晶碗中凝成漏勺形状:“这东西带着鬼市‘铃舌当铺’的怨气,却又有‘归墟号’船锚的信力残响,怕是当年海战中坠落的文明碎片!”
李不望趁机翻开另一本古籍,泛黄的纸页间掉出张手绘插图:星螺中心嵌着晶体,周围环绕十二道火锅叉状波纹。他眼睛一亮:“这个我认识!是九宫格火锅的‘晶魄拼盘’!”胡三太爷“嗤”地笑出声,尾巴卷起他的手指按在图注上,褪色的小楷突然发光:“海鼎十二锚点·封印寒渊之眼的信力桩基。”
“也就是说,”老周将火候勺碎片按在插图空白处,勺头弹孔与图中星螺缺口重合,古籍突然爆发出金光,“当年‘归墟号’在海底第三旋发现了海鼎文明的遗迹,老船长用十二块火候勺碎片加固了寒渊晶魄的封印,现在鬼市余党正在挖这些‘信力桩基’!”他指向晶体残骸,断口处果然露出极小的船锚刻痕。
理工教授的光谱仪突然尖叫,数据屏上的能量曲线竟与李不望后颈的星螺印记共振:“看!他的生物电信号在重构晶体的分子结构,就像……就像在给封印打补丁!”出马仙的符水此时已完全冻成麻辣牛油状,碗底浮出三行小字:“冬至子正,晶魄归位,煮沸寒渊。”
“所以我们要在冬至前找回十二块火候勺碎片,重新插回海鼎十二锚点?”林小羽的补光灯扫过古籍新显形的地图,十二处红点对应着长江沿线的封印点,“但问题是,这些碎片现在要么被做成了火锅器具,要么嵌在鬼市法器里……”她突然指向李不望正在啃的麻辣牛肉干,包装袋油渍竟在地图上晕出“洪崖洞”坐标。
最戏剧性的发现来自李不望误碰的第三本古籍,书页间夹着的不是书签,而是片真正的寒渊晶魄碎屑。少年刚要放进嘴里,碎屑突然在他掌心融化,显形出一段动态画面:1937年的“归墟号”甲板上,老船长将火候勺碎片砸进星螺大门,背后是正在喷发的海底火山,岩浆竟呈火锅汤般的金红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