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烟如梦5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章 一片寂静,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如烟如梦53,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尤其是外地的官员,来京城一趟不容易,谁不想快点办完事情回家,如果不贿赂这些负责的京官,可能会被拖延很久,耽误不少时间。

“轻微惩罚以示警戒?你知道他们送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吗?那可是从百姓那里搜刮来的,动不动就是几百贯、几千贯,那是多少百姓的救命钱啊?我们决定,这次只要是涉及此事的,都要处死!”

朱元璋眼中闪过杀意。

朱标大吃一惊,急忙劝道:“父皇,这些人中间肯定有不少是迫于无奈的,不能全都杀了,儿臣认为还是应该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

“迫于无奈?哪个是迫于无奈?哪个是贪得无厌?你能分辨得出来吗?”

“这……”

朱标有些迟疑,若真要分辨清楚倒也不是做不到,只是需耗费无数人力彻查,这些官员散布各地,详查起来谈何容易。

“哼!若是查不清楚,那就统统杀了,宁可错杀,也不能放过一个!”朱元璋怒气冲冲地说道。

“父皇,儿臣以为此举不妥,这样岂不是会枉杀许多无罪之人?”朱标反驳道。

“他们无罪,那百姓又有何罪?标儿,难道我们不是教导你要将百姓置于首位吗?你知道一个贪官能祸害多少百姓吗?”

“父皇,儿臣依旧觉得此法不妥,如此行事,实非仁德之举……”

“你怎么还是不懂呢?我们之前不是说过……”

朱元璋越说声音越大,双眼瞪得滚圆,说话如雷霆震耳,把朱标狠狠地数落了一番。

他今日本就满心怨气,虽然刚对李伟大发脾气稍微宣泄了一些,但此时又被朱标接连顶撞,怒火瞬间又燃了起来。

朱标毫不退让,挺着脖子引经据典一番争辩,把父亲气得暴跳如雷。

论学识,朱元璋实在比不上自己的儿子朱标。

毕竟朱标是他悉心栽培的结果,而他自身出身贫苦,即便后来掌权后恶补学问,仍与儿子相差甚远。

看着皇帝和太子争吵,李伟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可惜没热闹可凑,连个瓜子都没有,真是遗憾……

“你气死朕了!李伟,你给朕好好解释,要是解释不通,朕扒了你的皮!”

朱元璋被朱标说得哑口无言,目光一扫,便看见旁边的李伟正偷看,立刻转向他道。

李伟顿时愣住了,脸上的笑意僵住,无辜地看了父子俩一眼,你们自己吵好了,跟我有什么关系?

两人吵得累了,都把目光投向李伟,等着他来评理。

我靠,这理怎么评得下去?这是皇帝和太子啊!

李伟思前想后,最终还是选择站在朱元璋这边,毕竟他的力量更强。

整理了一下思路,李伟开口道:“太子殿下,我给您讲个故事吧。

假设您现在驾车疾驰在路上,前方的路上有几个孩子正在嬉戏……”

“不可能!寡人怎会不顾人命疾驰,寡人绝不会做这种事!”李伟的话还没说完,朱标就急忙打断道。

李伟:“……”

“我只是假设,假设你明白吗?”

你可别问我假设是谁!

朱标眉头紧锁,最后勉强接受了李伟的假设。

李伟接着说道:“如果有一辆快速行驶的马车,前面有几个孩子正在嬉戏,这时已无法停下马车。

唯一的办法是急速转弯,但路旁同样有一个孩子,如果选择急速转弯,这个孩子就难逃一死。

请问太子殿下,您会转弯吗?”

李伟将他在后世所听闻的火车与孩子的寓言稍作修改后使用。

他观察到这二人争论已久,逐渐明白这根本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如何取舍的选择题。

老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百姓,而朱标则坚持想要两全其美,可惜这是不可能的。

在古代,交通闭塞,通讯困难,调查官员的方法也很单一。

要彻底查清这些官员,不仅费时费力,还需投入巨大的资源,实在不易。

与其如此,不如索性放弃调查。

无论是将所有官员全部处决后重新任命,还是只惩治部分官员,赦免其余,这两种做法的成本都远低于彻底查清真相。

或许有人认为锦衣卫遍布全国,无所不在,认为查明此事不过是小事一桩。

然而,这只是传说和影视作品中的夸张之词。

实际上,锦衣卫真正能够做到无所不及的地方大概只有京城及其周边区域。

至于其他地区,他们搜集情报的方式大致如下:

首先,市井中的混混、江湖人士若得知有用的消息,便会向锦衣卫举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中国历代名人大鉴

张一疯

明风九霄

出羣

民国第一悍匪

庚申大雪

北地五仙印

雪中小梅花

诸天万界革命

无处安放的三心二意

东南亚风云之西港往事

是名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