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困冬忆M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章,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困冬忆M,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神机营。”
与此同时。
在远隔千里之遥的福建海师都督府内。
汤和接收到朱英暂借给明海师的两百艘大型宝船的消息。
更值得注意的是,除两百艘大型宝船之外,朱英还额外提供了五百艘中型宝船与千名技术娴熟的水手资源。
须知,单是一艘大型宝船便可承载上千名军士,除去仆役等后勤人员外,
大概可容纳七百名战士。
以此推算,两百艘大型宝船可以装载多达一万四千多名战士。
而中型宝船一艘可运载约六百名人员,扣除后勤需求后大约能够搭载约四百士兵。
所以五百艘中型宝船便可以输送近两万名兵员。
如此一来,之前朱元璋与诸位统领商定派遣五万名战士的大明海师队伍,现在已经有三万四千余人被装备齐备了。
虽然未达到五万规模,但这三万四千战士已然足够应对高丽战事。
鉴于这次作战主要侧重从侧翼悄然偷袭高丽的战略部署。
只要有陆战队配合对敌实施压力,此兵力完全充足。
如今,战船已备,各地挑选的善于水上战斗的将士亦相继到位。
汤和即时下达了指令,训练工作正式展开!准备就绪迎击高丽之战!
随之,整个明朝疆域内各卫所及将领纷纷忙碌起来。
不过这些紧张安排并未打破普通百姓生活的安宁状态。
毕竟新朝成立才十五年,明朝的可用兵力庞大丰富,即使经济条件可能稍逊,但在战斗力层面正处在鼎盛之时。
故此,全国上下百姓依旧维持着如往常的生活节奏。
然而有一人,他不算普通百姓,又并非明代正规将领,目前却是极为清闲自在。
秦淮河岸边一处雅致庭院内。
朱英披一件华丽狐皮长衣端坐正位之上。
下方站着以梁封臣、柳大娘为首的各地总管办事人员。
按照既定程序,在因护送银库提前抵京并汇报过今年收支账目后,原本他们当天就要动身返回原地。
但朱英临时改变计划,要求他们再一次聚集于此院之中。
\"哎呀少爷,若您只是想要单独跟我和依依二人赏雪聊天尽可明说,又何必把这些相貌平平的男人统统叫来?真讨厌。”
柳依依用娇嗔的声音说道。
其他人见此情景,打算遵循以往的老规矩,照例对柳依依的不可得和朱英的无视进行评论。
但今天的朱英明显没有闲情与他们玩笑。
他举手拦住了众人的话头:
“好了,今天找你们来是有正事商量。”
随后,他将视线投向柳依依,说道:
“柳依依,你要是再说些乱七八糟的话,就给我出去!”
看到朱英如此态度,在场众人立刻收敛了轻佻之色,柳依依也同样安静下来。
朱英看着他们的反应略显满意地点点头。
\"今天特地召集大家,是因为有一件事情需要公布。”
“那就是,整合我们目前所有的资源,创建大明唯一皇家商户!”
光阴如流水一般飞逝,新朝建立已进入洪武十五年冬十月二十七日。
在乾清宫内,朱元璋在宫女和太监的帮助下穿上了一件平常布衣而非龙袍。
由于自身的出身背景,朱元璋不喜欢整日穿着龙袍像以前的**一样彰显威仪,反倒时常换上平民服饰,据他说,“我本就是淮右一个布衣而已。”
对此,一众臣子早已司空见惯,也无人敢冒昧议论是否不符天子气度。
穿戴整齐后,朱元璋挥手示意侍从退下,独自走出乾清宫。
片刻后,他步伐矫健地抵达奉天殿。
站在宏伟鎏金龙椅一侧,他俯视着下方——皇太子朱标率领诸多藩王及大臣们均身着普通布衣站在殿中央。
\"都准备好了吗?”
朱元璋低声问道。
听闻此言,朱标笑着走上前,弯腰行礼回应道:“回父皇,一切准备就绪!”
“好,出发!”
朱元璋点头肯定后转身先行踏上阶梯,朱标及其余随从紧随其后。
他们先后离开了奉天殿、午门,最终走出皇宫。
与此同时,在秦淮河畔的一处小院中,朱英端坐在屋檐下,悠然眺望远处风景同时品茗。
表面虽看起来平静无波,但他眼中却充满期待又夹杂些许担忧情绪暴露无疑。
这时,院外传来吆喝声打破了他的思绪:“咚咚咚!陛下旨意传达:宫中有喜事降临,要与天下百姓共同庆祝,将在应天府的二十家酒楼举办盛宴,所有人均可前往享用!”
随即,街头巷尾传来各种喧嚣之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