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大庆乾元,天子望气(二合一)
舟中落雨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6章 大庆乾元,天子望气(二合一),校草的抹布日常txt,舟中落雨声,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几十年大庆对北风畏惧,失去了北地,陆家军之后崛起,收复北地。</p></p>
如今已有燕王。再到现在祭天称帝。</p></p>
邹林真感觉如白驹过隙,世事无常,不过他心中对燕王自是敬佩。</p></p>
“这便是望神洲吗?虎牢关之外的,南下的第一重镇。”</p></p>
武隆望着眼前的景象,不禁有些感慨。</p></p>
“隋王殿下,越往北行,城池愈发巍峨,这一路走来,皆是如此。”</p></p>
“此城仅次于虎牢关!”</p></p>
武隆已受封隋王,虽是第三亲王实则权利极大。</p></p>
天际有苍鹰盘旋于空,而望神洲城门口,数队骑校尉三人一组,训练有素地穿梭而出。</p></p>
武隆眯眼道:“看来我们一行早就在燕王府的掌控之下了。”</p></p>
谢纯安道:“据说在陆家军之中有一个罗雀军,御使鹰鸟作为眼线,巡逻周边。”</p></p>
武隆笑了笑道:“谢大人,不应该叫燕北军吗?”</p></p>
谢纯安摸着胡子道:“叫多了,自然也就习惯了。”</p></p>
“陆家军和燕北军,说起来又有何区别?”</p></p>
武隆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对着远处三人一队的赞赏:</p></p>
“这三人为一小队的作战方式,正是陆家军闻名遐迩的三三制战法。在当年破北风之战中,多次以少胜多,功不可没。”</p></p>
“而这战法的创造者,正是那位燕王脱胎于兵书,用于兵卒之中。”</p></p>
说到此处。</p></p>
谢灵萱眼神倒是动了动。</p></p>
这一路北上走来,听的最多是燕王之名。</p></p>
他们一路也是停靠在大城之中。</p></p>
燕地民风大有不同,却异常富足。</p></p>
对这位终南山修道的燕王,更是敬爱之极。</p></p>
这次燕京祭天,从燕地赶往的百姓络绎不绝。</p></p>
许多大城都在庆祝,烟火爆竹数日不止。</p></p>
谢纯安看着大城之中一队队骑兵,在远处徘徊,有一只苍鹰落在他们肩头。</p></p>
目光所及,似乎是他们这里。</p></p>
他摸着胡子,沉声道:</p></p>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p></p>
“这位燕王,从战火中走来,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基于实战,而非空谈。他亲手缔造的陆家军,历经二十余年风雨洗礼,昔日就有鲸吞天下的气势。”</p></p>
武隆闻言,他问道:</p></p>
“那依谢大人之见,这位燕王究竟是昏庸之主,还是圣明之君呢?”</p></p>
“十年不理朝政,是好是坏?”</p></p>
武隆和谢淳安所率的大庆使团在佳康城相遇,两人第一次见面颇有些相见恨晚之意。</p></p>
当然只是外表所见,武隆是知道这位谢淳安所如今在大庆的地位,所代表的乃是大庆一半的世家力量。</p></p>
乾元和大庆通商已经多年,对于大庆他们都是采取联合的态度。</p></p>
这也是武隆这位在韩国公主来访,都未曾显身一见的原因。</p></p>
乾元和韩国不会有任何结交之意。</p></p>
两者已是滔天水火,绝不相容。</p></p>
谢淳安想了想,却是说出了另一桩事。</p></p>
“当年在这位燕王还未发迹之前,刚刚及冠之时,我就去看过,之后也是由我和灵萱的娘亲商议,定下两家亲家。”</p></p>
“老夫早年,实已窥视过燕王之面相。”</p></p>
似乎是第一次提及此事。</p></p>
谢灵萱脸上都有些惊讶之色。</p></p>
“哦!”</p></p>
武隆闻言,也不禁多看了谢灵萱几眼,只见她亭亭玉立,艳丽不可方物,心中暗自赞叹。</p></p>
她心中暗自思量,自己的舅父,实乃当世奇人,不仅精通卜卦之术。</p></p>
更善“相面,望气”。</p></p>
其预测之准确,令人叹为观止。</p></p>
街头巷尾,无人不知他的“铁口直断”。</p></p>
回想起自己大婚时的种种,苏月至今仍心有冷意。</p></p>
前夫因畏惧叔父的威严,竟连谢府的大门都不敢踏入,最终还是被逼无奈前来。</p></p>
叔父仅淡淡一句“缘浅情深,外种桃花”,便一语成谶。</p></p>
这份能力,让苏月既敬且畏。</p></p>
她初始还不相信,如此敦厚的“丈夫”怎么会如此。</p></p>
那么当年那位燕王及冠之时,舅父肯定是看出了什么。</p></p>
她也是来了兴趣,竖起耳朵。</p></p>
“谢大人,您就别卖关子了,快说说看,这燕王当年是否真有天子之气?”</p></p>
百姓们口耳相传,史书中亦不乏爱记载,非凡之人往往有着非凡之相。</p></p>
譬如乾元开国之君武桑,其母怀胎时便梦见大日坠入腹中,而他少年时更是异于常人,长出三乳。</p></p>
创说四乳乃是圣王之兆,却也足以彰显其非凡。</p></p>
“老夫当年,倒是没有看出天子之气。”</p></p>
谢灵萱倒是微微疑惑,父亲既然提及此处,肯定有着其意。</p></p>
“实不相瞒,我那时心中所忧,乃是膝下儿女众多,却无人能承我衣钵。因此,我才会动了念头,想从外寻觅一佳婿,以继业。”</p></p>
“初见那年少的燕王,面相极佳,又少年老成,五德兼备,于家能清本正宗,于县城则闻达于州郡,若入仕途,必为治世之良才。”</p></p>
“只是那时燕王刚刚及冠,年纪还尚小,眉眼还未长开。”</p></p>
“次年,他们兄弟辞别家里去终南山修道之时,老夫又去探望。”</p></p>
谢灵萱微微抬头。</p></p>
苏月也是期待至极。</p></p>
武隆负手在后,静静等着谢淳安的后话,瞧见江中有一小岛,上面倒是有人在上走动,有亭台楼阁,别开生面。</p></p>
“谢大人,这次又看见了什么?”</p></p>
谢淳安轻轻整理了一下头上的乌黑官帽,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意味:</p></p>
“老夫那次,却什么也没看见。”</p></p>
谢纯安突然回忆起那时,在陆家大院,母亲恋恋不舍送别游子。</p></p>
谢纯安在轿子之中抚开车帘,看向兄弟二人。</p></p>
走在后面的少年注意轿子之中的目光,回头淡淡望了一眼。</p></p>
之后十年谢春安引以为傲的望气术便消失不见,直到入大庆京都才慢慢恢复。</p></p>
却不敢望天上仙人。</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