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热血沸腾,几乎想当场挑战群臣
如烟如梦5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章 热血沸腾,几乎想当场挑战群臣,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如烟如梦53,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待众臣汇报完毕,朱元璋忽然大声喊道:“李伟!”
正打着瞌睡的李伟猛然惊醒,迷茫地看着朱元璋:
“啊?怎么了?”
“刚才礼部提到的事情你怎么看?”
朱元璋严厉地质问。
李伟傻眼了,他刚才在打盹,哪里知道礼部说了些什么。
“高丽未能如期进贡,三韩之地反复无常。\"薛祥不动声色,只是低声提醒李伟。
李伟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薛祥听到这话翻了个白眼,心想这人真是无可救药。
还不等李伟回应,勋贵集团那边就开始喧哗起来。
永昌侯蓝玉直言:“皇上,臣以为应对高丽有所行动,瞧他们那德行,见咱们未能彻底平定倭寇,便开始摇摆不定……”
“正是如此,依我看,连同倭寇一起铲除才是正道……”怀远侯曹兴附和。
……
朱元璋充耳未闻,他的注意力全在李伟身上,整个人像是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怒火四溢。
徐达、汤和等老臣察觉到皇帝心情不佳,迅速转头示意其他将领噤声,这才让喧闹的场面安静下来。
明朝初期,这些将领大多热衷于建功立业,谋求晋升。
唯有徐达这样的元老稳重自持,无意争斗。
李伟一听提到倭国,顿时兴奋起来,这可是他熟悉的领域啊!
“皇上,此事势在必行!”他斩钉截铁地说道。
“你可知兴兵会有何等巨大的隐患?不但耗费民力财力,即便攻下那些偏远之地,所得也不足以抵消付出。
你什么都不了解就在这里信口开河,真是愚蠢至极!”
朱元璋一反常态,不再以“李爱卿”称呼,而是严厉呵斥李伟。
李伟被骂得一头雾水,满心疑惑。
这算怎么回事?这不是你主动问我的吗?我又不是军人出身,你让我发表意见,现在又迁怒于我,这分明是在找茬!
他委屈地盯着朱元璋,思索着自从昨晚到现在,自己似乎并未得罪这位老人,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陛下有所不知,倭国蕴藏丰富银矿,拿下之后可开采银子,这样一来,我大明便不愁银两短缺了!”
李伟语气不善地回应,尽管他对军事一窍不通,但出于某种后世的民族情感,仍想努力争取。
关于倭国盛产白银的消息,是他偶然在网上某篇文章中读到的,真假且不论,眼下先行动再说,即便最终证实无据,他甘愿承担后果。
朱元璋闻言愣住,竟还有这种好事?本想找个由头教训这小子一顿,却意外得到了一个惊喜!
他原本担心后世子孙会因一时冲动,不惜代价攻打这些蛮荒之地,反而损害国家利益,因此打算将倭国列为不可侵犯的国家,并将其载入祖训。
然而得知那里有银矿,朱元璋立刻改变了主意。
不过此事暂且搁置,这小子竟然敢向自己的女儿讲述不堪入耳的故事,今天绝不会轻饶!
“你懂什么?倭国距离我大明万里之遥,海域险恶,哪里是那么容易征服的?你可知航行中的危险有多大?稍有差池,我大明的水师舰队就会葬送于狂风巨浪之中!”
李伟怒气冲冲地反驳说:“陛下,我可以用私人资金打造蒸汽战舰,亲自出征,绝不牵连朝廷。
您尽管放心!”
“就你行是吧?就你觉得富裕是吧?你自己去打仗?你知道海上风暴的威力吗?……废物一个……一无所知……字写得歪歪扭扭……只会投机取巧……”
朱元璋拍着大腿破口大骂,起初尚且与当前事务相关,后来却完全变成对李伟的羞辱。
李伟被骂得晕头转向,脑袋里嗡嗡作响。
这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骂了一阵,终于消气后才停下来。
大臣们见他对李伟的态度转变,各自心生异样。
朱元璋刚停,赵俊便站出来奏道:“陛下,臣弹劾李侍郎擅自改动军器局设施,导致巨大浪费,不珍惜民力,行为放纵,请治其失职之罪。\"
洪彝随之而出:“陛下,臣附议。
李伟德不配此职,先是殴打属官,再则胡作非为,还在朝堂上打瞌睡,失仪失德,应免其官职并严惩。\"
左都御史安然随即弹劾,其他专职谏官也纷纷跟进。
李伟听后热血沸腾,几乎想当场挑战群臣。
然而见对方人多势众,又担心他们不守规矩,以多欺少,只能装作充耳不闻。
众多文臣联合弹劾,尽管薛祥说了几句公道话,吴伯宗也在最后提出了反对意见,但二人势单力薄,很快便被压制下来。
——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一幕,脸色骤变。
他不过是借此发泄情绪,从未想过真的要置李伟于死地。
然而,由于他态度的变化,那些早已将李伟视为奸佞的大臣们蜂拥而上,硬生生将李伟塑造成必须处死才能平息众怒的巨奸。
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就连徐达、汤和这两个老友也投来疑问的目光,似乎想知道他是否真有此意。
朱元璋表面平静,内心却十分惊愕。
他未曾想到不知不觉中竟已将李伟逼入如此境地,当然,李伟本人的积极配合也功不可没。
朱元璋目光微沉,这种局面显然不是他想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