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困冬忆M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章,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困冬忆M,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是就是,我家那不成器的孙子要是能有英小子一半好我就感恩戴德了,还是得靠大哥您教孙子有一套啊!\"冯胜附和道。
\"你们这些家伙怎么把我想说的话都说完了!不行,大哥我也想让我儿子去跟着英小子学一段!\"定远侯王弼叫道。
\"我靠,你们几个抢先了啊!我景川侯曹震也想让孩子向英小子讨教!\"
一群花甲老人像要糖果的小孩一样围着朱元璋请求,争先恐后地表达心意。
不过朱元璋倒是颇为享受这种场面,听着别人赞美自己的子孙,这是人之常情。
要说拍他朱元璋的马屁,一不小心就会掉脑袋;但要是夸朱英,尽管放马过来!
一边的皇子们看着父皇越听越乐,都有种自己被取代的感觉。
朱标、朱棣几兄弟互相看了看:这是我们吗?为啥感觉在朱英出现之后,我们就变得无关紧要了呢?
朱标内心独白:人在大明,失去父爱,失联中,请勿打扰。
而在场中心的朱英,看到这一幕则满头黑线又尴尬无比:
夸人可以,能不能不要当着我的面这样夸?再这样我都觉得自己真有那么好了!
一艘巨大的画舫高十丈,在香风扑鼻、美人娇语的秦淮河中徐徐前行。
最终载着朱元璋等人来到一块空地前停驻。
也不能算空地,因为数百名夜色中战甲闪耀的大明军士列阵而立。
他们的前方,十七门火炮一字排开,气势迫人。
朱元璋停止了与面前徐达等人的交谈,阔步走向画舫前方,俯视而下。
庞大的画舫驶来,其上的朱元璋亦成为众人的焦点。
李文忠率领数百名金吾卫将士,在这一刻齐齐以右手握拳重重敲击胸前的护心镜,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
“咚!咚!咚!……”
这一幕令朱英倍感疑惑,他将视线投向身旁的朱元璋,稍显踟蹰地问道:
“这是何意?”
朱元璋嘴角浮现出一丝浅笑,手指着下方的军士和火炮说道:
“这便是为你的生辰精心准备的又一份礼物。”
话音刚落,朱英怔在原地。
随着朱元璋手臂缓缓抬起,李文忠高呼一声:
“预备!”
随即,数百手持燧发枪的金吾卫整齐划一迈步上前,朝星空举起枪支;另有三十四人走到十七门洪武神武火炮旁,有人蹲下持弹,有人手擎火炬。
当一切筹备妥当,朱元璋挥动大手示意放炮。
刹那间,枪炮轰鸣声震彻四野——数百燧发枪齐响,十七门火炮接连炸裂。
\"嘭!嘭!嘭!……”
“轰!轰!轰!……”
火炮轰鸣十七声,枪击一千七百响,皆对应着朱英年满十七岁的寓意。
这,正是朱元璋特意为孙子所备之礼。
刹那间,整个秦淮河两岸乃至整座应天府都沉浸在这隆隆巨响与硝烟之中。
朱英愣住了。
若追溯到前尘往事,他在某些玛丽苏电视剧里确曾看过为了取悦谁谁便让全城烟火盛放的情节。
那时他还不屑评价:脑残愚蠢至极。
可今次,这位老祖宗竟能为自己的生辰调动这般大军,用上枪炮,只为一人欢呼共鸣。
内心岂一个感动可以言表。
当然,如若不是自家爷孙关系,怕也只觉得恶心得紧罢了。
然而庆典并未终结,枪炮消停之后,李文忠引众金吾卫齐齐顿脚,扯开喉咙朝着夜空嘶喊:
“祝愿我大明天策侯征伐高丽之战凯旋而归!”
此起彼伏、山崩地裂般的祝福声萦绕在天际。
不仅朱英整个人都懵了,就连朱标、朱棣、徐达、李善长等一干明廷重臣,也都陷入了短暂的呆滞之中。
惟有朱元璋这个策划者满面春风地笑着。
朱英转过身,望着笑得爽朗的朱元璋,满腹狐疑:
“此,天策侯?”
看着孙子茫然的模样,朱元璋哈哈大笑起来:
“莫非你忘了之前咱们答应过要向皇帝为你求个官职?细细思量下来,光有官职似乎太过普通,鉴于你对大明的功绩,实该封侯啊!”
于是朱元璋又接着道:
“我便替你奏请皇帝旨意,册封你为天策侯,既是官身亦是尊贵爵位!”
说到此处,朱元璋顿了顿语调,深情注视着自己的长孙:
“从今往后,仿若昔日大唐太宗未登基时建立天策府那般,你可以任命正四品以下的官员,并可调动大明所有军力!”
“除了皇帝陛下、太子殿下以及我之外,这大明朝中你是最受尊敬的存在。”
现场陷入一片寂静,仿佛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