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1章 新律初颁,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上班苦,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宫前的青铜鼎,新燃的炭火熊熊烈烈,“噼里啪啦” 地迸溅着火星,奋力与周遭的严寒对抗,试图驱散这恼人的冷意。赵括稳步而来,沉重的皮靴踏在阶前未化的残雪上,“嘎吱嘎吱” 的声响在寂静的清晨传得老远。他抬眼望去,只见匠人正小心翼翼地将商鞅 “徙木立信” 的木雕悬挂在招贤馆的门楣之上。那木雕工艺精湛,商鞅的面容栩栩如生,深邃的双目仿若正俯瞰着这世间万象,见证着即将到来的变革。赵括腰间的狼头纹剑穗随风轻摆,扫过廊柱时,带起的微风惊动了木雕上悬挂的铜铃,清脆的叮当声悠悠传来,与远处胡商驼队那沉闷而悠扬的驼铃声交织在一起,刹那间,赵括的思绪飘回到十年前的那个清晨。彼时,他在河套初见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壁画,壁画中那锐意进取、突破陈规的场景深深震撼了他,时至今日,那画面仍如在眼前,清晰得仿若昨日 。

“启禀武安君,旧贵族联名递了谏章。” 墨玄身着铁刃甲匆匆赶来,甲上还沾着昨夜巡逻留下的寒霜,在晨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点点寒光。他双手捧着木牍,木牍在晨风中哗哗作响,仿佛迫不及待地要将其中的内容诉说出来。“为首的宗正卿赵良,言称‘秦士如狼,入赵必噬’。” 墨玄微微躬身,神色恭敬,声音中却隐隐透露出一丝担忧 。

赵括微微皱眉,手指轻轻抚过木雕上商鞅的衣纹,那细腻的触感仿佛带着往昔的温度。指尖缓缓停留在匠人新刻的 “治世不一道” 五个字上,他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而坚定。三日前改铸的 “新政督造印” 此刻还带着铸炉的余温,那是用郭开的相国印玺熔了边角重新打造而成的。印纽上的狼首纹威风凛凛,取代了原先象征旧势力的苍头纹。“传尸佼、公孙贾,卯时三刻,王宫前殿辩论。” 赵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带着寒意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河套风沙磨砺出的冷冽与决绝,“让赵国博士瞧瞧,秦士的言辞,是否比他们手中的竹简更具锋芒。”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空旷的王宫前久久回荡 。

招贤馆的朱漆门缓缓开启,厚重的门轴转动时发出 “吱呀” 的声响,仿若在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门刚打开一条缝隙,一张张羊皮诉状便如纷飞的雪片般涌了进来。赵括眼疾手快,伸手接住一张边角已然磨破的羊皮。只见上面用匈奴文混着赵隶歪歪扭扭地写着:“代郡牧长控诉:旧贵族夺我草场三十里,以《胡垦令》为证。” 他抬头望去,台阶下站着一个身形魁梧的牧民,头戴狐皮帽,帽上的绒毛在风中轻轻颤动。牧民腰间挂着三年前马服邑颁发的双籍令牌,那令牌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独特的光泽,见证着赵国在民族融合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

王宫前殿内,青铜灯树高高矗立,数十盏灯火摇曳不定,映照着十二名博士身着的深衣。深衣颜色暗沉,样式古朴,彰显着他们尊贵的身份与地位。宗正卿赵良坐在首位,手中的玉珏不经意间撞在案角,发出一声清越的响声,在殿内久久回荡,仿若在为旧秩序发出最后的呐喊。“昔文公逐秦客而强晋,今王上纳秦士,恐成邯郸之祸!” 赵良的声音高亢而尖锐,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傲慢。他目光如炬,扫过阶下的尸佼,眼神中满是不屑,仿佛在看一个微不足道的蝼蚁 。

尸佼微微抬头,手中的铜灯在风中轻轻摇晃,昏黄的灯光洒在他脸上,使得他眉间的疤痕愈发醒目。那疤痕是当年在咸阳触怒吕不韦时留下的,宛如一道岁月的沟壑,记录着他坎坷波折的过往。“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时,可曾问过胡服是否‘非我族类’?” 尸佼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穿透力,仿若青铜剑出鞘时的锐利声响,“今武安君废逐客令,正是续武灵王之志 —— 当年骑射可胡,今日治术为何不可秦?” 他言辞犀利,条理清晰,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令在场众人不禁暗自点头,心中对秦士的看法悄然发生了转变 。

就在此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喧哗声。图门带着三名苍头军降卒匆匆闯入,他们的甲胄上还留着赵括改良后的双籍徽记,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启禀大人,这几人在招贤馆外撕毁牧民诉状。” 图门单膝跪地,神色严肃,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与焦急。他的狼头护心镜闪闪发光,映照着赵良骤变的脸色。赵良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心中暗叫不好 。“他们腰间的玉珏,刻着宗正府的纹章。” 图门接着补充道,声音中满是对这种卑劣行径的谴责 。

赵良的袖口猛地收紧,袖中的玉珏硌得他掌心生疼。他心中暗自叫苦,却又无从辩驳。赵括面色冷峻,将牧民的羊皮诉状重重地拍在案上,新铸的印玺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仿佛在宣告着正义的降临。“宗正卿可知,这诉状上的《胡垦令》,正是令祖武灵王二十七年所颁?” 赵括的目光如鹰隼般紧紧盯着赵良,眼神中透着威严与审视。他的指尖轻轻划过泛黄的羊皮,继续说道:“贵府的牧场,怕是比诉状上的三十里,还要多上三倍吧?” 赵良低着头,不敢直视赵括的目光,心中满是惶恐与不安,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 。

辩论在正午时分暂时休歇。尸佼那带着浓重秦腔的话语,与赵地雅言相互交织,在招贤馆的廊下久久回荡,仿若一首独特的乐章,奏响着思想碰撞的旋律。赵括站在馆内,望着新置的十二面铜鉴。铜鉴表面光滑如镜,映照着秦士与赵吏激烈争论的身影。赵括的思绪不禁飘远,忽然想起父亲赵奢在阏与战前说过的话:“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惧,善治者不拒。”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断云剑,剑穗上的血渍已褪成浅褐色,那是朱雀街护主时留下的印记,见证着他曾经的英勇与忠诚,也激励着他在新政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救了我的命,就留在我家当姑爷吧

山水妖

世家的上下三千年

亭云居士

病娇青梅心机太深了,根本跑不掉

会说话的土拨鼠

我魔族圣子也敢辱?魔帝下界你别跑啊

流年散

岁岁合欢(校园1 V 1 )结局林岁免费阅读

左牵黄右擎苍

小扫货几天没弄了微博

喵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