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困冬忆M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6章,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困冬忆M,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到时候只要上奏洪武皇帝,请旨赐罪名即可——欲谋逆造反,诛九族,没家产!想想就觉得无比舒畅过瘾。
目前朱英正驻守应天静候佳音,期待能有一次抄家的机会大快朵颐。
洪武十六年的四月夏末时节。
正是明军自漠北班师凯旋之日。
这一次江畔迎归的场面比朱英之前的那次还要热烈无数倍。
就算用“人山人海”
也不足以形容其壮观程度,可能“万众云集”
勉强能贴切一点。
一艘接一艘巨型战舰首尾相接连成长龙顺江而下,遮蔽江面仿佛连天空都要遮住。
在数以万计的大明子民注视之下,这些宏伟战舰逐渐靠岸,放下船锚,伸展跳板。
征东大将军魏国公徐达一马当先踏上跳板走下战舰。
在他身后依次是征东右将军燕王朱棣、水师大都督信国公汤和以及宋国公冯胜等文臣武将紧随其后步履沉稳地踏上陆地。
岸边百姓看见这些身披铠甲的英雄们风采赫赫,立即欢呼呐喊起来。
\"将军威武!”
“将军威武!”
“将军威武!”
徐达等人含笑注视着这一幕,就在他们刚刚踏上岸离开跳板的瞬间,四周突然浮现众多身披金甲的金吾前卫士兵。
与此同时,天子的大纛也映入眼帘。
大纛之下站立着身穿明黄色蟒袍的大明皇太子朱标,以及他身后跟随的一众文武大臣。
看到此景,徐达等人急忙加快脚步,走到朱标前方一丈处,齐齐单膝跪地并低头拱手高呼: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同样的呼声连续三次响彻。
朱标面带和蔼的笑容,连忙走向他们身前伸出手将他们一一搀扶而起。
\"你们各位都是我大明的功勋之臣,不必过于拘礼,请速速起身吧。”
听到这话,徐达等人也没有过多拘泥,毕竟朱标并不像他的父亲朱元璋那样威严。
众人在他面前相对较为放松。
随之站直身体后,徐达微笑开口说道:
“多日未见,殿下的气宇更加非凡。
刚才看殿下站在大纛之下时,我还错以为是陛下亲自到来。”
“哈哈,魏国公这话可千万别在父皇面前提及。
若是被他知晓,孤定又免不了一顿训诫。”
朱标半开玩笑地回应。
听闻此言,众人都微微露出了笑意。
试问当今之世,谁人不知朱元璋对朱标的厚望?那可是尽其所能予以培养。
从朱标的教师阵容便可窥知一二。
在文方面,有曾任大明第一任丞相的韩国公李善长、前朝儒学泰斗宋濂等人教导。
至于武功,则是由大明首屈一指的开国功臣魏国公徐达,以及追封为第一位王爵的常遇春——尽管是死后追封——但他于朱元璋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换言之,无论文臣武将中的翘楚皆担任过朱标的授业恩师。
况且,原配逝去的太子妃常氏乃是常遇春之女。
等于说是朱元璋直接将兵权送到了朱标的手中。
拥有如此权威而不受皇帝猜忌的太子,大概只有朱标而已,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朱标转移了视线,落到了他的四弟朱棣身上,笑着向其示意挥手,道:
“四弟从沙场归返,似乎愈发壮实了。
过来让兄长近观一下吧。”
闻讯后,朱棣满脸骄傲地迈步至朱标身前,给予兄长兼太子朱标一个结实的拥抱,兴奋地道:
“大哥啊,这回出征真是爽快至极!你可不知晓那些高丽和蒙元敌军被我击打得如何溃败呢,那是一片狼藉之势啊!”
伴随耳畔朱棣豪气的声音传来,朱标笑着使劲拍打了一下他的后背,言道:
“好,确实不愧是我的兄弟。
日后由你戍守边疆,大哥自是安心无疑!”
“哈哈哈……”
朱棣大笑声间缓缓松开了双臂,与朱标对视之时,眼中饱含真诚满溢的兄友之情。
\"只要你在位一天,我永远做为你驻防北境的忠将。”
朱棣的此话完全是出于心肺之间的真情实感,这也是朱标所信任的。
\"很好,大哥相信你,就该如此。”
朱标再次轻轻拍了他的肩膀几下。
稍顷之后,他的目光巡视在众人之间,并开口道:
“父皇已在奉天殿前设好了庆功之宴,诸君便随同我一同前往吧。”
听后,徐达及众僚纷纷躬身抱拳应道:
“臣等感谢陛下盛情,感激殿下好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