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祠堂供品
二筒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祠堂供品,《父承子液》金银花原文双男主小说在线,二筒哥,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电动车碾过青石板路时,车筐里的青铜铃突然发出蜂鸣。周子夜盯着手机订单,第四单地址写着“西关老宅19号,祠堂供品:清蒸鲫鱼、三叠纸钱、桃木剑一柄”,备注栏用朱砂画着个歪扭的“奠”字——和父亲遗物里的旧账本上的符号一模一样。
“哥哥,小心供品里的剑诀。”副驾上的周小夜晃了晃手腕,银铃发出清脆响声,“刚才在停尸房看见的罗庚盘,天池指针指着西关方向,那里的祠堂……”她突然皱眉,盯着周子夜手腕新浮现的红痕,“你的疤痕又深了,像条蛇在爬。”
西关老宅的砖墙爬满枯死的藤蔓,门楣上的“周氏宗祠”匾额缺了个角,露出底下刻着的并蒂莲——和红嫁衣、青铜铃上的纹样如出一辙。周子夜刚敲响铜环,门缝里挤出的不是光,而是陈年檀香味,混着若有若无的血腥味。
“送供品的?”开门的老太太拄着桃木拐杖,鬓角别着朵白菊,脸上的皱纹深如刀刻,“进来吧,祖宗们等着呢。”她转身时,周子夜看见她脚踝处浮着条形码,往生时间显示“2024年5月1日 子时”,而今天是4月23日,距离子时还有三天。
祠堂中央的供桌上摆着七个青瓷碗,碗里盛着清水,水面倒映着房梁上悬挂的纸灯笼,每个灯笼都写着“周”姓族谱上的名字。周子夜注意到最东侧的牌位是空的,底座刻着“周秀芳”三个字——正是母亲的真名,而牌位前方的香灰里,埋着半片银铃碎片。
“把供品摆到‘长媳’位。”老太太用拐杖敲了敲空牌位,“二十三年了,秀芳的牌位总摆不稳,你父亲当年……”她突然闭嘴,浑浊的眼睛盯着周子夜的手腕,“你腕子上的红痕,和建国当年一模一样,黄泉速递的骑手,都带着这种往生印。”
保温箱打开的瞬间,青铜铃剧烈震动。周子夜看见清蒸鲫鱼的鱼眼突然转动,盯着空牌位发出“咯咯”声,三叠纸钱自动飘起,在香案前烧成灰烬,却留下“周建国 1993年欠七单”的字样。更诡异的是,桃木剑在他触及时发出龙吟,剑身上浮现出父亲的字迹:“西关祠堂的第七块砖,藏着双生锁的钥匙”。
“老太太,您认识我父亲?”周子夜握紧桃木剑,剑鞘上的并蒂莲纹样在发光,“他当年在祠堂里……”话没说完,供桌上的清水突然沸腾,七个青瓷碗同时炸裂,水面倒映的纸灯笼变成了七顶纸扎花轿,每顶花轿上都坐着穿寿衣的纸人,脚踝处的条形码全是“1993年6月15日 03:47”。
“快跑!”周小夜突然拽住他的胳膊,银铃发出刺耳的尖鸣,“这些是黄泉的守祠灵,当年参与过双生锁契约!”老太太的身体在此时崩解,露出底下的纸人骨架,骨架腰间挂着枚青铜铃,和周子夜的那枚极为相似,只是铃身刻着“守”字。
祠堂的木梁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纸灯笼纷纷坠落,露出里面裹着的银铃碎片。周子夜想起父亲笔记本里的记载:“西关祠堂是黄泉速递的中转站,每任骑手需在此供奉至亲遗物,方能开启下一道锁”。他摸向空牌位,果然在底座发现暗格,里面藏着张泛黄的婚书——父亲和母亲的结婚照上,两人手腕都系着半枚铃铛,拼起来正是完整的双生铃。
“砰——”
祠堂正门突然关上,七个纸扎花轿堵住去路,轿帘掀开,露出里面坐着的骷髅,分别穿着黄泉速递不同年代的制服,其中一具骷髅胸前的工牌写着“周建国 1987年入职”,正是父亲年轻时的模样。
“子夜,取第七块砖。”骷髅父亲的声音从花轿里传来,指骨敲了敲供桌下的青砖,“那是你母亲当年藏魂魄的地方。”周子夜用桃木剑撬开地砖,发现砖下埋着个铁盒,里面装着母亲的生辰八字帖、半枚银铃,还有封血迹斑斑的信:
“建国,双生锁的局我看懂了,七次配送不是换骨,是让子夜和小夜的魂魄同频。若我没能回来,就把我的骨殖藏在祠堂,等子夜拿到桃木剑,用双铃共鸣打开铁盒——秀芳绝笔”
周小夜突然指着供桌的水痕,那里不知何时浮现出地图轮廓,标记着“第三人民医院停尸房13号柜”“殡仪馆b13柜”“西关祠堂第七块砖”,每个标记旁都画着并蒂莲,而中心位置正是市立医院产科7楼。
“这些是黄泉的十二个中转站。”周子夜握紧铁盒,青铜铃的裂痕处突然渗出微光,映出祠堂梁柱上的暗纹——正是十二道锁的图案,“父亲说过,每送十单开一道锁,现在第四单完成,应该……”
话没说完,铁盒里的银铃突然飞起,与青铜铃在空中相吸,拼成完整的双生铃。周子夜看见铃身浮现出全新的篆文:“第四道锁开,宗祠显影”,祠堂的墙壁开始透明,露出二十三年前的场景——父亲跪在供桌前,将母亲的银铃和自己的青铜铃分开,鲜血滴在砖缝里。
“当年你父亲为了让你活下来,把双生铃分成两半。”周小夜的声音带着哽咽,“母亲的银铃锁着妹妹的魂魄,父亲的青铜铃锁着你的生路,而西关祠堂,就是契约的起点。”
纸扎花轿突然集体崩塌,骷髅父亲的骨架化作光点,融入双生铃中。周子夜感觉手腕的红痕开始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双铃的纹路,而车筐里不知何时多了件遗物——母亲的红头绳,绳结处系着片新的银铃碎片。
“叮——”
手机弹出新订单,这次不是“黄泉速递”,而是条来自父亲旧号码的短信:“第五单:火葬场焚化间,往生被面,附信一封。备注:别让小夜靠近焚化炉”。发件时间显示“1993年6月15日 04:00”,正是母亲失踪的时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