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烟如梦5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章 这种枪阵虽能御敌,却非完美无缺,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如烟如梦53,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向右转!齐步走!”

刷!

亲兵们动作整齐划一,转身迈步走向校场中央。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转向身旁的徐达问道:“天德,你觉得这支小队如何?”

“陛下,臣以为此队纪律严明,确是精锐。\"

稍作停顿,徐达接着说:“不过臣觉得这般行军方式略显僵化,在实战中可能不太适用。\"

“有道理,我也这么认为。

战场上瞬息万变,如此拘泥于命令或许会错失战机,甚至被敌人击溃。\"

李文忠也在一旁随声附和。

“哼,稍等片刻便知晓了,且看便是。\"

李伟带领手下抵达校场指定地点,士兵们迅速排列成三列,随时准备开火。

他预先设置了三个靶位,分别位于五十步、一百步以及一百五十步远处,分布于不同方向。

首先,李伟重新布置阵型,朝着五十步的靶子调整。

他一声令下,第一排士兵举起燧发枪。

“准备,发射!”

砰砰砰……

随着李伟的命令,枪声骤然炸响,第一排士兵完成射击后,立即退至队尾,第二排士兵补上位置,整个过程如同流水般流畅自然。

第二排开火完毕,第三排接替,而第一排士兵在装填好弹药后再次回到前线。

三排士兵交替轮转,枪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

高台上观战的诸将无不目瞪口呆,这是火铳该有的表现吗?居然能够这般操作?

以这样的射击频率,骑兵若试图冲击这支队伍,必定会遭受巨大损失。

起初,武将们并未对这看似气势恢宏却缺乏实用性的队伍抱有太多期待,仅将其视为皇帝安排的一场演示。

然而,当他们目睹这般猛烈的火力,全都面色大变。

徐达更是惊骇不已,这样的武器倘若广泛配备给步兵,那么……还需要畏惧骑兵吗?

“陛下,这火器威力如何?能射穿多远的盔甲?”

徐达声音颤抖地询问。

“两百步之内,皆可破甲!”

朱元璋笑着回答。

“什么?两百步!”

徐达双眼圆睁,难以置信。

尽管在这个距离上命中率可能很低,但面对蜂拥而来的骑兵,这样的密集火力仍然可以造成相当的杀伤。

他暗自计算,骑兵全力冲锋的话,要跨越两百步到达此队列前,至少需要经历十轮射击(约四五十秒)。

十轮射击!如此密集的攻击,能够承受得住吗?

假如每个骑兵平均都要挨上十枪,那就必须全部避开才有可能靠近,而像骑兵这样庞大的目标,又能躲得掉吗?

再者,这种火器强大的穿透力,即便遇到重甲骑兵恐怕也未必能抵挡住。

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众多,而大明的骑兵数量稀少,在战斗开始时常需步兵对抗骑兵。

虽然大明步兵人数众多,却常常处于劣势。

但如今有了这种火器,情况将会完全不同!

徐达惊愕地赞叹道:“若得此宝,北境可安矣!上苍庇佑大明,佑我圣上!”

朱元璋闻言,眉开眼笑。\"徐将军所言极是,此物之效,天下皆知。\"徐达向来敏锐,虽有溢美之词,但燧发枪的威力确实毋庸置疑。

------------

这种枪阵虽能御敌,却非完美无缺。

尤其面对骑兵冲锋,仍需维持队形,不可因敌方冲击而自相惊扰。

这对士卒而言是极大挑战,毕竟骑兵冲锋之势如洪水猛兽,常人难以承受,要在这般压力下保持镇定,殊为不易。

所谓十次齐射,前提必是将士坚守阵地,且在冲锋面前仍能整齐列队,动作流畅。

当然,枪阵亦有破绽,骑兵并非个个视死如归。

一旦伤亡达到一定数量,或许还未接近枪阵便已溃败。

而在骑兵突破两百步防线之前,枪队可保全胜,骑兵则不然。

李伟下令枪队依次向五十步、百步及一百五十步的靶子射击,命中率并非重点,关键在于火力密度。

实战中必然会有诸多变数,只能由将领自行揣摩,他不过是个门外汉,行军布阵也只是粗略涉猎。

“大哥,这是何种火器,竟如此威力惊人!”

朱棣目露异彩,迫不及待地询问身旁的朱标,内心满是激动。

他年纪虽轻,见识却不浅,此刻脑海中已浮现出未来火器主导战场的画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中国历代名人大鉴

张一疯

明风九霄

出羣

民国第一悍匪

庚申大雪

北地五仙印

雪中小梅花

诸天万界革命

无处安放的三心二意

东南亚风云之西港往事

是名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