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为何要惩罚我?
如烟如梦5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2章 为何要惩罚我?,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如烟如梦53,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伟尽量向这些工匠解释原理,希望能让他们明白这么做的缘由。
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与盲目去做,效果截然不同,遇到问题时也才能找到解决之道。
然而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这些工匠的手艺无可挑剔,但给他们讲基础原理,简直是白费力气。
就像鲁提,讲半天空气成分他都听不明白,在他们心里,空气就是空的,没什么特别。
不仅如此,很多时候科学理论会与他们的传统观念发生冲突。
你跟他讲物质,他跟你讲五行;你跟他讲化学,他跟你讲五行变化,甚至还有玄学和宗教,各种怪论混杂在一起,搞得李伟头疼不已。
折腾了一阵,他发现实在太困难了,干脆不如从小孩入手重新教起。
嗯?这主意倒不错。
孩子就像白纸,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阻碍,教什么就信什么,从小培养,确实是普及科技的好法子。
只是需要花费数年乃至十数年的时间罢了。
\"照我的话去做就行。\"
李伟放弃了解释原理,直接传授操作方法。
\"只管建炼焦炉,必须隔绝空气。
对了,煤要先洗选,清除灰尘杂质,挑选优质煤,再捣碎成煤饼,铁矿石也得先清洗……\"
炼焦是工业化的关键环节之一,不仅提供能产生更高温度的焦炭,还产出煤焦油、煤气等副产品,而煤焦油经过蒸馏又能制造多种工业品,如沥青、杀虫剂等,皆为珍品。
当然,后面这些他目前还无法生产,但他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得好好保存,日后慢慢探索。
工业的发展相互关联,一个行业的兴起会带动其他行业。
交代完炼焦的事,李伟又开始讲述高炉的改良、水车的改进以及发电机材料的筹备。
工匠们认真聆听李伟的指导,尽管不明所以,但他们只需听从侍郎大人的指示即可。
这些任务都是庞大的工程,李伟也只能让他们逐步推进。
孙建和徐勇几乎全程无所作为,这让李伟十分不满,薛祥有他的侍郎分忧,悠然自得,而自己的手下却无一可用,只能事必躬亲!
忙碌一天后,好不容易回到工部,李伟刚跟薛祥打了招呼正要离开时,又有人来找他。
\"小德子,许久不见。\"
小德子笑了笑,确实好久不见,作者都快把我遗忘了。
\"李大人,皇上召您入宫。\"
\"嗯。\"
李伟无需多想就知道,肯定又是写字的事没完,朱元璋又要找他麻烦了。
忙了一整天,本已疲惫不堪,还得应付上司,真是令人厌烦!
无可奈何,李伟只能跟着小德子进宫。
乾清宫内,小德子领着李伟到朱元璋面前后便告退了。
朱标正在向朱元璋汇报政务,见他来后便暂停了。
李伟懒散地行礼:\"参见陛下,见过太子殿下,陛下有何吩咐?\"
朱标情绪低落,随意地点了点头。
而朱元璋则是脸色阴沉地看着他:\"你以为只有你最聪明?\"
\"此话怎讲?\"
\"朕让你写字,你屡次违背旨意,是不是欠教训?\"
\"……\"
李伟不屑地撇嘴,对朱元璋动辄施暴的坏习惯表示抗议。
“这怎么能算我误解呢,明明是您没讲明白啊!”
“什么?你竟敢狡辩?我们说得还不够明白吗?”朱元璋怒目圆睁。
“当然不够明白了,你们这些人说话老是之乎者也的,怎么能怪我理解错呢?”
其实李伟这分明就是在强词夺理,朱元璋说话一向直白粗俗,从未像文人那般咬文嚼字。
然而朱元璋并不这么认为,他自修成材,一直觉得自己是饱读诗书的文人,李伟的评价正好戳中了他的心思,所以他自动忽略了这一漏洞。
“之乎者也怎么了?难道非得像你那样粗俗不堪才能把话说清楚吗?”
李伟震惊地瞪大双眼:“粗俗?你说我粗俗?陛下您说出这种话时,不会觉得愧疚吗?”
他实在无言以对,原以为朱元璋会反驳说自己并未之乎者也,但结果却超出了他的预期。
“标儿,你说说我们俩谁比较粗俗?”朱元璋转头寻求长子的意见。
“……”
朱标在一旁听着这两位满口之乎者也却浑然不知的“文人”,连他这位真正的读书人都感到无语。
“当然是……李侍郎。\"
朱标硬着头皮评价道,实际上他更想说你们两个都一样。
“哼,偏袒不讲道理!”李伟冷哼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