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一股怒火涌上心头
如烟如梦5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章 一股怒火涌上心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如烟如梦53,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差役闻言一惊,原来是自己的上级领导,立刻恭敬地再次行礼:“小人拜见侍郎大人,请大人随我入内。\"
“嗯,薛尚书在吗?”
李伟应了一声,又问。
“在的,大人请随我来。\"
李伟在差役引领下进入工部衙门,在大堂见到了直属上司。
“李侍郎,您总算来了,我都等得心焦啦!”薛祥瞧见李伟,眉开眼笑,“前阵子我跟皇上提过想让您过来,可惜没成,后来听说您升了工部侍郎,我还挺开心的,可左等右等都不见影儿,今儿个总算等到您了。\"
李伟有些窘迫地笑了笑:“抱歉,最近有点杂事缠身,耽误了些时日,还请尚书大人海涵。\"
实则是丞相处理那些琐碎事务去了。
“来了就好,来了就好。\"
薛祥并未深究,李伟近来行事总是神神秘秘,自从上次拟了个预算表后,几乎就没再参与朝廷大事,整日泡在兵仗局里,大家都知道这家伙是在替陛下研制火器呢。
“尚书大人有啥吩咐,只管说便是。\"
“不必着急,先让我引荐几位同僚给你认识。\"
薛祥笑着说道,随后领着李伟走向旁边的一间屋子,里面有一位官员正埋头批阅公文。
“赵侍郎,您忙吗?”
薛祥在外轻声问。
屋内赵俊听到呼唤,连忙搁下笔站起作揖:“尚书大人光临,下官不敢怠慢。\"
“来,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便是新上任的李伟李侍郎,刚从右侍郎升任,这位是赵大人。\"
薛祥介绍道。
李伟站在一旁,与赵俊彼此拱手行礼,算是初次见面。
“赵侍郎如今负责城防修筑以及一些营建、水利事务。\"
薛祥简单说明了分工,接着便带着他前往自己的办公地点。
“李侍郎,日后您就在此办公,稍后我会派人将您的属官叫来,他们自会向您禀报具体事宜。\"
“多谢尚书大人。\"
李伟初来乍到,对一切还不熟悉,好在薛祥为人随和。
片刻之后,属于李伟管辖的一群下属陆续前来拜见新上司。
“见过侍郎大人,卑职姜守清,隶属屯田清吏司,本司主管屯垦、抽税、薪炭、夫役、墓园等事务。\"
“见过侍郎大人,卑职关子明,隶属虞衡清吏司,本司掌管军械、窑冶、杂项、火药房等等……”
“见过侍郎大人,卑职……”
一群人挤满了李伟的小屋,七嘴八舌地开始汇报工作,听得他头都大了,这哪里是什么轻松差事?
听了一阵,李伟才大致明白这些人各自负责什么。
工部设有四个司,分别叫营缮、虞衡、都水和屯田,眼前这些人大多来自屯田与虞衡两司。
屯田司负责屯田开垦、收税、砍伐木材、征集劳力以及修筑陵寝等事务,而他们所收的税是针对匠户的,全部为实物缴纳。
虞衡司则负责猎取山林中的鸟兽皮毛、骨骼、羽毛等资源,并且承担制作军服、兵器、陶瓷及锻造工具的任务,军器局便是其下属单位之一。
每司有一位五品郎中,两名从五品员外郎,几位六品主事,其余属官多为较低级别的官员。
好不容易理清楚各部门职能后,李伟感到头疼不已,虽然薪俸没增加多少,但工作负担却重了许多。
过去在内阁时,他总是将任务推给别人,即便出错也有朱元璋兜底,自己几乎就是个旁观者。
如今不同了,作为侍郎,他肩上的责任重大,稍有不慎,连薛祥都难以应对。
“好了,我都明白了,你们就按以往那样继续工作吧,没事别来找我,有事也尽量别来找我。\"
李伟有些焦虑地抓了抓脑袋。
关子明等人听得一头雾水,“尽量别找你”是什么意思?你是管还是不管?
“都散了吧。\"李伟说道。
“哦,那我们这就告退了。\"
众人刚要离去,李伟忽然想起军器局的事情,急忙喊道:“等等,军器局归谁管理?”
“回禀侍郎大人,是我这边负责的。\"关子明停下脚步,随即喊住一个刚要离开的主事,此人正是专门负责军器局事务的孙建。
“你们把军器局的情况跟我说说。\"李伟道。
“是,大人。
军器局原为军需库改建而成,主要负责制造火铳、刀剑、弓箭、马具等军用物资,目前共有各类工匠九千余人……”
---
李伟惊叹一声:九千多人!这规模可真不小!
从前没有担任领导职务的他,总觉得只差一把椅子就能成为领导。
如今真正坐上位置,他心里竟有些发怵。
其实做个侍郎也不难,具体事务由下属完成,只需下达指令并监督即可,偶尔偷懒也不是不行。
李伟并非那种敷衍了事之人,即便心中不悦,对待工作却始终严谨认真。
他对军器局的状况逐一查问,随后便在关子明与孙建的带领下前往军器局。
路途遥远,二人陪同李伟步行一小时方才抵达,令他疲惫不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